售价13.18万元至16.98万元的第二代哈弗枭龙MAX正式进入市场,作为一款插电混动SUV,其核心卖点围绕第二代Hi4技术展开,试图以“四驱性能+低能耗+高阶智驾”的组合冲击主流混动市场。
从技术参数到功能配置,这款车型在成本与性能之间展现出了独特的平衡逻辑,但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空间。
在能耗经济性上,新车搭载的Hi4混动系统通过双电机分布式布局(前70kW+后150kW)与1.5L高热效率发动机(热效率41.5%)的组合,实现了WLTC综合油耗0.97L/100km、CLTC馈电油耗4.2L/100km的表现。
后桥智能解耦技术可在车速超过63km/h时断开后桥半轴,降低高速油耗;动能回收系统则将双轴回收功率上限提升至110km/h,官方称回收效率翻倍。配合“三擎九模”智能驱动模式切换,其宣称相比串联增程车型最大可降低18.82%油耗。不过,实际馈电工况下的NVH表现与系统平顺性仍需用户实测验证。
动力性能方面,238kW综合功率与595N·m扭矩带来了6秒级百公里加速能力,参数接近部分2.0T燃油车型。四驱系统支持前后轴扭矩0-100%动态分配,最大爬坡度≥60%,并宣称可通过单侧或交叉轴脱困。
后桥主驱动电机布局与接近50:50的轴荷分配,理论上提升了爬坡和越障稳定性,但四驱系统的极限场景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测试。对于日常轻度越野或复杂路况用户,这一设计或许能满足需求,但重度越野爱好者可能需持谨慎态度。
智能化是另一大宣传重点。Coffee Pilot Plus智驾系统主打城市NOA(记忆领航)、高快NOA及跨层记忆泊车功能,支持10条记忆路线、最长2公里泊车路径记忆,并实现0-150km/h全速域智慧巡航。
纯视觉方案依赖算法优化,官方称其变道成功率超90%,静止车辆刹停时速超90km/h。不过,纯视觉路线对极端天气或复杂光照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记忆泊车对停车场条件的依赖性,可能成为实际使用中的变量。与激光雷达方案相比,其稳定性仍有待市场检验。
使用成本方面,CLTC纯电续航165km(电量27.54kWh)可将日常通勤成本压缩至每公里约0.04元,保养周期延长至1年/1万公里,较燃油车降低73%维保支出。
轮胎磨损率因四驱扭矩分配优化降低1.7倍,三电机架构精简为双电机也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但插混车型普遍存在的电池寿命焦虑与潜在更换成本,仍是用户长期使用中无法回避的隐形成本。
综合来看,第二代哈弗枭龙MAX的竞争力在于以13万级起售价,将四驱性能、低能耗与高阶智驾功能打包推向主流市场。
其目标用户或许是追求多场景适应性(城市通勤+轻度越野)且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然而,纯视觉智驾的稳定性、馈电工况体验以及混动系统的长期耐久性,将成为决定其口碑的关键。在混动赛道内卷加剧的当下,这款车型提供了一个务实的选择,但能否真正打破消费者对“低价四驱混动”的疑虑,仍需时间与数据说话。
至少是有创新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