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土木工程师跳槽后的见闻:连流浪狗都不放过(三)

温州故事大叔 2025-04-02 16:47:00

几天后,汪工就接到了那家平台公司的电话,让汪工尽快去公司上班。汪工也十分痛快地办理辞职手续,正式去国企上班了。

报到当天,汪工才发现,那天面试的瘦猴是工程科的方科长。

报到后,方科长把汪工工程科的办公室,向工程科的同事介绍了汪工。

工程科除了方科长,还有其他四个人,一个女的负责整理资料,还有一位老林,负责安置房的维修。李工和周工分别负责两个安置项目的建设工程。

汪工和他们打过招呼之后,方科长指着靠窗的一张办公桌,说:“这张办公桌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办公桌就在你旁边。”说完,又指了指旁边那张办公桌。

汪工点点头,环顾了一下办公室。发现这里与其说这是一个办公室倒不如说是大型的会议室。进门一侧的墙上放着一排铁皮柜,门口两侧的墙边,摆放着六张办公桌,办公室的中间还有一张小型的会议桌。会议桌上乱七八糟地摊着几张图纸。一旁的角落摆放 着几双沾满了泥巴的雨靴。汪工心想,天下的工程科办公室都是一样的风格,乱兮兮的。

汪工刚把办公桌整理干净,一旁的方科长接了一个电话后,便转身对汪工说:“走,我们一起去季总办公室。”

到了季总办公室之后,才发现季总就是那天面试的小个子男人,是公司里分管工程的副总。

三人坐定之后,季总也对汪工介绍了公司的现状。

原来,这家国有平台公司前身是一个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都是从各个单位临时抽调的。当初是以指挥部的名义开展旧城改造工作的。

由于拆迁进度慢,原本计划几年完成的旧城改造,一直拖到现在还有三个地块安置房工程没完工,其中一个地块里还有一个钉子户前几个月刚刚被拆除。

因此,县里索性将指挥部改制成了一家国企平台公司,不仅要负责旧城改造,还要负责投融资工作。

由于当初指挥部的人员是从各个单位抽调的,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不多。后来从社会上招聘了几个工程师,不是嫌临时工的待遇低,就是心术不正,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工程的班组分包和材料采购工作,为自己谋私利。

随着安置房建设的铺开,缺乏工程建设人员的现状越来越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在去年那次基坑开挖时,突发大量渗水,因工程科缺乏处置经验,差点酿成大祸。分管工程的季总一直建议董事长在工程科内设置一个高工的岗位,高薪聘请一位高级职称的工程人才。

汪工听到基坑大渗水的事情,便来了兴趣,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听完之后,汪工说:“靠近江边的地块,出现基坑大渗水,很正常。类似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几次,确实压力很大的,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

汪工刚说完,方科长立刻接着说:“可不是吗,我当初都吓懵了,怕旁边的道路都会塌陷,在半夜还组织人员封道。”

季总接着告诉汪工,当初为了早日开工,钉子户还没清零的时候,安置房工程就仓促上马,留下来许多问题都需要技术处理。另外安置房的建设动用的都是财政资金。公司虽然是安置房工程的甲方,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县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后,才能实施。因此工程科方科长需要大量的精力对接财政和各个部门。汪工主要负责工程技术问题的论证、处理。

季总交代完之后,汪工和方科长就回到了办公室。回到自己的位置,汪工就找到图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汪工发现这几个安置房项目的容积率都高达惊人的4以上,这也难怪同地段的安置房与商品房的售价相差那么多。再仔细看看配筋图,发现这些钢筋用量远高于商品房,估计每平方造价也会高出不少。不仅如此,在套型的设计上也远没有商品房合理。

汪工想想也是,毕竟安置房是以安置为主要需求,并不担心市场销售,对套型的要求也不高。这也难怪同地段的安置房会比商品房便宜那么多。

不一会儿,就到中午饭点。放下图纸后,汪工心想,下午要叫人带自己去现场看一看。

0 阅读:0

温州故事大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