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单从名字来看,并不能觉察到他的非同寻常。这是我国第1个服役环境在海上的高铁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快的跨海铁路。
福厦高铁线路全长277.4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从地图上看,就可以看到短短277公里的铁路线,就已经横跨4个海湾。该线路建成后,福州、厦门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也可以将福建沿海各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跨海铁路并不是中国的首创。在此之前,日本濑户大桥、丹麦奥瑞隆大桥一直是世界铁路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2020年,我国建成的福平铁路平潭通道铁桥也打破了我国跨海铁路桥梁的空白,可是,这三条在世界名列前茅的跨海大桥运行时速都没有超过200公里/小时。这次福厦高铁的全线贯通,可以说改变了整个人类的铁路史。中国基建狂魔的名号再一次响彻全球。当其他国家还在全力赶超我国的高铁总里程时,我们早已把赛道迁移到了海上。可以说在高铁建设方面,我们已经甩开了别的国家一个世代。
跨海大桥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与普通桥梁的技术难度不在一个等级。海水的腐蚀能力和海风的侵袭,是人类建筑最大的敌人,何况跨海铁路桥的基底要打在并不是十分牢固的海底泥沙上。这所有的问题都是一直以来阻碍人类跨海桥梁发展的大难题。
况且你不要忘了,我国的福建沿海每年夏天都是台风高发区域。动辄10级的大风。在施工上和后期运营上都带来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在这里,6级以上的风力可达三个月,八级以上的风力也达到四十余日,而且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并没有遮挡物,能辅助降低风速,跨海大桥只能独自力抗强风的侵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环境恶劣,工程人员也想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新型线性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是抵御强风的一大法宝。运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增强桥梁的稳固性加强防风系数还能降低高速铁路过桥时的震动。也正是因为这种新型设计才可以使得整条铁路可以承受350公里的时速。
仅仅能扛住日常的8级大风远远不够,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现场环境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福厦铁路的列车可以在11级的风暴下依然稳定运行。就算风力达到8级也仍然可以以正常时速行驶。可以说在安全方面,从设计时福厦铁路就已经尽可能的做到了万无一失。
除强风外,跨海高铁还面临着高湿度、高盐分、强紫外线等强腐蚀性海洋大气环境。在沿海地区的高盐高湿气候下,依靠传统的钢梁表面涂装防腐方法很难达到标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整条铁路可以安全运行百年。工程师们又创新的设计了超长钢梁防腐涂层系统。将石墨烯纳米材料与无机富锌底漆和超耐候性氟碳漆融合,神奇的化学反应使得耐腐蚀性增强为现有技术的数倍。就算面对海洋独有的高湿高腐蚀环境,保守估计也仍能连续使用30年。
除了能抵抗强风和海水侵蚀外。整条铁路线在抗震能力方面也处于世界一流的水平,他采用综合隔震系统和技术,将深水区引桥首次应用在国内铁路无支座整体桥梁上,实现海上无支座长连桥,满足无砟轨道铺设的技术条件和高地震烈度高墩跨海大桥的抗震要求,使该桥梁能抵御8级强震。
里子有了,面子也不能落下,在一系列高科技和创新技术的加持下,整条铁路已经可以确保安全性和耐用性,在实现可靠耐用的前提下,施工团队也并没有放弃对桥梁,美的追求,为了使桥梁环境与海洋相协调,使整条铁路完美的融入海洋环境,大桥被设计成贝壳型曲线。仿佛一个个硕大的贝壳屹立在海洋之上。
福夏铁路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最后关头。如果一切顺利,2023年整条线路将正式建成通车。在跨海建设领域方面,我国也有了港珠澳大桥和福厦铁路的宝贵经验,横亘在我国沿海区域的多个海湾的交通难题将被打通,对将来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除去整条铁路通车后,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外,我国在建设跨海高速铁路所积累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将遥遥领先世界成为掌握最先进高铁技术的国家。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在世界各国都能看到中国建造的高铁路桥的身影。
中国南海架起了数口“大铁锅”,国产浮式核发电站或将建成
外媒:研究认为,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
投资400亿,获得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日本的美梦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