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近期消息,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法国外长巴罗抵达北京,中法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这一事件在国际舞台上掀起波澜,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贸易(资料图)
特朗普执政期间,推行一系列极具争议的政策,其中关税政策尤为突出。他决定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加征25%关税,还妄图借此让美国制造业复兴,并声称能带来1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但现实却给了这种想法沉重一击,多年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趋势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自奥巴马时期起,白宫就高呼“美国制造业复兴”,历经十几年,口号依旧只是口号。
这一关税政策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体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本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整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众多国家的汽车产业遭受重创,许多依赖全球采购零部件进行生产的汽车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而且,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阻碍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贸易(资料图)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此前已将自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加到100%,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受阻,此次加征的25%关税影响相对有限。然而,法国及背后的欧盟情况则大不相同。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出口地区,大量汽车销往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旦实施,欧盟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损失,市场份额被压缩,企业利润下滑,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冲击相关上下游产业,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法发布的联合声明意义非凡。声明中明确指出,“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虽然未直接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径进行有力批判。
中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都积极履行《巴黎协定》的相关承诺。中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成绩斐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攀升。法国在核能利用和新能源研发领域也颇有建树。中法携手,能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带动更多国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贸易(资料图)
从更广泛的国际政治层面看,中法联合声明也是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特朗普政府频繁“退群”,退出《巴黎协定》等多个国际条约或组织,严重削弱了多边合作机制的权威性。中法通过声明向世界表明,即便面临外部压力,也会坚决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
法国态度的转变值得关注。此前,马克龙曾秉持“祸水东引”策略,告诫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中国。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种幻想,“协美遏华”换取关税豁免已不现实。再加上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让欧洲国家不满,法国认识到必须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展望未来,中法合作有着广阔空间。在经贸领域,双方可以进一步拓展贸易往来,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在文化交流方面,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国际事务中,中法可以加强协调与配合,为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中法联合声明在关税重压的当下,不仅是对特朗普政策的有力回应,更是为国际合作注入了信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法合作的深化,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携手应对挑战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