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网近期消息,特朗普正计划5月中旬访问沙特阿拉伯,开启其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出访行程。这一消息不禁让人回想起特朗普上台之初宣称的“百日访华”计划,如今看来,该计划已然破产。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伊始,曾流露出希望在100天内访问中国的意愿。彼时,中方也展现出积极态度,派遣高级特使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向其释放友好信号。可事与愿违,诸多因素导致“百日访华”计划落空。
特朗普上台后,发起两轮对华关税战。第一轮对价值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第二轮又针对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关税施压,严重破坏中美关系氛围。中方始终秉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则,坚决反对美方单边贸易霸凌行径,不会在关税大棒下轻易妥协,这无疑成为特朗普访华的一大阻碍。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更是肆意妄为。美国国会接连通过涉台法案,如《台湾政策法》等,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特朗普不仅签署相关法案,还多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将台湾问题作为政治操弄工具,妄图以此遏制中国发展。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重大原则问题,是不可跨越的红线,美国此番行径致使中美关系愈发紧张,让特朗普访华之路愈发艰难。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外交沟通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偏好先通过高层私人沟通建立关系,再就具体事务敲定协议;而中方遵循外交团队先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初步协议框架,而后高层会面推动协议最终落实的传统方式。这种外交理念和沟通模式的分歧,使得双方在筹备高层访问时难以迅速达成共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特朗普访华计划的推进。
特朗普将沙特作为出访首站,背后有着诸多考量。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在特朗普上台后率先与其通话,并承诺未来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却不满足于此,多次公开表示期望沙特将投资金额提升至1万亿美元。巨额投资诱惑,对特朗普政府而言极具吸引力,这成为推动其访问沙特的重要经济因素。
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占据关键地位,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大国,影响力不容小觑。当下,巴以冲突持续,美国在也门对胡塞武装展开军事行动,地区局势错综复杂。美国急需沙特在缓和巴以冲突、稳定地区局势以及协调与伊朗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维护自身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此前拜登执政时期,因“卡舒吉案”,美沙关系陷入紧张僵局。特朗普试图通过访问沙特,修复与沙特的关系,重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体系,稳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主导权。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本质上是“交易外交”,以美国利益为核心,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在处理俄乌冲突时,特朗普政府一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一边又向乌克兰施压,试图通过利益交换谋取美国在冲突中的最大利益。在巴以问题上,美国提出“接管并清空”加沙等不合理方案,全然不顾地区国家和民众的意愿,这种“交易外交”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冲击国际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外交策略,对国际格局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在中东地区,美国的错误行径加剧地区矛盾冲突,导致巴以冲突久拖不决,也门局势愈发混乱,地区国家对美国信任度降低。在国际层面,美国的霸权行为引发众多国家反感,其国际形象受损严重,盟友关系也出现裂痕,众多国家开始寻求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合作路径。
中美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中美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当下,美国应摒弃错误的对华政策,停止无端打压和遏制中国,以实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唯有如此,中美关系才能重回正轨,双方在经贸、气候、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才能得以顺利推进,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