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如何反制?

点评校 2025-04-04 11:52:46

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必然要进行反制!

不过要说的是,虽然2024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比2018年的4172.7亿美元下降29.2%,但仍然达到2954.0亿美元,占它全球贸易逆差总额(1.2万亿美元)的24.6%!

换言之,相互对等加征关税貌似我们并不占优。

但是,人家都拔刀了,我们没得选、必须要亮剑!

结合之前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反制经验,我们可能会采取以下行动:

首先会对美国商品“加税”。

比如对美国出口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汽车、飞机等工业品,天然气等能源提高关税,“你加我也加,看谁先扛不住”。

其次出台限制性清单,比如禁止采购美国某些所谓高科技产品,或限制苹果、特斯拉等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甚至暂停合作项目,让美国企业施压。

当然,也要去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违反贸易规则告状”。

虽然铁定不起作用,但必须要告状,占领道义制高点,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单边行为,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最重要的是加速国产替代,比如加大对芯片、新能源等领域的补贴和政策支持,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鼓励企业拓展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国家的市场,降低被美国“卡脖子”的风险。

还有一些非关税手段反制。

比如收紧对美国企业投资、并购的审查,或暂停对美国出口稀土等关键资源,这些资源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料,美国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来源。

不过“贸易战没有赢家”,反制可能伤及自身 。

比如对美国天然气、大豆加税,可能推高中国企业的能源成本和居民物价,抬高国内成本。

限制美企在华经营,可能吓退其他外国投资者,加剧产业链外流,外资信心受挫。

而我们普通人会感到短期阵痛:部分美国车、水果等进口商品涨价、国内企业出口受阻可能影响就业。

更多国产电动车、手机国产替代产品变多,但技术突破需要时间,高端芯片等可能仍短缺。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的反制措施能不能“起作用”?

要看从什么角度衡量——如果目标是“迫使美国让步”“减少自身损失”或“展现反击姿态”,那肯定会起作用。

我们反制一定会瞄准美国“依赖中国市场”或“难以替代”的领域。

比如对大豆、猪肉加税,直接影响美国中西部农民收入,关键这些州是政治摇摆区,会倒逼美国政府妥协(2018年贸易战曾用这招迫使特朗普发放补贴)。

这属于对特朗普政府的精准打击。

其次限制苹果、特斯拉、高通等企业在华销售或供应链,这些公司依赖中国市场(如苹果20%收入来自中国),股价和业绩会受冲击,进而向美国政府施压。

再就是稀土是制造芯片、导弹的必备。中国控制全球60%以上产能,要是彻底限制出口,美国军工和科技企业短期内会“断粮”。

所以,虽然反制是一把双刃剑,但能让美国付出代价;最关键的是,我们反制不是为了“打赢”,而是避免单方面挨打,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但若双方都不让步,全球经济(包括普通人生活)可能要为大国博弈持续买单。

最后要说的是,中美经济“脱钩”趋势加剧,双方都在适应“对抗常态化”,世界产业链最终可能形成“两套体系”。

0 阅读:1

点评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