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接受“30天临时停火”!和平曙光还是权宜之计?

点评校 2025-03-12 11:49:16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美国和乌克兰高级别代表团在沙特吉达的会谈结束,随后美乌发表联合声明。乌方接受30天临时停火。

简单说,这个“30天临时停火”协议的实质,更多的是美国对乌克兰施压后的阶段性成果,而非全面和平的曙光。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跟上次美俄谈判一个道理,双方当事人没有达成一致。

即停火实施的前提是俄罗斯接受并同步执行,你对俄罗斯利益或立场只字不提,算什么?

对俄罗斯来说----

乌克兰同意临时停战的动力或目的是换取美国的援助。俄罗斯要是同意,部署在库尔斯克的乌军,以及顿涅茨克前线的乌军就可以松一口气了。30天后不是僵持了,很大概率会被揍一波。

参照历史上的战争,基本都是弱势方主动要求停火,喘气、接受援助、调整部署,停战期一结束立马满血复活。

尤其是近期乌军对莫斯科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方称击落343架),不让俄罗斯恼火是不可能的,必然会削弱俄接受停火的意愿。

还有俄军在库尔斯克等地取得局部进展,不排除选择继续干下去扩大战果。

所以说,谈判桌上得到的东西,都是在战场上打下来的。

之所以目前俄罗斯没有明确表态,仅表示“愿意讨论临时休战”,整体看是俄罗斯也打不动了。

去年乌克兰抽调那么多兵力进入库尔斯克,俄罗斯在乌东也没什么明显进展,双方依旧在一千多公里战线上干消耗着。

另外经济上也要恢复,国内民众也要安抚,因此俄罗斯也需要停战。

但是,俄罗斯希望停战并不等于愿意做出大的让步,尤其是牺牲不对称的自身利益,等着对方满血复活后来揍自己。

其实俄罗斯前段时间说过这么一段话:

“临时休战需与最终和平挂钩”,若美乌承诺在停火期内推进非军事化或中立化谈判,俄或妥协。

言外之意是,对临时停战并不感兴趣,要谈就一步到位谈最终停战,谈乌克兰答应俄罗斯之前的要求:非军事化或中立化.....俄罗斯才同意做出一定让步。

(库尔斯克战线情况)

再看乌克兰----

很显然,美国之前通过暂停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等手段,已经成功的迫使乌克兰做出大的让步;

现在恢复援助的条件是乌克兰接受停火提议,“胡萝卜加大棒”策略非常漂亮。

那么,这里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美国恢复了哪些援助?乌克兰得到所谓安全保障了吗?乌克兰因此会做出哪些牺牲?

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恢复以下援助:

情报共享,包括俄军动向、战略设施定位等关键战场信息。

安全援助,涵盖致命性武器(如“海马斯”火箭炮、防空系统)和弹药补给,具体规模还不知道,但可能优先补充乌军急需的消耗性装备。

关键矿产协议推动,美国将加速与乌克兰签署稀土等资源开发协议,以“确保乌克兰经济复苏”并抵消美国援助成本。

但是,并没看到美国所谓的安全保障(前面是安全援助,不是保障)。

不仅如此,乌克兰在停火协议中可能付出以下代价:

关键矿产协议可能要求乌克兰以资源收益抵偿美国援助,甚至规定未来收复领土的矿产收入需注入美国控制基金。

停火期间若俄军重组攻势或巩固占领区,乌军可能错失反攻窗口;且协议未明确俄罗斯撤军或安全保障条款,长期隐患巨大。

泽连斯基政府若接受美国主导的协议,可能被国内视为“出卖国家利益”,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换句话说,联合声明强调“关键矿产资源协议”的优先性,实质上是美国想通过经济合作抵消援助成本,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乌克兰心心念的安全保障上。

再简单说,就是我只惦记怎么从你这里占便宜,至于你的死活我并不关心!

另外,影响俄乌停战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

特朗普多次表示会与普京直接沟通,想绕过乌克兰和欧洲主导和平进程,牺牲乌领土完整以换取美俄关系缓和。

欧洲被排除在停火谈判外,但不死心,正加速推进对乌军事援助(如欧盟计划动员8000亿欧元国防预算)。

特朗普政府暂停援助的决定受国内“反战派”和保守派的支持,但军工复合体则希望借资源协议维持对乌军售利益。

泽连斯基需要平衡美欧支持,要是过度依赖美国可能导致欧洲援助缩水,反之则面临美国断供风险。

最后简单总结就是---

本质上,这次停火协议是美乌在战场僵局和内外压力下的权宜之计,是否成功取决于俄罗斯的回应、欧洲的补位能力及乌克兰国内政治韧性。

要是美国继续以资源协议和施压手段主导进程,而欧洲无法提供替代性安全保障,乌克兰可能被迫在“停火—资源让渡—战火重燃”的循环中越陷越深。

真正的停战与和平,是建立在多方平等参与、明确安全保障及俄乌实质性妥协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0 阅读:0

点评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