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
特朗普果然很特朗普,扔出的“关税核弹”,把运行了几十年的国际贸易规则说炸就炸了。
相信现在很多人不光骂他是疯子了,而是抱怨几个月前的枪手为啥打偏了一公分?
但就在全世界不知所措时,中国第一个站出来反制了!
没任何沟通,更没妥协,你加多少我就加多少:
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
对来自美生产的商品没任何豁免,如此凶狠的打击广度是前所未有的。
然后美在4月7日发难,说中国不撤回对美加征的34%关税,就要对中国商品加50%,额外关税最高能到104%。
我们有一个优良传统,叫何时开第一枪由对方决定,但开枪后何时能停下来就由不得你了。
所以中国不吃这套,直接回怼“奉陪到底”,反手把美商品关税拉高到84%!

为什么是84%,不是104%?
因为之前美对中国有20%的基础关税。对方34%的时候反击了34%,对方升级50%的时候反击了50%。所以我们两次对等反制加起来就是84%,美国加起来104%。
当然,中方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6家涉台军售美企实施制裁;将12家美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可能特朗普也没想到,这次中国做了个“带头大哥”,直接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这相当于什么呢?
大流氓拿着刀对所有商贩宣布,从今天开始每家每月都收保护费,不要反抗,要不然保护费可不止这个数。
刚讲完,就有人上去扇了一巴掌。
或许被扇懵了,然后就有了美继续对中加关税到 125%,对不报复国家关税暂停 90 天、并降至10%的消息。再就是对中方提高到什么125%、145%......
看似强硬,正常人都看出来了,已经认怂在找台阶了。
当然中国也没示弱,决定对美再加征 41% 关税到125%,并声明要是美继续加征,中方将不予理会。
最后一句不是示弱,恰恰相反。
因为关税这玩意的边际效应递减的,一旦超过100%这个临界点,美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不大可能。哪怕你再加征到500%,和145%、124%、104%没太大区别。
所以,我们不陪美国演戏、搞赢学那套, 你自摸爱咋玩就咋玩了。
发文前,特朗普180度转弯宣布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还说与中国谈判至关重要.......反复无常,色厉内荏!

过程简单聊完了,要说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讲,中美关税大战到此暂停一段落。
不管后续两国怎么谈判,关税、贸易战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再次确定: 中美竞争日趋激烈和“脱钩”的趋势无法改变。
但眼前我们更关心的会是:
我们的外贸怎么办?
“脱钩”意味着什么?
如何进一步反制?
展开前先说说,特朗普----
为什么搞关税?滑稽的是,这次特朗普并不是单针对中国。
有一个不大注意的细节,共和党在竞时就在党纲里写了这么句,说他们上台后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特朗普眼里,美国的盟友太欺负美国了!
他们口头上喊自己“大哥”,却都干着赚美国便宜的勾当。
比如大哥在收拾不听话的国家时,“小弟”们也就口头上支持,都不愿意出钱、出力。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参与或只是象征性的派点兵。
他们和自己结盟的目的,就是为了蹭个免费的安保服务;另外他们不买美国的东西,每年却卖给美国大量的商品。
总之他们都在赚美国的便宜。

所以,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前发表讲话说:
“以前美国平均汽车关税2.5%,欧盟却对美国征10%的汽车关税,这还没算上欧盟的增值税。
更可怕的是日本,日本本土销售的汽车94%是日本生产。 丰田卖100万辆车进美国,可日本街上你根本看不到通用或者福特汽车。
这正常吗?公平吗?
所以美国的盟友比敌人更可怕,至少在中国街上你还能看到不少美国车。”
也就是说,特朗普这次针对的不只是中国,而是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用关税作为一种“极限施压”的武器。
特朗普还专门起了个名字,叫“对等关税”。
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为“你给我定多少关税我就给你定多少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前面说了,特朗普觉得各国拼命向美国卖东西,却不买美国东西,是在故意赚美国的钱。既然吃亏了就要找回来,谁对美国的顺差多就给谁加更多关税。
这种理由很扯淡。
逆差多,本质上是美国拿印钞机印的绿纸从别国换来商品多;享受着全世界提供的廉价商品,居然脸皮厚的说自己吃亏?
所以按特朗普的逻辑,你明面上定的关税不是实际征收的关税,还“暗中”征收了一部分“额外关税”。
正因为对美国设置了包括商品进口限制、货币操纵、知识产权窃取.......各种贸易壁垒,才导致美国亏钱,然后就有了“额外关税”这个玩意。
“额外关税”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小学数学题,很简单。
除了基准关税,就是根据各国对美顺差多少算出来的数字。
比如美国对中国“调整税率”后是67%。也就是说特朗普认为中国“暗中多收了67%的税”,所以要在之前基础上再增加67%”。

不过一开始只征收34%,是因为美国很“贴心”的打了个对折,折后的数字小数点进上去正好是“34%”。
同理,欧盟的“调整税率”是39%,“打折”后收20%;越南的是90%,“打折”后收46%...
特朗普团队就用这种“虚空造牌”的手段对所有国家施压,你投降就考虑降关税,不服就再加税!
然而,这次玩的这么大显然不止是憎恨“贸易不公平”这么简单。
那么特朗普-----
还有什么目的?都知道特朗普要营造一种“美国赢了”的叙事,但这次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搞钱!
这些年,美国政客为了讨好选民,不断提高社会福利、医保、及公共安全领域等的支出;但最大的两个开支项,是国防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现在美国光国债就36多万亿美元。2024财年,美财政部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占联邦收入的18%,比军费都高了!
更严重的在于,202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1.865万亿美元。一年就倒赔了大半个法国GDP。
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出现财政危机?
或换个问法,蓝星最强大的黑帮为什么没钱?
严格来说是政府没钱,钱在资本家手里。
而美国政府没钱,主要原因就是收不上税!

可以说美国的税法对富豪和跨国公司太“友好”了。
美国税法有1200万页,但真正收税的部分可能只有几十页,剩下的都是“教你”怎么避、少交税或推迟交税。
他们是怎么避税的呢?
我们在出口贸易上实行的是退税制,退税的核心不完全是降成本,也为了让企业把钱汇回到国内。毕竟你不把钱拿回来就得不到退税。
美国则不是。
举个例子,一台iPhone手机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大约300多美元,在美国卖1000美元。
苹果是怎么骚操作的呢?
先按350美元出口给爱尔兰分公司,因为爱尔兰的所得税低。然后再按750美元出口给美国。
因为美国没关税,所以1000美元卖掉后毛利是250美元,但杂七杂八的费用及销售成本差不多250美元,于是一台iPhone手机在美国境内的利润刚好是零。
这样,400美元的真实利润就留在爱尔兰分公司了。
问题是,这个手机从头到尾就没在爱尔兰出现过,而这个利润在回美国前根本不用交税。
这些钱(利润)想回美国咋办?
好办,可以用外资的形式投资美国股市和国债嘛-----收益是免税的!
跨国企业就是利用美国无关税或者低关税的特性,提高报关货值,从账面上降低美国境内利润,而真正利润进了跨国公司的腰包了。
这还是他们避税的一个手段,现实中玩的花样更复杂。

既然政府没钱了,就得搞钱啊!
搞钱,无非开源节流。
节流方面,马斯克又是裁员又是清查,还真省了不少钱。
开源方面,特朗普本想白嫖格陵兰、加拿大,还有乌克兰矿产,但这种无本的买卖进展都不大顺利,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么只能再回到研究税收这个方向了。
历届美国总统的一大工作就是想办法让跨国企业交税。
比如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就降企业税+汇回豁免,拜登则搞全球最低税率联盟。
但没卵用,跨国企业油盐不进,一毛不拔。
现在普遍关税制如果真实施,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很可能会大大降低跨国企业的避税效果。
换言之,就能收到钱了。
2024年,美国进口总额是4.11万亿美元。按现在这个加税办法,特朗普差不多可以搞到1万亿级别的关税!
而且很多国家已经出台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政策,这相当于拿外国的钱补贴美国的税收,特朗普可以空手套白狼了。
再加上马斯克省掉的1万亿,那美国一年1.8万亿美元的赤字就基本上解决了。至于存量债务,可以用《海湖庄园协议》来做个债务重组,让美国缓口气。

但是,动用关税真实的目的,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
因为相比得罪跨国企业,得罪包括美国盟友、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才是目前美国的最优解。
所以普遍基本关税也只能是针对“外国”了,甚至要无差别覆盖无人岛。否则,明天哪个岛上就会冒出乱七八糟的科技公司来。
毕竟煽动maga民意对抗盟友及中国的结局可控,而煽动民意针对所有跨国巨头的后果就大了。
特朗普疯,但不傻。
接下来说说另一个动机,也可以说是加关税的最大目标-----
威逼制造业回流
可能会有人疑问,美国现在的制造业依然强大呀,有SpaceX、特斯拉、英伟达等一系列代表。
这当然没错。
你要知道,制造业受到冲击是从中低端开始的,然后逐渐威胁到高端制造业。 如果美国连标杆级制造业企业都没了,那就真的完蛋了。
但制造业回流是个经济问题,不是你说回流就回流的。
你投资建厂,最起码要地皮、厂房,还要有足够好的物流和基建、听话勤奋的工人吧?
暂且不说美国其他的成本有多搞,光产业工人这一条就卡住了。
很简单,制造业需要有各个学历背景的雇员,总经理下有分管经理、主管、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等等。任何一个岗位素质的低下,都会带来工厂运营问题。
所以制造业强大的国家,一定会强调基础教育,会把各阶层的人都教育好。
搞金融就不一样了。
办公室里除了有高学历和高薪资的投资经理、分析师,然后就是薪资很低的办公室人员、清洁工和门卫。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金融业一枝独秀,那么这个国家基础教育必然会烂掉。
毕竟,像金融这样的机构只需要顶尖人才就足够了,下面的行政、门卫、清洁工素质差一点也无关紧要。
美国就是这样。
曹德旺说,他在美国开工厂根本招不到年轻工人,没办法找的都是70多岁的老爷爷。
美国年轻人呢?
精英去了硅谷、华尔街,没学历没能力的就躺在家里吃低保,搞同 性 恋、吸 毒、犯罪。 因为国家不需要这帮人。

(华尔街)
关键是,工厂可不是简单的买机器找几个黄毛就能开工的。
工厂最需要的是足量稳定的订单!
而且订单带来的利润,必须能覆盖很多确定和不确定的风险。
比如客户随时跑路,机器宕机,某员工出幺蛾子瘫痪全厂,就连食堂大妈都能玩一次团灭的食物中毒......
所以,制造业这玩意考验的是综合实力,包括不限于能源、原材料、人才的供给、环境成本(便捷的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加工设备和工艺的操作掌握,还有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到最终的运输和销售.......

看了做外贸朋友“冥河淘金”的分享,说实话他们真的不容易。
一些老美客户,从下飞机开始的接送吃喝玩乐,中国这边的老板基本上全包。
甚至半夜两三点美国人丢出一个项目,你得赶快起床参加竞标。
他们高高在上,就像养鸡农户漫不经心地往鸡棚里撒了一把玉米,看着公鸡母鸡们狼狈的在地上抢食。
而中国人经过互相压价、撕咬......最后所谓的胜出者,“血淋漓”地获得了同他们做生意的机会。这种方式拼出来的价格,往往是无限接近亏本的。
但是----
正是这种看起来又脏又累、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到苦不堪言的疯狂内卷,却在悄然间甩掉竞争对手一大截;
慢慢的把我们的制造优势艰难的转化为商业优势,同时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品牌和技术研发。
然后形成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有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其他国家的产品配件,可能要等几天甚至个半月;而在中国这边,你只需要骑电瓶车去公路对面五分钟就能拿到!
这样形成的高效配合产业带,直接把中国外的同行挤死了。
更别说上游某个厂商研发突破,效率或质量又提升了一倍,继续抬高我们商品的性价比。
或许我们根本不知道,很多变革发生在某个不显眼的角落,但它巨大的能量造就了今天我们这个恐怖的产业巨人!
这是人民的力量,更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所以说,我们明明拥有强大完善的产业链、物美价廉的产品,凭什么要供着这帮好吃懒做的洋人,让我们的父母儿女吃苦受累?
天下苦美久矣!

所以,在追求制造业回流的路上,美国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美国2018年来的关税政策效果并没“让就业岗位回流”和“重振美国制造业”;进口也没减少:
2019年中国对美出口4186.7亿美元,美国逆差2959.6亿美元。2020年中国对美出口4518.13亿美元,增长了7.9%;美国逆差3169.05亿美元,逆差也扩大了!
如果非要让它回流,就必须想其他办法。
尤其是特朗普和拜登不一样,他既想要产业链回流,又不想花钱。
于是我们看到了特朗普的骚错做,把政策从“利诱”变成了“威逼”,把桌子彻底掀翻了。
下面我们更深一步聊,这不仅是美国重回孤立主义,也是帝国----
没落的开始加关税的本质是逆全球化。
当年,美国在吞并新墨西哥州完成本土扩张后,开始扎根美洲这一亩三分地。
学过世界历史的都知道,美国这时曾提出一个主张,“美洲是美国的美洲”,把美洲打造成美国的后院。
所以说,孤立主义和加关税并不是特朗普发明的,而是共和党的历史传统。
比如共和党的麦金莱,美国第25任总统,代表的就是高关税保护主义。
门罗主义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

变故发生在二战对轴心国宣战,战后美国正式开始践行“国际主义外交”。
意思是在推行对外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国际政治影响,毕竟这个新秩序是自己主导和搭建的(美国支持殖民地搞独立斗争,瓦解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而摒弃了美国传承百年的“孤立主义”。
从1960年代,美国建立一个资源可以低成本流动的自由市场。
全世界的经济运转逐渐形成了一种金字塔结构。
当时全球的基本分工是这样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掌握技术和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中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其他国家负责生产和提供原材料。
这个结构模式下的生产活动都在美西方授权下进行,所以最大的利润都被他们拿走了。

然而,下层国家也想进步。
也想通过奋斗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然后逐步产业升级,攀升到比较富裕的金字塔上层。
问题是,人类基础物理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已停滞了近半个世纪,按目前存量时代的全球生产力,只能供养少部分人享受比较富裕的生活。
“刁民”们上去了,就会拉下上层的一部分人。
这显然不是那些“塔尖老爷”希望看到的,所以就会发起主动的金融攻击,同时薅走一波“刁民”们起早贪黑积累的那点财富。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元潮汐和他们在世界各地制造的冲突,就是其中的收割手段。
这个场景在东亚至少上演了3次,1990年的日本经济泡沫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
欧洲也有,1992英镑危机,1998狙击欧元的科索沃战争,还有2008年危机,2015欧债危机。再就是2022年的俄乌战争,欧洲的金融资本被驱赶到美国,支撑了美国3年的股市繁荣。
吸血后,美国就又能重新巩固模型中的金融地位。
当然,你不想攀升当好孩子也不会幸免于难,只不过攻击的时间不同罢了。
另外,美国在你积累时扮演的是贸易逆差角色,当美国试图解决贸易逆差时,也是你倒霉的时刻,就像现在!
正是这些超额利润,叠加军事强权的维护,支撑了美国过去几十年富裕生活,以及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

(美国拉斯维加斯)
直到,一个古老神秘的大国出现-----
打破了它现有的收割模式,敲响了帝国没落的丧钟!
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中国?
(未完待续)
首发公众号:点评校尉
喜欢写有深度的精品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