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王树声重回大别山,进村后四处打听:20年前被埋的飞机在哪?

躲进草稿箱 2024-12-09 19:00:41

51年王树声重回大别山,进村后四处打听:20年前被埋的飞机在哪?

1951年深秋,一支由解放军高级将领率领的慰问团来到了大别山区。队伍中,一位身材高大的将军走在前面,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着当地的老乡。这位将军就是王树声,此时的他已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但他此行的目的却让人颇为费解。

"老乡,你可知道二十年前,这里可曾埋过一架飞机?"王树声每到一个村子,都会这样询问年长的乡亲。有的老乡摇头表示不知,有的则若有所思地指向远处的山谷。这架神秘的飞机,为何会被埋在大别山区?它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飞机降临大别山

1930年3月的一个清晨,大别山区的晨雾还未散去。正在河边放哨的赤卫队员王大顺忽然听见空中传来一阵轰鸣,那声音由远及近,在山谷间回荡。

"敌机!敌机来了!"王大顺立即吹响了竹哨,示警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远处的天空中,一架银灰色的飞机摇摇晃晃地向这边飞来。飞机在低空盘旋了几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突然,飞机开始急剧下降,最终在河滩的一片开阔地上迫降。

赤卫队员们迅速组织起来,纷纷端着土枪、大刀,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架意外降落的飞机。驾驶舱门"咔嚓"一声打开,一个身着国民党空军制服的年轻军官跳了出来。

"我是空军上尉龙文光,我是被迫降落的!"这位年轻的飞行员高举双手,用流利的普通话喊道。

当地的游击队长立即命令战士们将龙文光押解到附近的一间农舍内。在简单的审讯中,龙文光解释说自己是执行空投任务时遇到大雾,迷失了方向。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游击队长严厉地问道。

"不知道,我是真的迷航了。"龙文光回答说,"飞机的油料也快耗尽了,不得不选择迫降。"

就在这时,一位红军通讯员骑着马飞奔而来,带来了鄂豫皖军委的命令:立即将飞行员送往指挥部。

当天下午,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军战士们用绳索和木杠将这架飞机拖到了一处隐蔽的山沟里。这是一架美制"霍克"式战斗机,机身完好,只是因为迫降时的颠簸,螺旋桨略有弯曲。

与此同时,被押解到军委的龙文光见到了一位令他意外的人物——徐向前。这位红军高级将领没有摆出任何架子,反而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

两人的谈话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徐向前详细询问了龙文光的身世和经历,得知这位年轻的飞行员不仅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还曾在苏联学习航空技术。更让徐向前感兴趣的是,龙文光在南京中央军校航空班担任过教官,对飞机的构造和维修都十分精通。

"你的这架飞机,保养得很好啊。"徐向前说道。

"是的,这是我们第四航空队最新配备的战机。"龙文光回答说。

就在这次谈话中,一个重要的决定正在酝酿:红军要组建自己的航空力量。这架意外降落的战机,将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而龙文光的到来,也为红军的航空事业带来了转机。

二、列宁号的诞生

春寒料峭的清晨,鄂豫皖根据地的一处山谷中传来阵阵敲打声。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机库里,龙文光和几名红军机械工人正在对那架迫降的战机进行改造。

"同志们,我们得把这架飞机的油箱扩大一些。"龙文光拿着一张自己绘制的草图说道,"这样才能保证更长的航程。"

就在龙文光加入红军的第三天,鄂豫皖特区政府便专门成立了航空局。徐向前亲自为航空局选址,将其设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当地群众得知红军有了自己的飞机,纷纷前来帮忙,有的搬运材料,有的帮忙搭建机库。

改装工程持续了整整半个月。除了扩大油箱,龙文光还带领工人们对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检修,更换了受损的螺旋桨。最具挑战性的是喷漆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的喷漆设备,大家只能用毛笔一点点地刷。

"我们该给这架飞机起个什么名字?"一天,徐向前来到机库视察工作时问道。

"叫'列宁号'吧!"龙文光立即回答,"我在苏联学习时,就对列宁十分敬仰。"

徐向前对这个提议很满意。第二天,工人们就在机身两侧刷上了鲜红的"列宁"二字。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以列宁命名的战机,也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为了确保"列宁号"能够安全升空,航空局的同志们在附近的山坡上清理出了一条简易跑道。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用钉耙、锄头将跑道上的石块清理干净,又用土车运来黄土填平坑洼。

终于到了试飞那天。清晨,龙文光穿上了红军军装,戴上了一顶印有红五星的皮质飞行帽。在起飞前,他郑重地向徐向前敬礼:"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负重托!"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列宁号"缓缓滑向跑道。在场的红军指战员和群众都屏住了呼吸。飞机加速、离地、爬升,最后在蓝天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红军有飞机啦!"山谷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此后,龙文光开始执行各种侦察任务。他驾驶"列宁号"飞越敌军阵地,为红军提供情报。同时,他还经常在根据地上空投掷传单,宣传革命理念。每次"列宁号"飞过,地面上的群众都会热情地挥手致意。

航空局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龙文光利用自己在南京中央军校的教学经验,开办了一个小型航空训练班,为红军培养航空技术人才。虽然条件简陋,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很高。

"列宁号"的存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蒋介石震怒,下令要不惜代价找到这架飞机。但在根据地军民的精心保护下,"列宁号"始终安然无恙。每次执行任务归来,龙文光都会将飞机藏在特制的伪装网下,而当地群众则自发组织起了护航队,日夜守护着这架来之不易的战机。

三、战火中的列宁号

1930年深秋,黄安城下的战事陷入胶着。整整一个月,红军围攻这座城池却毫无进展。一天晚上,徐向前正在指挥部研究作战地图,龙文光突然前来汇报工作。

"首长,'列宁号'能不能带弹轰炸?"龙文光站得笔直,向徐向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你有把握吗?"徐向前抬起头问道。

"我在南京当教官时,做过轰炸训练。只要给我三天时间,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挂弹装置。"

得到批准后,龙文光立即带领机械组的同志们开始了紧张的改装工作。他们用缴获的钢材制作了简易的挂弹架,经过反复测试,终于完成了改装。

战斗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打响。"列宁号"挂着两枚重型炸弹,在晨曦中腾空而起。当飞机掠过黄安城上空时,敌军的机枪立即开始射击,但龙文光驾驶着飞机,在浓雾的掩护下巧妙地避开了弹雨。

"轰!轰!"两声巨响过后,敌军的指挥部被炸得粉碎。城内的守军顿时陷入混乱,红军趁机发起总攻,一举攻克了黄安城。这是"列宁号"首次参与实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第一次空中打击。

黄安战役的胜利,让"列宁号"声名大噪。蒋介石闻讯大怒,立即下令调集大批飞机,要在空中消灭这架"叛逆"的战机。同时,他还悬赏十万大洋,要活捉龙文光。

面对敌人的威胁,根据地的群众们想出了各种保护"列宁号"的办法。他们在简易机场周围种满了高大的树木,用树冠来遮蔽跑道。每当敌机前来侦察时,群众们就燃起篝火,制造烟雾来迷惑敌人。

一次,龙文光执行任务返航时,发现三架敌机正在盘旋。情急之下,一位叫老李的向导带着他钻进了一处山洞。洞口很小,但里面别有洞天,正好能容下"列宁号"。从那以后,这个山洞就成了"列宁号"的秘密机库。

为了防止敌人的空袭,红军还在根据地的制高点设立了观察哨。一旦发现敌机,哨兵就会用特制的竹哨发出警报。龙文光每次起飞前,都要等待观察哨发出"安全"信号才会升空。

1931年初,国民党在武汉集结了大批飞机,准备对"列宁号"进行围剿。一天深夜,龙文光驾驶"列宁号"突破封锁,飞抵敌军机场上空,投下了一批特制的传单。传单上写着:"国民党的飞行员同志们,不要再为反动派卖命了!"

这次行动震惊了国民党高层。蒋介石大为恼火,下令要在三天之内找到"列宁号"的藏身之处。敌人的侦察机开始日夜不停地在根据地上空盘旋,逼得"列宁号"不得不经常更换藏身地点。

每次转移,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有的负责警戒,有的负责伪装,有的负责运送零件。一位姓张的老農说:"这架飞机是咱们根据地的宝贝,说啥也不能让国民党的人找到!"

但敌人的"围剿"越来越紧,形势日益严峻。在一次转移途中,敌机突然出现,投下了数枚炸弹。虽然没有击中"列宁号",但震碎了附近的山石,一位正在搬运零件的年轻战士不幸牺牲。这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保护"列宁号"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四、埋藏与牺牲

1932年初春,国民党对鄂豫皖根据地发起了第四次"围剿"。敌人调集了30万大军,其中包括一支专门的空军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寻找并摧毁"列宁号"。

"必须立即转移'列宁号'!"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徐向前下达了命令。当晚,在月光的掩护下,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开始了最后一次转移行动。

这次转移异常艰难。敌人的飞机不断在上空盘旋,地面部队也在不断逼近。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转移队伍只能在夜间行动,白天就地隐蔽。

"前面有条河,得想办法把飞机运过去。"一天深夜,转移队伍在一条湍急的河流前停了下来。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了,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附近的张家村群众纷纷赶来帮忙。他们拆下自家的门板,搬来自家的长凳,在河上搭起了一座简易的浮桥。在众人的合力之下,"列宁号"终于安全过河。

但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继续转移"列宁号"已经变得极其危险。一次战斗中,负责警戒的赤卫队员老周为了掩护转移队伍,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就地埋掉'列宁号'!"经过慎重考虑,红军总部作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选址工作立即开始。最终,大家选定了一处僻静的山谷。这里地势隐蔽,树木茂密,最适合掩埋飞机。当地的老乡们还特意在周围种上了一些荆棘,以防被敌人发现。

拆解工作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开始。龙文光和机械组的同志们小心翼翼地拆下每一个零件,仔细记录每个部件的位置。重要的零件被分别埋在不同的地点,以防万一被敌人发现。

掩埋工作刚刚完成,敌人的搜索部队就来到了附近。但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他们始终没能发现飞机的下落。

然而,龙文光的命运却发生了转折。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他不幸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化装成普通农民,辗转回到了汉口的家中。

龙文光本打算等风声过去就重返部队,但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了行踪。在被捕后,敌人对他实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逼问"列宁号"的下落。但龙文光始终坚守着这个秘密。

就连在刑场上,龙文光依然保持着一名革命军人的骨气。他拒绝下跪,挺直腰板,高唱起《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慷慨激昂的歌声响彻云霄。

就这样,"列宁号"的首任飞行员,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这个重要的军事秘密。而那架承载着无数革命记忆的战机,也在大别山的某个角落,默默地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五、二十年后的重逢

1951年深秋,王树声将军带领慰问团来到了大别山区。每到一个村庄,他都会向当地的老乡打听"列宁号"的下落。这次返乡,除了慰问群众外,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寻找那架被埋藏了二十年的红军飞机。

"首长,我知道那架飞机!"在一个叫杨柳村的地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认出了王树声。老人名叫张德成,当年正是他带领村民们帮助红军转移和掩埋了"列宁号"。

张德成颤巍巍地从床底下取出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张泛黄的手绘地图。"这是当年龙文光同志留下的,"老人说道,"他让我们保管好,说将来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地图虽然简陋,但标注得很详细。按图索骥,慰问团很快找到了当年掩埋飞机的地点。这里已经长满了参天大树,荆棘丛生,要不是有地图指引,根本无法想象地下曾埋藏着一架飞机。

挖掘工作立即开始。当地政府调来了专业的考古队,在老乡们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清理现场。随着挖掘的深入,飞机的残骸逐渐显露出来。

"就是这里!"张德成指着一处说道,"当年龙文光同志特意把发动机分开埋在这个位置。"果然,在那里挖出了一个完整的发动机部件。

挖掘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除了主要机身,考古队还在附近找到了多处零散的部件。这些零件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基本保持完整,这得益于当年掩埋时做的特殊防腐处理。

"龙文光同志真是想得周到啊!"一位考古队员感叹道。检查发现,飞机的每个重要部件都被细心地用油布包裹,还垫了一层防潮的草木灰。

在整理出土文物时,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铁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完好的文件,包括飞机的使用记录、维修日志,甚至还有龙文光亲笔绘制的技术图纸。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研究红军早期航空力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央很快作出决定:要按照原比例复制一架"列宁号",用于陈列展示。

复制工作由航空工业部的专家负责。他们根据出土的残骸和图纸,严格按照原样制作每一个零件。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当年参与掩埋工作的老乡也来帮忙,为专家们提供细节上的建议。

1952年春天,复制的"列宁号"样机终于完工。它被安放在一座专门的展厅里,成为了见证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文物。在展厅的墙上,镶嵌着一块纪念牌匾,上面镌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战机——列宁号"几个大字。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