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曾经的辉煌不再,一纸命令改写命运轨迹,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的长女耿莹,在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远赴重洋,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在离开祖国的前一刻,这位勇敢的女性撂下了一句震撼人心的狠话,此时可能会有朋友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遭遇让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坎坷人生路,铸就不屈个性】耿莹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父亲耿飚是名将戎马一生,童年时期耿莹随父辗转各地,居无定所,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段经历会为她日后的人生打下怎样坚韧的烙印。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耿莹的生活步入正轨,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成为一名地质学者,十年间她跋山涉水,翻越无数大山,寻觅地下矿藏。
这个曾经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女孩,此刻正以另一种方式与大自然抗争,但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耿莹突然接到调令,要求她去一家制药厂当工人。
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工人,这个转变对她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但耿莹没有就此认命,她決心要创造奇迹。
在制药厂的十七年里,耿莹利用业余时间埋头学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如愿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并最终成为一名医学研究者。
这段经历是耿莹人生的小插曲,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她身上的坚韧,命运将她推入低谷,但她的意志,却让她一次次重新攀上高峰。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一个百折不挠的女强人,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耿莹心中沉睡已久的商业梦想。
她决定下海经商,并很快在珠海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三层的办公楼,六层的职工宿舍,她似乎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就在此时,一道“禁止高干子弟经商“的命令,如晴天霹雳般地砸向了耿莹,这位坚强的女性,再一次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耿莹是如何选择的呢?
【一夜之间,所有资产尽毁】对于耿莹来说,198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中央发布了一项震惊全国的决定,高干子女一律不得下海经商。
耿莹这个堪称商界奇才的女强人,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过街老鼠,她辛苦打拼多年的资产,都被一纸命令冻结,那些曾经的辉煌,如今都化为泡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耿莹感到天旋地转,她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挫折和失败,她都咬牙挺过来了,但这一次,她真的感到绝望。
那些曾经的美好规划,都随着这个决定化为乌有,耿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建议她低调行事,也有人劝她彻底放弃。
可她心中的烈火,怎么也浇不灭,她不甘心就这样默默退出,她要向命运发起最后的挑战,于是,她决定远走美国,重新开始。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一个将近50岁的女人,没有语言优势,没有人脉基础,几乎无法在异国他乡立足。
但耿莹不愿在“安乐窝”里等死,她宁愿去白手起家,也不愿困在过去的阴影里,临行前她还甩下狠话。
就这样怀揣着一腔孤勇,耿莹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那一刻她恍惚间看到,另一个自己正站在跑道尽头,向她挥手告别。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女强人,就这样消失在了汹涌的历史洪流中,但耿莹明白,在前方等待她的,将是一段全新的征程。
没有人知道,耿莹在美国会遭遇什么,那她是否能够重振旗鼓,再创辉煌?亦或就此沉沦,黯然收场?
【白手起家,闯荡美利坚】当耿莹踏上美国的土地,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曾经的荣光,在这片陌生的大地上毫无意义,她必须从零开始,重新证明自己。
可是,当语言成为最大的障碍,当文化差异化为无形的壁垒,耿莹方知,这场豪赌远比她想象的更加艰难。
初到美国的日子,耿莹只能靠摆地摊维持生计,她亲手设计制作珍珠饰品,用自己的创意和汗水,一点一滴地积累起薄薄的底货。
那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如今却要在街头叫卖,用手势比划,费尽心思吸引顾客的目光,每当夜深人静,耿莹都会暗自流泪,质问自己为何要背井离乡,远赴他国。
但耿莹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明白,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她必须学会融入主流社会。
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结交美国朋友,通过他们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耿莹可以用英语与人交流,甚至谈笑风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耿莹得知,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曾经访华,还收到过她父亲赠送的一幅画。
耿莹灵机一动给布朗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的遭遇,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出乎意料的是,布朗竟然回信了,还邀请耿莹去他的俱乐部做客。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耿莹决不能错过,她精心打扮,以一个中国画家的身份,出现在布朗的私人聚会上。
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美国上流社会的名流,其中就有一位捷克商人,这位商人的妻子酷爱东方文化,耿莹的画风正好投其所好,于是一笔价值上万美元的生意,就这样成交了。
这笔钱,成为耿莹在美国的第一桶金,她终于有了资本,可以扩大经营,壮大事业,凭借着精湛的画艺和独特的艺术眼光,耿莹很快在美国艺术圈崭露头角。
两年后,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房产,还在加州买下了一片50多棵果树的园地,那个曾经一无所有的女人,终于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
不忘初心,守护文化瑰宝不过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耿莹毅然决定要回国发展,这个决定再次令人震惊,毕竟在别人眼里,她在美国已经拥有了一切。
那么,她为何还要冒险回到那个曾经令她“心碎”的地方呢?
原来在美国生活的日子里,耿莹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根在中国,灵魂深处的那份情怀,始终系在故土,1997年已近花甲之年的耿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回国后的耿莹,却看到了令她痛心疾首的一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流失,年轻人追捧西方文化,对自己的母语和传统却越来越陌生。
作为一个深受父亲影响的人,耿莹深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失去了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她决定要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贡献自己的力量,凭借在美国积累的人脉和财富,耿莹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这一次她要创造的,不再是个人的辉煌,而是民族的希望,为了基金会的运转,耿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她不惜自我贬损,自称是“丐帮帮主”。
只为了能为保护文化遗产多尽一份力,在她的努力下,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保护,古老的造纸术神秘的唐卡艺术,都在耿莹的呵护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岁月从不败美人,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耿莹,依然在为文化事业奔波,她的脚步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结语】纵观耿莹女士的人生,从辉煌到低谷再到涅槃重生,她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即便遭遇人生的重创,她也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勇敢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取得成功之后,她不忘心系祖国,毅然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参考资料:
封面新闻在2016年6月3日关于《封面人物丨耿飚之女耿莹:父亲的光环是他的 我的光环要靠自己努力》的报道
环球在线在2028年3月20日关于《耿飚长女的“文化苦旅”》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