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简介

追逐潮流范 2020-04-22 19:10:35

学经济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析方法。

“经济加总”是人们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一个简单的抽象。例如,总产出就是一个经济加总的概念。比方说一定数量的香蕉、上衣、钢铁等等各不相同的东西无法直接加总,但是在市场上都值一定数量的钱,于是,通过货币就可以把物质形态不同的产品的产量都还原为一定的市场价值从而加总。中国有句老话说:“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这是说春天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秋天可收获各种值钱的农作物。根据收获的这些农作物的价值,也就可以计算出农业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有几点值得注意:

是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加总)而得到,因为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就像树木是森林的基础一样。例如每个人的消费支出加总就构成整个社会的消费总支出,每个人的消费支出与其收入成一定比例,才有总量消费函数。又如每个厂商的投资支出加总就构成全社会的总投资,每个厂商的投资随利率变化而变化,就有了总量投资函数

二是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例如降低工资对每个厂商来说都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但我们却无法从每个厂商降低工资的加总中得到整个社会能增加生产和就业的结论,因为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可见,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其原因除了经济个体与经济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外,还在于某些行为对经济个体之所以正确或真实,是因为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即假定某一经济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不产生影响,但宏观经济涉及的是经济总体即所有经济个体,因而不能再假定其他同一类别的个量不变。例如在上例中,某厂商降低工资时不能假定其他厂商不降低工资。

三是有些时候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例如,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景气情况发生变化时,各个厂商的投资意愿可能有很大差异,也许有人会认为经济可能会开始走下坡路从而投资意愿和投资支出下降,而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经济会继续向好,从而投资意愿强烈,投资需求旺盛。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分析就难以通过将各厂商的投资直接加总而得出总投资会增加或者减少的结论可见,总量分析运用加总方法时需要谨慎,要区分能否加总的不同情况,以及弄清楚加总能否达到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

0 阅读:26

追逐潮流范

简介:为女性朋友推荐穿衣搭配技巧,提供购物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