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二号坦克C型,战斗权重为1.3,在1.41更新之前的“地面部队封闭测试”中引入。
1934年,德国新坦克的开发进度落后于计划,作为设计最终确定之前的权宜之计,德国陆军提交了一份新坦克的申请,并将该设计责任交给了克虏伯、曼恩、亨舍尔和戴姆勒-奔驰等企业。该产品是根据德国一号轻型坦克设计的,但由于增加了一个转向架车轮,其尺寸更大,并以20毫米自动火炮作为主要武器,是由亨舍尔设计,戴姆勒-奔驰生产的。成品原型车被命名为二号坦克定原定于1935年开始生产,但直到18个月后才开始交付初始型号的坦克。在交付时,它配备了改进的悬架系统来支撑坦克的重量,这些变化包括安装在新钢板弹簧上的5个较大的车轮。
到1937年,曼恩和其他制造商一起投入了全面生产,在1937年至1942年间,生产了1600多辆各种型号的二号轻型坦克,其中,二号坦克C型是其第三种生成变型;它不同于A型和B型。新的坦克外壳比上个版本的高30毫米,宽57毫米,改进了发动机冷却系统,并在观察装置中安装了50毫米厚的装甲玻璃。到了1940年,二号坦克C型进行了升级,炮塔的前装甲用14.5毫米和20毫米厚的装甲板加固,车身前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包括在弯曲的14.5毫米装甲板上,再焊接两块钢板以70度角相互连接,上板的厚度为14.5毫米,下板的厚度是20毫米,使车体的前装甲进一步增强了20毫级别的防护。
还有一个可以360°观察的安装炮塔取代了坦克底部的两个铰链舱口,炮塔的前后边缘由一个特殊的装甲项圈保护,炮塔箱体和炮塔之间的间隙由焊接在箱体底部的装甲套环保护;炮弹罩的顶部和底部都配备了一个唇形防护罩,以防止炮弹碎片击中炮弹罩接头和开口边缘;司机和装填手的舱口也装有装甲盾。炮坦克的武器装备保持不变,但安装了改进型TZF4/38瞄准器,车体后部可以安装烟雾弹发射器,每侧两个。该型号的坦克从1938年7月持续到1940年3月,制造了100辆。
到1940年5月,当时德国大约有1000辆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三号坦克有381辆,四号坦克有290辆。二号坦克成为德国数量最多的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很活跃。5月在波兰、法国、北非战役和巴巴罗萨行动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到1941年,二号坦克系列很明显的开始过时,随着三号和四号坦克数量的增加,二号坦克被降级用作侦察用途。到1942年,它基本上从前线撤出,到1943年停产。这些坦克的炮塔被重新用于大西洋墙上的防御掩体,底盘继续用于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