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关税提高至125%:捍卫多边规则的必要之举

格物 2025-04-11 19:22:45

一、关税升级的背景与动因

2025 年 4 月,美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单方面宣布将对华关税税率从 104% 进一步提升至 125%,这一举措是自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最严重的关税升级。

 美国以 “对等关税” 为借口,声称要解决所谓 “贸易失衡” 问题,但实质是滥用关税工具、推行单边主义的典型表现。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数据,此次加税覆盖了约 520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涉及机电产品、新能源设备、半导体材料等核心领域。

从时间线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呈现 “阶梯式” 升级特征:2025 年 2 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10% 关税,3 月上调至 20%,4 月进一步叠加 “对等关税” 后税率飙升至 125%。

这种 “数字游戏” 式的关税加码,暴露出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本质。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言,美方的行为已沦为 “数字游戏”,在经济上毫无实际意义,只会加剧全球产业链动荡。

二、美国单边主义的多重危害

美国的 “对等关税” 政策直接违反 WTO 最惠国待遇原则。根据 WTO 争端解决机制裁决,美国 2018 年启动的 301 调查已被认定为非法,但美方不仅未纠正错误,反而变本加厉。这种 “退群毁约” 的行径,严重削弱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等产业链陷入混乱。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对中国加征 125% 关税后,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等企业的设备进口成本暴涨 50%,迫使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加速国产替代。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海工厂因美国零部件断供被迫调整供应链,改用宁德时代电池,这一案例折射出美国政策对全球产业链的破坏性。

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成为关税政策的最大受害者。2025 年 4 月,美国核心通胀率同比上涨 4.7%,创三年新高,而纳斯达克指数因关税冲击进入熊市,三天内振幅超过 12%。

三、中国反制措施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针对美国的无理行径,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 37 条,对原产于美国的 1200 项商品加征 125% 关税,覆盖半导体材料、精密仪器、液化天然气等关键领域。

中国通过 “双循环” 战略加速产业升级。在半导体领域,北方华创 28nm 刻蚀设备进入台积电验证阶段,国产设备采购占比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5 年的 35%;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打破美国对锂资源的封锁。

面对外部冲击,中国采取 “国家队” 增持、减税降费等组合拳。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机构在 2025 年 4 月累计增持 ETF 超 500 亿元,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提供 2000 亿元回购增持贷款,稳定资本市场信心。

四、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与中国的责任担当

美国的单边主义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造成 “沉重一击”,欧盟拟对 210 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作为反制。

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维护者。2025 年 4 月,中国在 WTO 起诉美国 “对等关税”,并提交 11 份法律文件论证其非法性。在 G20 财长会议上,中国提出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呼吁各国摒弃保护主义。

五、历史镜鉴与未来展望

回溯 1930 年美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其将 2 万余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至历史高位,引发全球贸易萎缩 60%,最终加剧了大萧条。

中国经济的 “压舱石” 作用愈发凸显。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制造业 PMI 为 50.5%,连续 2 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达 89.5,为 2020 年以来最高。与此同时,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增长 26%,跨境电商综试区扩至 165 个,形成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 的开放格局。

中国始终秉持 “开放、合作、共赢” 的理念。2025 年 4 月,中国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提出 “三个坚持” 原则: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坚持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规则权威。

“中方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继续作动荡世界的稳定锚。” 正如中国商务部如是说。这一立场,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庄严承诺。

你若喜欢,点个赞吧↓↓↓

1 阅读:114

格物

简介:学会思考 学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