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五十七回,章回名为“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有一个特别的人物,在这两个故事里,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便是薛母薛姨妈。
丫鬟紫鹃为了试探宝玉的心意,以假言换真心,宝玉听说黛玉要回姑苏,不消一时三刻就犯了癫症,连贾母、王夫人,以及薛姨妈都被惊动,最后解铃还须系铃人,紫鹃赶忙过来解释清缘由,贾宝玉才恢复正常。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事后大家复盘这件事,薛姨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第五十七回
薛姨妈的解释,让一部分读者感到不满。
宝黛共读会真记
“紫鹃试玉”的测试效果堪称王炸,林黛玉要回姑苏,贾宝玉就变得疯癫,几乎命陨,眼下不过是试探,已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如果将来两人分离,那将是怎样的场面?
毫不夸张地说,“紫鹃试玉”是在告诉所有人:贾宝玉未来的妻子只能是林黛玉,否则后果很严重。
贾家的长辈们经由此事,恐怕也都打定了木石姻缘的主意,毕竟为了宝玉的生命安全,婚姻选择反成了次要问题。
也正因此,薛姨妈的解释无法令读者满意,大家更希望这些贾家长辈们借此直接承认了宝黛的关系,薛姨妈将宝玉的疯癫,解释为“宝黛一起长大”,关系亲密非别姊妹可比,而不涉及男女婚姻,对于想要尽快促成木石姻缘的读者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紫鹃试玉”之后,还是同章回,又发生了薛姨妈为林黛玉做媒的故事,更让这个情节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原著记: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才好......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第五十七回
薛姨妈认黛玉当干女儿,还主动提出要以“干妈”的身份,向贾母提亲,将林黛玉说给贾宝玉。
红楼市井解读中,向来提倡金玉、木石之争,将薛家人和林黛玉对立起来。可在此处,薛姨妈居然主动放弃金玉良缘,转而促成木石姻缘,读者一时间转不过这个弯儿来,就只能将其解释为“阴谋”,认为薛家人是在算计林黛玉。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其实这里林黛玉的反应也很奇怪,薛姨妈要为她求亲,求的还是她心心念念的宝玉,她却嗔薛姨妈说的话是“老不正经”,为何双方的反应颠倒过来了?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是因为《红楼梦》反映的是封建贵族家庭真实的生活状况,我们看惯了简单粗暴的才子佳人故事,早已有了思维定式,却忽略了所谓的才子佳人是编造出来的,其内容几乎都是艺术真实,跟现实生活沾不上边,而《红楼梦》里的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二者重叠的区域非常高,几乎接近于真实。
探宝钗黛玉半寒酸
紫鹃试玉之后,薛姨妈为宝黛解释,称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耳鬓厮磨有了兄妹之情,所以宝玉一听说黛玉要走,就变得疯癫起来,这并不是薛姨妈有意拆散木石姻缘,恰恰是在保护宝黛两人。
我们今天倡导的自由恋爱,在封建时代是遭到唾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统婚嫁模式,而紫鹃试玉的一个反面后果,就是容易让宝黛沾染上谣言,这对于他两人的名声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欧丽娟在《大观红楼》里就对这处细节展开过丝丝入扣的分析:
宝黛双方所表现的生死以之的强烈反应,最容易被怀疑到男女之间的私情密恋,而这却是当时诗礼簪缨之族所深恶痛绝的“淫滥”,一种形同不贞的心灵出轨,攸关“性命脸面”,足以使当事人身败名裂......薛姨妈于第一时间就将这段“非常情”的事由定调为青梅竹马的“深厚友情”所致,等于是在大家还没有机会产生怀疑之前,就把所有的思绪引导到正常合理的方向,免除了宝黛之恋的一场重大危机,也为两人提供了绝佳的安全掩护。——《大观红楼》
事实上,连林黛玉自己都在担心别人的怀疑,原著中黛玉得知宝玉生病之后,心中暗叹:幸喜众人都知宝玉原有些呆气,自幼是他二人亲密,如今紫鹃之戏语亦是常情,宝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
林黛玉赌气剪香袋
如果薛姨妈复盘时所说的那些话,被林黛玉听到,她恐怕也会感激薛母的保护。清白的名声对女孩十分重要,即便贾府上下都认为林黛玉是未来的宝二奶奶,但只能以上层领导心意的形式存在,而不能当作一条新闻传播。
从薛姨妈的视角来看,她之前确实有金玉良缘的想法,但“紫鹃试玉”已然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一旦强行促成金玉良缘,万一贾宝玉又发了病,宝钗岂不是误了终身,促成金玉良缘等同于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薛姨妈认黛玉为干女儿,并提出要做媒,就是这种思维转变下的产物,曹雪芹以“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为章回名,用“慈”字以评薛母,便是曹公的自我表态。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这里存在另一个问题,薛姨妈答应为黛玉提亲,这件事为什么没有后文?
截止前八十回结束,书中并没有提到薛姨妈求亲的相关情节。反倒是续书中提到了薛姨妈的态度,第八十二回,薛姨妈派婆子给林黛玉送蜜饯,就有这么一个情节:
只见一个婆子在院里问道:“这里是林姑娘的屋子么?那位姐姐在这里呢?”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婆子将一个瓶儿递给雪雁,又回头看看黛玉,因笑着向袭人道:“怨不得我们太太说这林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一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袭人见他说话造次,连忙岔道。——第八十二回
红楼续书情节失实,让金玉成亲、黛玉病逝发生在同一个夜晚,情节设置着实低劣,可就算是带有阴谋气息的续书,也没有否定薛姨妈对木石姻缘的赞同。
清虚观打醮
薛姨妈到底有没有向贾母提亲,这是个未知数,因为红楼文本没有记录,更何况“爱语慰痴颦”时,薛姨妈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那些话,后续能否严肃对待,很难说得清楚。
更关键的是,曹雪芹给贾宝玉的婚姻规定,一直都是“命里不该早娶”。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母对张道士说: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内定袭人为准姨娘,王熙凤提议直接开脸,王夫人的解释是: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再有第七十二回,赵姨娘意欲为贾环求配彩霞,夜间便来相求贾政,贾政的解释也如出一辙: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绣鸳鸯梦兆绛云轩
即便是通房丫鬟,贾母、贾政、王夫人都觉得时间还太早,更别说明媒正娶的正妻了。
薛姨妈或许和贾母、王夫人闲谈之际,提过这个话题,但总归不了了之,直到第六十五回,小厮兴儿还说: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木石姻缘在荣国府内部已成共识,三二年之后,便是宝黛定亲之时,薛姨妈那时候就可以出场,以“干妈”的身份为黛玉求亲,想来亦是一场热闹笑谈。
可惜的是,曹雪芹设置的林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注定她撑不过剩下的时间,木石姻缘终虚化,不独黛玉,贾家最终也得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