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村

秦朔朋友圈 2025-03-30 01:46:37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乡村 星辰

周末,读完顾艳的长篇小说《荻港村》,我一冲动就来到了湖州水乡荻港村。

总想印证小说中的几个地方,甚至几个人。

曹溪河与外港埭走廊,曹溪河从远古汩汩流淌而来,整个村庄的生生死死都与这条河密不可分。还有那条位于曹溪河旁生生不息的外港埭走廊,犹如一条历史的长廊。

还有小说中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今日安在?许长根固然不在,他的子孙后代呢?严家、章家、高家、丁家……还有那些桥,长春桥、积善桥、秀水桥。都是一些确有其名的桥。

之所以那么想看看真实存在的荻港村,正是作者细腻入微、饱含深情的笔触,以及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的叙事风格,精心勾勒出一幅关于荻港村的波澜壮阔而又不失细腻温情的生动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曹溪河与外港埭走廊宛如两条坚韧而灵动的灵魂脉络,相互交织、彼此呼应,巧妙地串联起整部作品深厚的历史底蕴、真挚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引领读者走进一条长长的充满温情故事的走廊。

叙事长廊中的时光倾诉

顾艳在《荻港村》中所采用的叙事架构,可谓匠心独运,宛如一条蜿蜒曲折、深邃悠长的叙事长廊,巧妙地串联起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构的时空维度,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小说以百岁老人许长根向衰老的狗迪杰卡倾诉的独特方式,徐徐展开故事。这别具一格的叙事视角,彻底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模式的束缚。

在传统叙事中,故事往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读者如同沿着一条既定的轨道前行,虽能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发展脉络,但难免会感到些许单调与局限。而在《荻港村》中,许长根的倾诉如同一条自由流淌的河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意穿梭于过去、现在与回忆之间。

这种叙事方式,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叙事迷宫之中,每一次转折与发现都充满了惊喜与意外。

在这条叙事长廊里,每一段回忆都如同是一间精心布置的陈列室,里面摆放着许长根人生不同阶段的珍贵“展品”。从他年少时对世界的懵懂好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那些充满童趣的瞬间和天真无邪的想法,都被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或许是他在曹溪河畔第一次看到鱼儿跃出水面时的惊喜尖叫,或许是他在外港埭走廊的店铺前好奇地张望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时的眼神,这些细节都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许长根童年世界的纯真与美好。

到青年时期满怀激情地投身时代浪潮,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热血场景,更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战友间的生死与共,每一个画面都仿佛在读者眼前鲜活地跳动。

许长根在抗日战场上,与战友们并肩作战,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畏惧,他们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那些艰苦的战斗岁月,不仅是许长根个人成长的磨砺,更是整个民族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抗争与奋斗的缩影。

再到暮年时期对自己一生的全面回顾与深刻思索,对人生的感悟、对岁月的感慨,让读者仿佛能够触摸到许长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梦想与追求,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渐渐远去的人和事,心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人生的释怀。

他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思考着自己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与选择,这些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人生的反思。

荻港村真实存在于浙江湖州地区,而小说里又巧妙地融入了夏丏尊等历史名人,真实与想象的元素在长廊两侧的“橱窗”中交替展示,相互映衬,从而模糊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与许长根一同触摸历史的真实纹理,感受岁月的温暖与沧桑。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赋予了故事浓厚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许长根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变化,同时也为《荻港村》的叙事在当代文学之林中树立起了一面独特的旗帜,使其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真实,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沿着这条思想走廊缓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刻画着历史厚重感的浮雕。通过许长根家族五代人的故事,20世纪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发展等,都被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历史事件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记载,而是巧妙地化作了小说中人物命运的起伏波折,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许长根等年轻一代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开始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敢于挑战传统的封建礼教。

这种思想的转变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人生选择,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开始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为家族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气息。

抗日战争时期,家族成员们纷纷投身抗战,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利益。他们的英勇事迹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有的奔赴战场,与敌人浴血奋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有的在后方默默支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组织生产物资,或参与宣传动员,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胜利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变革给家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家族成员们在不同的领域努力奋斗,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壮大,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也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有的成为工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挥洒汗水;有的成为农民,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的投身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在走廊与河畔的人物群像

在曹溪河潺潺流水与外港埭走廊悠悠岁月的见证下,《荻港村》中的众多人物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故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物群像画卷。

许长根,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史诗。从少年时期的懵懂无知,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怀揣着天真烂漫的梦想,到青年时期满怀热血与激情,毅然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奋战,再到中年时期经历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社会变革,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直至暮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反思,他的命运始终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他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写照。

他的恋爱故事,也在外港埭走廊和曹溪河畔徐徐展开。“婉玉自上次和三哥来荻港村,一直住在我家里。我们的恋爱,少不了我的老同学陈涌的撮合。他把妹妹留在我身边,我与婉玉的恋爱就在外港埭走廊和曹溪河畔生根发芽了。”

这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走廊和宁静秀美的河畔,成为他爱情的温馨摇篮,见证了他与婉玉之间甜蜜而又青涩的爱情。他们在河畔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着河水潺潺,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在走廊中穿梭,看着周围的店铺人来人往,感受着生活的烟火气息,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那些美好的瞬间,不仅是他们个人情感的珍贵回忆,也为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一抹浪漫而温馨的色彩。

围绕着许长根,小说中还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角色,她们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许长根的母亲,是典型的传统女性代表。她在旧时代的风雨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坚守着家庭的温暖与安宁。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她始终以慈爱和包容的胸怀,呵护着家人,成为家庭的精神支柱。

她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饭菜,操持家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想尽办法让家人吃饱穿暖。她的勤劳善良、温柔贤淑,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也为许长根的成长提供了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后盾。

姑姑则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与追求,她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她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她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生活模式,勇敢地走出家门,学习新知识,追求自己的事业。她的存在,为小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也为女性角色的塑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雪梅、章珍妮等女性角色,她们在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或挣扎或反抗或无奈,各自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坚韧。雪梅为了爱情,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她的执着和勇敢令人动容。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定地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和压力,也从未放弃。章珍妮则在命运的捉弄下,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她的故事充满了无奈与沧桑。

她曾经拥有美好的生活,但却因为一些意外事件而陷入困境,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展现出了人性的坚韧。

这些女性角色,她们的命运在曹溪河与外港埭走廊的背景下,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展现了不同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不同选择和人生轨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曹溪河与外港埭走廊的地理叙事

荻港村,这座宛如隐匿在时光深处的千年古村,静静地坐落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它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自古以来便享有“苕溪渔隐”的雅称 ,恰似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在运河边上默默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彩。古村四面环水,依水而建,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它灵动而秀美的气质。

曹溪河,这条与大运河紧密相连的生命之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从遥远的远古时代潺潺流淌而来,它不仅是村庄的水源命脉,更是一位沉默而忠实的历史见证者,目睹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它见证了荻港村的兴起与繁荣,也见证了村庄在历史的风雨中经历的磨难与变迁。

而外港埭走廊,则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忠诚守护者,静静地环抱着整个村庄,以它坚实的身躯,承载着无数或平凡质朴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成为村庄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村民们生活的中心,也是村庄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曹溪河的存在,其意义远远超越了普通地理意义上的河流。它宛如一条连接村庄与外界广阔天地的重要纽带,南通杭州,东往上海,北至湖州、无锡、苏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来往的货船、客船在这条河面上穿梭不息,热闹非凡。

“要是没有梅雨季节,我们的曹溪河早就被盛夏炽热的阳光舔干涸了。若是干涸,一九一九年十月,村里第一个到上海换乘保加轮去法国的留学生,又怎么从外港埭走廊搭上曹溪河的船出发呢?”这段文字,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深刻地揭示了曹溪河对于荻港村的至关重要性。

它不仅是村里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关键通道,更是承载着村里人的希望与梦想的重要载体。那位留学生的远行,正是借助曹溪河的水波,开启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新征程。这一事件,宛如一颗投入时代长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生动地暗示了荻港村与时代发展浪潮的紧密联系,表明这个古老的村庄从未与外界的变革和进步脱节,而是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外港埭走廊则是荻港村的另一个核心所在,它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我们村的外港埭走廊就像一个集市。廊屋外皆为商店阁楼,有百乐堂(朱正阳)中药店,有泰源堂(陈荣生)茶店,还有彩云楼、聚话园、南货店、鱼行、丝行、米行等。”从这段细致入微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看见了曾经的外港埭走廊那热闹繁华、熙熙攘攘的景象。

这里曾经是荻港村的经济与文化汇聚之地,各类店铺琳琅满目,商品种类繁多,满足了村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同时,它也是村民们社交、娱乐的重要平台,人们在这里交流着商品,也交流着思想与情感。

船客上岸喝茶听戏,为这条走廊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与别样的浪漫色彩。在这里,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富有活力的乡村集市文化。每一间店铺、每一个摊位,都承载着村民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成为村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溪河与外港埭走廊,作为荻港村的标志性元素,在小说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空间,更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与承载着村民情感的情感寄托。

它们宛如两条无形却坚韧的丝线,紧密地串联起小说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与文化内涵,成为读者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密码。

顾艳的《荻港村》,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乡村家族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也让读者在荻港村的故事中,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复杂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顾艳的《荻港村》不仅是一部关于乡村与家族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历史、人性与文化的深刻反思。它像一部宏大的史诗,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奏响,余音绕梁;它又似一条长长的历史走廊,展现给读者无尽的江南风景,无论是曹溪河的潺潺流水,还是外港埭走廊的悠悠岁月,都成为这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象征符号,承载着作者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也寄托了读者对人性与命运的无限遐想。

/// END ///

No.627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叶航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