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市场头部,招联金融凭什么?

金角财经 2021-10-15 19:36:37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金一边

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首先是疫情之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实现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的V型发展,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让消费金融的市场环境平稳;

其次是市场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39.47万人 ,同比增长28.37%;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政策利好,2020年政府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消费、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于消费金融的监管也更加深入和细化,对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各类参与主体均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消费金融持牌经营导向要求明晰。

在规范化的大潮下,消费金融行业即将迎来新的蜕变。

奋斗者刚需

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我国的人均消费增速已经跑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7642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实际增长14.1%。

而消费支出的增速却明显更快。

同样是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66元,实际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64元,实际增长19.7%。

人均月收入不到3000,人均月消费支出接近2000,数据背后,是无论城乡,都在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趋势。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就展现了一部分当代城镇青年的生活实际,无论北京土著还是进京北漂,都已经习惯了使用消费金融,解决租房、购物甚至看病、应急等生活需求。

《我在他乡挺好的》对当代年轻人进行了准确刻画

根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就已经有8.4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为22.36%,根据估算,2020年的渗透率在25.05%左右,并会持续发展。

但随着市场的开拓,问题也在暴露。

比如《我在他乡挺好的》里,女主角胡晶晶就因为向不正规机构借贷,遭遇高利息、暴力催收等不良后果。

在消费金融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的背景下,怎么选择机构,成为金融市场参与者们急需掌握的技能。

实际上,国内真正有牌照的消费金融企业,只有27家。

比如招联金融,就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后,由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共同组建而来。

作为我国首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主张“精准滴灌”,在合规的前提下,为奋斗者群体提供金融助力。

这点,在根本思路上就和绝大多数这几年疯长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有本质区别。

金融界去芜存菁

国内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明面上只有招联金融等27家,但实际上在提供这部分业务,无证狂冲的不合规机构,却多到难以计数。

风潮开始于2013年,各类“XX宝”为名的第三方支付、P2P、消费金融类平台涌现,互联网金融成为PE/VC们眼里最火热的投资风口,数千家野蛮生长起来的企业几乎一夜之间遍地乱跑。

最疯狂的2017年,全网金融平台数量超过1.9万个,其中以各种名目进行网络借贷的平台高达6000余家。

乱象之中,监管在不断收紧力度,让真正合规、合法的机构突出重围。

招联金融成立的2015年,监管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使行业进入集中规范期,互联网金融整体合规门槛开始抬升,行业分化逐步显现。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那时,招联金融推出了“好期贷”产品,并且通过第一期上云工程,实现了将业务系统整体上云、核心系统去IOE、公司机房跨省搬迁等突破,开始大步探索“纯线上”消费金融模式。

大机构的优势越发明显——有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招联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风控。

这套被冠名为“风云”的风控系统,覆盖贷前、贷后、征信、反欺诈、模型、催收等风险管理流程,含云策、云智、云信、云盾、云识、云网、云挽七个方面。

这套系统有多先进?按照招联金融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它能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不同场景的消费进行智能分级、自动校验、模型评分,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短短几秒钟内建立客户风险画像,对欺诈、伪冒、套现等行为予以有效拦截。

甚至可以实现“实时数据源毫秒级的高性能计算和每秒数万次事件的处理能力”,使欺诈率BP控制在0.005,也就是一千万批核客户中只有5单欺诈,远低于行业水平。

技术维护了出借人的资金安全,而作为持牌机构,对监管和合规的重视,则保护着借款人的利益。

今年4月,央行约谈了13个互联网平台,针对网络平台企业普遍存在的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严重违规问题明确提出了七条整改要求。

对无序互联网金融而言的寒风,成了合规消费金融企业的春风。

给奋斗者们的礼物

很难想象,金融机构愿意放慢市场拓展的脚步,保持着克制主动选择社会责任,但招联金融做到了。

今年6月,招联金融总经理章杨清写了篇文章,用日本作为例子,指出越是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越应该知道适可而止的重要性——消费金融的普惠服务在适度合理范围内尤为必要,可有效防范过度下沉、过度授信带来的“不该贷”和“过度贷”等问题,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谨慎,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发展。

章杨清指出,要实现普惠金融的良性发展,重点在于实现“惠”及各方与“惠”无止境的平衡,让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正相关起来。

在他看来,“普惠金融更应关注奋斗者群体”,而这也是招联金融一直在做的事,精准滴灌奋斗者们。

奋斗者的心里话

近期,消费金融头部企业招联金融推出了专属于奋斗者的节日——招联18奋斗日。

权威媒体平台新华网也参与进了本次活动中,双方将共同携手打造“寻找离家奋斗者”的营销事件,从当今许多人为了过上更好地生活,“离家出走”到城市里的打拼奋斗的社会洞察出发,响应助力“离家出走”的奋斗者的活动主题。

据悉,本次活动期间,每月18日登陆招联金融App,就有机会领取借款最高30天免息券,抽8台电动车、18张888元iPhone13减免券。重视社会责任的招联金融,一如既往用实在的保障和实惠,为奋斗者们助力。

同时,招联金融还为奋斗者们拍摄了一条tvc,通过离家打拼的奋斗者在城里经营一家面馆时发生的故事,向所有追求美好生活,努力奋进的奋斗者们献礼。

这是招联金融对奋斗者的关照,也是普惠金融对社会真实需要的最好回应。

0 阅读:3

金角财经

简介:有价值的财经故事,有温度的商业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