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绿营吴思瑶的补件公文,终于收到了,最快明天提交2000件以上

飞舟看国内啊 2025-03-07 04:22:04

近期台湾地区的罢免案风波成为岛内政坛舞台上的焦点事件。中会日前公布的第一波罢免案一阶审查结果,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争议。在这一事件中,罢免绿营立法委员的9起案件均未通过,且需在10天内进行补件。其中,罢免立委员吴思瑶的团体“地动删瑶”于5日表示,终于在下午收到中会公文,并且团队早已针对补件问题准备妥当,预计最迟明日送件,送件总数将达2000件以上。而公文所要求的补件数量为929件,这一数字与民进党事先似乎已知晓的情况完全一致,令人对整个审查过程的公正性产生深深的怀疑。

领衔人

以作者的视角分析,当前的政坛格局来看,民进党执政台湾,中会的组成人员及运作难免受到其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会在罢免案审查中所扮演的角色备受质疑。可以说,在整个罢免案的审查流程里,民进党处于极为强势的主导地位,中会就如同其“代言人”。从补件数量的确定,到审查标准的把控,民进党似乎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能够随意决定哪些案件通过、哪些需要补件,以及补件的具体数量。国民党领导的罢免团体则完全处于被动局面,他们无法对中会的审查结果进行有效检验,只能依照中会的要求,在收到公文后进行补件,毫无主动权可言。

连署情况

这种局面充分凸显出民进党在操作中的恶劣行径。在罢免议题上,民进党既是发起者,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罢免国民党立委;同时又掌控着中选会这一关键的审查机构,成为了裁判者,集“球员”与“裁判”的角色于一身。这种严重违背公平原则的操作,使得整个罢免流程失去了基本的公正性。例如,民进党在推动罢免国民党立委的行动中,32起罢免案能够顺利通过,几乎没有阻碍;而国民党发起的罢免民进党立委的案件,却无一通过,全部需要补件。如此鲜明的对比,即便无需深入调查,用常理推测也能明白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民众踊跃

在这场拼搏中,国民党的表现也令人失望。朱立伦在整个事件中显得过于软弱,未能发挥应有的领导作用。面对民进党的种种不公正操作,他没有站出来勇敢发声,为国民党的罢免行动争取公平的机会,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只是一味地讲“概括承受”,缺乏实际行动。这不仅让国民党在这场斗争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也让广大支持国民党的民众感到寒心。

人潮众多

对于台湾的民主而言,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一种伤害。民众发起罢免案,本是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是对民意的尊重和表达。然而,民进党凭借执政优势,肆意操控罢免案的审查过程,使得民主机制沦为其斗争的工具。这不仅违背了民主的初衷,也破坏了台湾政坛生态的平衡。

人潮众多

如今,民间团体不得不选择自立救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推动罢免案的进展。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对国民党不作为的一种无声抗议。在此,必须郑重警告朱立伦,他肩负着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的重任,必须强硬起来,站到斗争的前线,积极呼吁,争取公平公正的环境。在这场来势汹汹的较量中,国民党绝不能输。一旦在这场关乎民主公平的斗争中失利,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场失败,更是台湾60%民众对国民党乃至整个民主信心的溃散。台湾的未来需要真正公平、公正的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民主的尊严和价值。

照片翻摄中天

《作者在台湾四十多年,所见所闻皆真实。 多年来,蓝绿阵营的消息如潮水般在作者生活中涌流,不仅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态,也结识了几位蓝绿阵营的在地民代与多位具有知名影响力的在地人物。在与这些民代的交往以及对各类消息的长期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见解。正因如此,决心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大家撰写专业原汁原味的台湾在地分析。若你渴望了解最真实的台湾在地消息,知晓台湾民众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请相信,作者的分享会为你揭开台湾社会的真实面纱,带你走进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 。》

0 阅读:0

飞舟看国内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