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己走到鬼门关,又被咱们医护人员救了回来……”近日,回想自己突发心肌梗塞心脏骤停,被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的经历,王先生(化名)心有余悸又无限感慨地说。
4月8日上午,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在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急诊室上演。从患者突发胸闷到成功开通心脏血管置入支架,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心内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合,用速度与死神赛跑,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级抢救,展示了该院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多学科综合救治实力。
“120吗?我胸闷得厉害……”上午10时4分,急诊科接到求救电话。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王先生工作时突发胸闷,伴随大汗、恶心,自行休息未缓解。调度员精准锁定定位,1分钟内救护车呼啸而出。
10:17 分,急救小组抵达现场。“心电图显示大致正常。”随车医生眉头微皱。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的体征让医生警觉,“不排除心梗超早期表现!”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在持续心电监护下急速返院。
10:31分 ,救护车刚驶入医院大门,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室颤!患者瞬间丧失意识,四肢抽搐。“立即除颤!”医生当机立断。200焦耳电流冲击后,持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10:42分 ,经过11分钟抢救,心电监护终于恢复窦性心律。复查心电图揭开真相: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正坤果断拍板:“必须立即开通血管!”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11时8分,患者离开急诊抢救室,送入介入导管室。
经CT排除脑出血等禁忌症,11时36分,患者被推入介入导管室内,心内科专家团队精准定位堵塞冠状动脉,将纤细的导管精准送至心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成功植入支架,堵塞的冠状动脉成功再通。王先生转危为安,脱离生命危险,此时时间显示:12:6分。
“这是典型的超急性期心梗。”心内科主任王新征指着心电图波形解释,早期ST段尚未明显抬高,极易漏诊。“我们通过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变化及心肌酶谱结果作出了综合判断。”
急诊科主任耿丽梅透露关键,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紧急救治,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春季气温波动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如突发胸痛超过1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2022年10月,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整合心内科、介入科、急诊科、特检科、放射科以及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等资源,成立胸痛中心。同时,与淄博市120指挥中心及县域内各镇卫生院共同建立救治网络,对照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建章立制,优化流程,规范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6月27日,在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与世界心脏病学大会暨2024年全国第一批胸痛中心授牌仪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上,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榜被正式授予“国家胸痛中心”称号并授牌。此次多学科协作的生命保卫战,再次印证了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的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