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漆器为何世界闻名?48年漆器路,手艺人独有的浪漫

诚阅科技进化论 2023-10-26 04:01:02

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行,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器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五大漆器之一,成都漆器制作工序繁杂,耗时长,选材也极为苛刻,一件成品需要经过72道工序才能完成。而每一位匠人的手艺,都是通过时间的累积得来的,没有谁能够一蹴而就。有意思的是,成都漆器的大师大都是女性。正是这些女性撑起了成都漆器的历史。比如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

1975年,尹利萍通过考试被分配到成都漆器厂,原计划从事绘画设计的她,没想到漆器制作一做就是一辈子。初入漆器厂,第一步要克服的就是“大漆”的过敏反应。她刚去到制漆车间的第一天便全身红肿、继而发出很多大水泡,但她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去。回忆起过往,尹利萍笑着表示:“进厂没多久,就被漆艺之美打动了。重新开始认识什么是漆器,做了一个漆器手艺人,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8年。”

在学徒时代,尹利萍就在思考,如何让漆艺回归生活,把漆艺带回家。自古以来,成都漆器都是是高贵地位的象征,属于有社会地位的人士专属的高端艺术品。从前是供给皇族们使用,如今作为国家级礼品用来馈赠外国首脑和国际友人。正是由于人群的局限,漆器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甚至逐渐退出大众的视线中,这让尹利萍很是担忧。

2006年,当成都漆器被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以后,尹利萍认为时机到了。她所在的成都漆器厂,已经提出了“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生产理念。未来成都漆艺有望以首饰、杯盘碗盏等日用品的姿态,重新回到生活中,让大众共同领略漆器之美。

对于尹利萍而言,漆器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入行48年,她一直坚持全手工做漆器,其创作的大量漆器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等收藏。在这48年里,她也见证了成都漆器厂的起起伏伏。“因为成都漆艺技术难,学习时间长,在传承的中间也面临过断代的问题。”为了让成都漆器能够传承下去,成都漆器厂和尹利萍积极探寻各种跨界合作发展的可能,希望能用更多样的形式,吸纳更多年轻人关注到漆器,这其中就包含着数字藏品。

尹利萍认为,数字藏品受众面较广,很多人都可以去分享它,甚至是拥有它。近来,无论是博物馆里面的珍藏文物,还是时尚艺术家的精彩画作,甚至是成都漆器,都可以被制作成数字藏品,作品在鲸探上线后受到众多网友欢迎。对于年轻人而言,数字藏品相较于实体藏品价格亲民,花几元到几十元即可购买到心仪的数字文化艺术作品,在手机里随时随地欣赏、研究和分享,进一步拉低了公众与非遗文化艺术欣赏的距离,对于培育社会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作用不言而喻。

成都漆器,是每一个成都人都该自豪的千年艺术。久经三千年岁月,这门非遗技艺积累了百代工艺大师的智慧和心血,未来,成都漆器也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再次创造历史,让千年漆器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0 阅读:0

诚阅科技进化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