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后,春天随之而来,春天来临之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四月清明节——“清明季节雨过天晴,路人欲断其魂”,清明季节除踏青外出游玩外,人们还必须干一件大事——上坟祭祖——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
但是这个上坟却有许多讲究,民间还流传着上坟祭祖的一些说法,如:“坟前有草儿孙稀,坟后塌了家”,那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真有什么道理吗?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呢?
清明节最初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为战国时晋公子重耳因介子推曾助其复国而设,以示对恩人介子推的怀念,也曾多次施以援手,助其侥幸逃脱,当其命悬一线时不惜牺牲大腿上的肉块将其救出,命悬一线保了重耳一命,但当国复建、重耳即位之时,却要好好地答谢救命恩人。
但不料介子推却选择了功成身退的道路,回到家中照顾老母,甚至屡次邀其出山都无功而返,之后介子推索性隐姓埋名山林中以防外人惊扰,这下可苦了重耳,不知怎么去找他恩人,经属下提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不料火势过猛,介子推带着老妈妈一起被烧。
就这样,重耳意外“杀死”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内心悲痛不已,更是自责懊悔,于是决定将介子推的祭日设立为寒食节,千家万户不允许烧火烧饭,以表示自己的惋惜之情,十分歉疚,也算怀念介子推
,与此同时,还有对其进行祭拜,其他的子民也效仿进行祭祖,时间长了,人们也就统一在这一天上坟。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清明节上坟祭祖是源于上古母系社会时“祭祀高母”的习俗,毕竟后来的很多帝王将相都遵循“墓祭”之礼,待到秦汉时期上层社会等级尊卑制度不甚严格后,普通百姓亦开始拥有自家陵墓,遂亦沿袭“墓祭”之礼,日久亦成为习俗。
后来唐朝时期唐玄宗又将清明节确定为祀祖的节日,从而也完全建立起清明扫墓祭祖的传统风俗,当然清明节并不只是这几种风俗,它还包括洗澡,踏青,食寒食等,各地具体风俗各不相同。
“坟头有草”,子孙何以稀少?
既然谈到上坟扫墓,就必须提到民间流传下来的“坟头有青草儿孙稀”古语,乍看起来这是个错误的说法,并无客观依据或理由,但如果深究一下就知道了,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坟头长潦草的确可能是子孙后代少了。
正常情况下,按传统习俗是清明节前后要去扫墓,这个过程中需要为祖坟加土来补偿风雨中丢失的泥土,同时还得把杂草、坟上、坟边也清了,等于把自己家的院子也清了,子孙们应该为祖先把那些杂物清了,并且这样还便于后续烧香烧纸和避免引燃杂草而引发大火。
但如果坟头都长满了杂草,那么说明给它上坟的人很少了,那么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只有两种,一是没有孩子的绝户坟,还是只带着女儿,却又嫁了人,这样的人就是无后的人,很自然地会有儿孙给他们上坟。
第二种情况是后代稀少,也许是一脉单传的,只有一个两个的儿子,没有多少后代,而这些后代又都不是当地的人,为谋生而远走他乡的人,短期内就回不去了,即使是好几年也回不了家。
毕竟古代可并不像今天这样有发达的交通工具,来往两地或两省都要几个月的时间,那样的话那么也没办法为扫墓而专门回去一趟了,太花时间了,真是折腾不过来,所以古人才会说坟头有草儿孙稀,这背后就是没有人上坟头扫墓所折射的缘由。
“坟头塌了家财万贯”是什么?
那么,这句俗语的后半部分“坟头塌了家财万贯”指的是什么?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坟头塌陷是一种不祥之兆,不是一件好事情,相反还应该引起重视。
毕竟坟墓不能轻易坍塌,不是受外力作用如四周树木坍塌砸毁坟墓,便是被别的动物毁坏,像田鼠这种喜欢打洞,不可避免地要把坟墓周围地带掏空,这样如果碰上阴雨天便受不了棺椁之重而倒塌。
无论哪一种情形,古人看来都极其恶劣,以为此乃大凶之兆或家中祖上生气,以平祖上之怒或对付坏气运,一般有钱人家都要大操持些喜事以“冲喜”以防变故。
因此只要出现类似坟墓塌陷现象,许多人会仿效这种方法,这样一来,久而久之还会使人们感到这种人家肯定富有,究竟没钱谁能给他们操办起宴、喜事来,常常只由那些地主豪绅们来操办,一般平居民老百姓也只会自行整修、沉默不语。
因此,这句话后面有另外一层意思,不知者必有误会,其实它与家境是否殷实并无直接关系,是主观臆断,从这句俗语还可以看出许多有关上坟祭祖之考究,知道不少民俗文化。
可话又说回来,许多相似的论断或俗语都不成立,都是封建社会统治下腐朽落后思想影响的结果,缺乏准确根据,仅仅是对人的片面理解,对当下我们并无借鉴与继承之意。
新时代,新科学思想中,要眼向前看,不能为错误观念与认识所惑,要坚守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去筛选对的民俗文化,将其发扬光大,当然,我们也应该报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这些说法,许多论述或有一定道理,或有生活经验,都值得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