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最终车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间谍身份。
晚年苏秦曾作为间谍协助燕国灭齐。当然其中的情况非常复杂,以至于时至今日,大家还无法得知苏秦心灵深处,究竟忠于什么人。
若从史料记载上看,有理由猜测苏秦真忠于燕国。但鉴于苏秦生前所从事的这些工作,后人一般都认为苏秦实际上并不忠于任何人,只是忠于自己而已。
通俗地说,他是个极端利己主义。
关于苏秦之死,实际上还是要从六国联盟当年的断裂谈起。许多人知道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着名的纵横家之一,他一生中最为自得的成就,莫过于促成六国联盟的建立。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苏秦合纵成功应在公元前235年至公元前229年间。其后十余年间,由于六国联盟,秦国一直未能向东迈出半步,唯有向西拓展。
然而对苏秦合纵这段史事,史学界却广泛存在着争论。一、问题的提出纵观战国历史可以看出:这十几年间,六国实际上也经历了相当数量的战争。因此,所谓六国联盟,其实根本就不稳固。甚至可认为仅仅是利益的结果。
而此十余年间,秦国未能东去,其实并不仅仅是由于六国联盟。但由于这十几年间秦国忙于整理西部地区和四川地区巴蜀。同时,楚国在南方,那时刚消灭越国,正忙于消化越国。
与此同时,北方赵国,其间轮到赵武灵王继任。赵武灵王即位后,在着手扩大军备的同时,也着手筹备胡服骑射的变革。从此,赵国开始集中精力向北发展,以北方楼房、中山为主攻目标。
这样秦楚赵三大国十几年间就不考虑开发中原腹地。韩、魏在当时已走向衰亡,不具备主动挑起事情的才能。北方燕国太远了,在这个时期并没有什么本事去做事。关于说齐,尽管齐国在此期间非常想做点什么,但齐国当时的主攻方向,仍然是瞄准江淮流域,即与楚国共同分割越国遗产。
因此,在这十几年间,世界上过于平局的主要原因是几个大国,各有自己的定位,没有交战。而这一结果与苏秦所付出的心血实际关系不大。但与此同时,由于苏秦先合纵六国,当时人,仍更愿意将这一成就,归于苏秦。
但很明显,这样的结果,绝对不够扎实。
因此,这十几年间,秦国虽未向东出塞,但六国之内,实际上仍存在战乱。
在这一过程中,秦国为打破同盟,曾遣使联络齐、魏共同攻打赵国。而赵国方面,受到其名义盟友的痛击,自然也不能因此隐忍。于是紧接着,赵国立刻召见苏秦,狠狠地指责他。与此同时,所谓六国联盟被完全废除。
通俗地说,在历史上秦国的确有十几年的历史,未曾东出攻打六国。但是所谓六国联盟实际上是在成立仅数年后破裂。
甚至还有古代史学家提出所谓六国联盟实际上最多只能持续一两年。
六国联盟解体的事情其实早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是众所周知的一点。但是站在苏秦立场上,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势力,已经完全荡然无存。此前六国在名义上都曾拜会苏秦,尽管事实上并未赋予苏秦任何实权。不过好歹当时苏秦身份还算显赫。
但现在联盟解体,苏秦在六国联盟中的代言地位,已无生存意义。这样,苏秦也自然会在一瞬间失去气势。
那么下一个失去了这副护身符的苏秦还可以何去何从?
最初苏秦建立六国联盟时,首先是从燕国出发,先是获得燕国首笔资金注入,继而又到赵国游说。待赵国劝降后,又陆续到韩、魏、齐、楚四国进行游说。而这时的六国联盟已经破裂了,韩、魏、齐、楚这四个国家,对苏秦并不是很感冒。赵国身为受攻苦主不直接斩杀苏秦已是不错。
这样一来,苏秦的下一步自然只能是出使燕国。
而紧接着,也就是苏秦刚回燕国的时候,齐国便起兵攻打燕国,也是从燕国的这一边,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这下,苏秦到燕国那边去,生活也是艰难的。
须知,最初苏秦虽率先劝说燕国,并形成所谓六国联盟。但是其实燕国在那个时候对苏秦这一人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任。那时燕国只赐给苏秦车马及一笔金钱,而不授予他什么官职。只是在以后,苏秦发挥其过人的雄辩,不断地借形势之便,加之当时诸国各有所图,遂促成六国联盟的形成。
而此时,苏秦归燕,燕国对他自然不怎么相信。于是紧接着燕国又对苏秦提出了重大的问题。燕国建议只要苏秦能够化解齐国侵略并归还所夺之地,燕国下一步就重用苏秦。
已食入腹内之肉如何能使齐国有土?这一问题显然有些棘手。但出于权势与身份,苏秦不得不硬起心肠到齐国去一趟。
而紧接着苏秦来到齐国后又不断展开游说。据史料记载,就在那时秦国将她的公主,嫁与燕国新国君。因此,苏秦此时开始借势秦国,说齐国若不断攻打燕国,将使秦、燕联合起来包围齐国。
后来,齐国为避免遭到两国包围,将领地直接归还燕国。
关于苏秦这一原因,后代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此事不切实际。毕竟齐、秦一东一西两国完全没有沾上边。甚至就连燕国,和秦国也不接壤。像这样的国与国的结盟也不能仅仅因一桩婚姻而决定所有。秦国不能因娶公主而与燕国死磕。
因此,关于苏秦在当时究竟是以何种原因,劝说齐国归还国土的问题,史学界至今没有弄清楚。不少人推测,大概是苏秦在那个时候是假意投奔齐国的,承诺要齐国先将地归还燕国,将来自己给齐国带来好处,于是齐国同意归还。
通俗地说,那时候苏秦是在说谎。
一个谎言只能被更多谎言来掩饰。而谎言遮不住之时,怕是苏秦丧失全部身家、完全被除掉之时。
就这样,成功拿回土地之后,苏秦返回了燕国。但紧接着苏秦还是不被燕国直接重用。因为燕国那边有建议说苏秦就是利用燕国比较大的好处来换取那点的。而紧接着,苏秦又一次利用他过人的口才竭力劝说燕王。
最后,考虑到苏秦确实给燕国要回了地,燕王还是觉得应该给苏秦一点补偿,所以还是恢复了苏秦的官职。但是关于当时燕国究竟给予苏秦何种地位的记载在史书上却是空白的。
因此后人不少人都以为当时燕国赐给苏秦的极有可能是客卿这样的虚职。燕王实际上是看不惯苏秦的,但碍于面子苏秦的确在表面上对燕国有功劳,因此还得对苏秦好点,让他衣食无忧。
而紧接着,在此之后,苏秦又变得更加神奇。
据史料记载,苏秦与燕国太后即这位对自己好的燕王之母开始有了婚外情!这事真是难懂。别人燕王刚给你好待遇,扭头你又来勾搭别人亲妈妈。这东西咋一看,就有点不近人情。
关于苏秦这一业迹,后代史学家猜测他当时原意应如此。此前苏秦初到燕国并获得燕国首笔注资时,燕国方面执政的正是燕后文公。并在合纵破裂时,此时燕后文公去世,其子燕易王即位。
但与此同时,由于燕易王即位时,较为年轻,其母亲即燕国太后在朝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下一步,苏秦要想掌握燕国的实权,便是要着手勾搭上这个皇后。
如此说来,苏秦忙得不亦乐乎,究竟为谁而忙?从名义上看苏秦的确在推动六国合纵的进程,而事实上,事实上哪国不会相信苏秦的存在。甚至当初为苏秦注入资金的燕国都看不上苏秦了。再者苏秦勾搭上了别人家的太后。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爆出后,一定会在一瞬间变成大丑闻。这样苏秦自然不能留在燕国。从此以后,苏秦就只能自告奋勇到燕王那里,亲自到齐国为官,却也为燕国充当间谍,帮助燕国谋得福祉。
就这样苏秦终于离开燕国远走齐国为官。
苏秦出使齐国应在公元前324年。在随后的将近十年中,秦国的确从未东出。可问题来了,秦国不是东出此事,此事与苏秦、还是与六国联盟有关?回答很明显,没有呀!
苏秦合纵六国的事情听上去的确是显得有些霸道。但是从每个国家的历史轨迹看,苏秦在战国历史上的实际影响实际上并不如后人所认为的巨大。
而且来到齐国以后,齐国那边也是非常过瘾,直接授予苏秦客卿地位。可问题就出在后面更加怪异的地方。之后20多年,纵观齐宣王统治期间,苏秦就像销声匿迹一般,再无史可查!
对战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齐宣王统治时,应是战国时代齐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候,而其间齐国也有不少事。可正是在如此壮阔的历史中,苏秦竟再没做过什么大事,显得有些怪异。
因此也就有不少人觉得也许史记中苏秦简直是两国人。前有合纵六国之苏秦与后有齐国诛杀之苏秦简直是二人。合纵六国那苏秦来到齐国后大概不久便去世。只是20多年后,另一同名同姓者,再弄出许多东西,因而被史官错记。
当然这句话,现在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并没有直接的依据。主流史学界现在仍然是按照史籍来衡量的,因此我们暂时也认为苏秦在这二十年中只踏实地享受荣华富贵而不想再去做任何事。
就这样,等到二十年后,那齐宣王死后,苏秦自愿跳出来说服新登基的齐湣王大兴齐宣王的后事。但与此同时,在齐国这一边,也有不少大臣对苏秦看不上眼。于是紧接着,有一个人直接派出刺客寻机暗杀苏秦。
最后刺客果然成功行刺苏秦,但苏秦仍留口气。临终前苏秦另辟蹊径想为自己复仇。
那时苏秦就出此下策:临终前与齐湣王商量,要齐湣王去世以后,声称自己是特务,总是替燕国灭齐。因此,行刺者不但没有罪过,而且有功劳,齐国将对此人予以严惩。这样,这行刺苏秦者自然要出来受赏了。届时,齐国便能擒获此人,再替苏秦复仇。
还有,要想做足好戏,苏秦也是求他死,齐国就直接决裂了他!惟其如此,那行刺的人才能完全信了,再出来受赏赐。
就这样,苏秦死后,齐湣王按照他的要求,直接把他的尸首车裂了。而且那行刺苏秦之人自然是出来接受赏赐,后来被齐国擒获后直接杀掉。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车裂苏秦后,事后齐国才渐渐发现苏秦其实确实是个间谍!以前那些人都是他的确是为了燕国传递情报、毁灭齐国。
那么苏秦之死的真正原因以后已无人言明。
有的人以为苏秦实际上是临终前的谎言,想纯粹是为了复仇。还有的人认为苏秦不是间谍,是后来齐国碍着面子故意扣掉的。也有人认为实际上苏秦并没有什么人是忠诚的,从来只对自己忠诚,只为自己荣华富贵。
真相是什么,后人的确不清楚。
不过,没关系的。
这主要是当时苏秦的确曾觉得风云际会,成为有名的纵横家。但是问题在于苏秦的功绩在后人看来实际上是十分荒谬的。他无非利用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差异来不断地借势,最终使自己取得了一个超高地位。可现实中,国家对他的信任度再高,也仅仅是将其视为工具。
对此,只能说苏秦所取得的成就是那特殊时代的结果。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成就了‘苏秦配六国相迎’这一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