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
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宋·杨万里《春寒》
暖阳初至,风日晴和,枝头桃花灼灼,李花纷纷,似在争相昭告春意已浓。
然天地偏生戏谑,待你褪去冬衣,轻衫薄履,却于更深露重时,遣一场寒潮悄然而返。
这寒意不似严冬凛冽,却更叫人措手不及。
恍若命运惯爱捉弄,总在人心松懈时反复无常。
花开满眼,原以为冬去春来万事可期,岂料一夜冷雨,又须裹紧衣衾,独对阑珊灯火。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自以为跨过凛冬便是坦途,却不知倒春寒里,冷暖交替的怅然,亦是一种修行。

—【02】—
十日春寒早闭门,风风雨雨怕黄昏。
小斋坐对黄金鸭,寂寞沉香火自温。
——元·郯韶《春寒》
十日春寒,闭门锁户,风携冷雨叩窗,暮色未至,心已惶惶。
黄昏最是难捱,檐角风声呜咽,似将未尽冬意悉数倾倒。
斋中独坐,唯有一尊金鸭香炉相伴,沉香袅袅,氤氲成雾。
炉火微温,暖不了空庭寂寂,却熨帖了心头褶皱。
这般清冷时节,人与万物皆似隔着一层薄雾,烟火气淡了,心事却愈发清晰。
春寒虽苦,却也让独处有了深意——寂寞如沉香,燃尽方知余韵悠长。

—【03】—
料峭东风破客衣,春寒不比腊前时。
绝怜墙角樱桃树,全似梅花雪后枝。
——宋·高翥《春寒》
东风裹挟料峭,穿透游子单衣,这春寒竟比腊月更深三分。
寒意侵骨时,忽见墙角一树樱桃,枝桠凝霜,竟如雪后白梅,清绝傲立。
本应柔媚的樱桃花,偏在冷风中展露铮铮风骨。
寒潮肆虐,反倒成全了它一身孤洁。
人间逆旅,亦多这般境遇——困顿中生出坚韧,萧瑟里藏着惊艳。
所谓“倒春寒”,原是为了让柔软之物学会以棱角直面风霜。
待晴日归来,樱桃满树,谁又记得它曾与梅花共披冰雪?

—【04】—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
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清·厉鹗《春寒》
江南二月,风似顽童,卷起春衫,拂乱酒意微醺。
梨花方谢,酴醾又开,纷纷扬扬若雪霰漫天,落满石阶小径。
帘幕低垂,人在浅梦中浮沉,窗外花雪交叠,分不清是春残还是冬续。
这般寒暖交织的光景,最易牵动愁肠——
花开花落太匆匆,寒意去而复返,竟如故人执拗徘徊。
醉眼朦胧间,但见风过处,梨花与酴醾共舞,恍惚以为旧梦未醒,而岁月早已在指尖悄然偷换。

—【05】—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五代·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暮雨初霁,烟霭未散,一池春水涨满新绿,泛着泠泠微光。
双燕剪风穿柳,掠过庭院深深,檐下画帘半卷,似欲挽留这片刻温存。
黄昏独倚朱栏,新月如眉,悄然悬于西南天际。
风起时,石阶下落花翻飞,罗衣不胜寒。
这春寒来得蹊跷,分明是燕语花香时节,偏教人触到一缕孤清。
风过处,池水涟漪荡碎倒影,恍若心事层层叠叠。
大抵春深似海时,最怕的不是彻骨严寒,而是暖意将盈未盈之际,猝然被一缕凉薄刺透。
人生聚散亦如春寒,总在以为圆满时,悄然埋下别离的伏笔。

—【06】—
春寒料峭透纱窗,睡起晴蜂恰报衙。
怪得晓来风力劲,满阶香雪落梨花。
——宋·黄庚《春寒》
晨光未晞,料峭春寒已渗过纱窗,惊破浅眠。
晴日里本该殷勤采蜜的蜂儿,此刻竟瑟缩檐角,振翅声似在叩问天时。
推窗方知,原来一夜东风肆虐,将满树梨花吹作香雪,簌簌铺满石阶。
枝头空余几点残白,犹自倔强不肯委地。
寒潮向来无情,偏挑最娇柔之物摧折。
梨花本似云锦堆叠,而今零落成泥,倒比盛开时更添三分清绝。
世间美好多如琉璃易碎,愈是晶莹,愈需以破碎成全永恒。
风过回廊,香雪漫卷,不知是春负了花,还是花殉了春。

—【07】—
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
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涎香渐销。
——宋·胡仔《春寒》
小院锁春寒,杏花噙雨,细碎花瓣随潇潇声坠入苔痕。
帘外天色昏沉,帘内炉香袅袅,银叶承着龙涎,青烟一线如游丝将断。
午梦初回,枕簟犹存余温,四下寂然无人。
窗外雨打花枝,一声声似叩问往事。香灰渐冷时,方觉寒意侵衣——
原来春深如许,亦逃不过冷雨浇透心魂。
杏花带雨,原该是旖旎景致,此刻却成伶仃写照。
世间多少心事,皆这般无声凋落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待烟销梦醒,只剩一地湿红,证明某些温度曾真切存在过。

—【08】—
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琖无?
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
——宋-杨万里《春寒》
春寒侵肌透骨,如细粟密刺肌肤,偏有二三狂士拥炉煮酒,笑问天公:可能冻煞杯中热肠?
窗外杏花沐雨,醉态可掬,纤枝低垂似不胜酒力,颤巍巍欲伏地求援。
冷雨打湿胭脂色,反倒添了颓唐风流。
花亦如人,寒时愈要纵情。
凛冽世道中,温热从不在皮囊,而在肝胆相照的意气。
且看那杏花,虽被雨欺风戏,犹自将残红泼洒成诗。
所谓春寒,于勇者不过是一帖醒酒汤,教人看清:
柔弱者以低眉避世,傲骨者偏在霜雪里酿出灼灼风华。

—【09】—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元·王冕《春寒》
春寒挟裹连绵雨水,浸透荒僻山野,小径泥泞,车辙稀少。
湿气氤氲,远山如蒙灰绡,唯见一树孤梅傍竹而生,枝头残花低垂,似在俯首避寒。
林间空寂,饥鸟瑟缩群聚,啼声断续;孤城冷落,野狐哀鸣穿巷,声若幽咽。
回首来时关河路,烟尘障目,恍若天地皆被雨帘割裂成碎片。
寒潮中的荒芜,不似严冬肃杀,却更显颓唐——
万物皆在湿冷中蜷缩,连春意也成了欲绽还敛的谜题。
人生逆旅,何尝不是行于这般迷途?
泥泞满身时,方知温暖不过是跋涉间隙的一瞥微光。

—【10】—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巴陵二月,风刀未歇,园中老圃犹自裹紧衣襟,畏缩檐下。
唯有海棠不避寒威,胭脂色艳烈如初,孑然立于溟濛雨幕中。
细雨沾衣,花瓣愈发晶莹,似将冷意淬成琉璃。
它不似桃李争喧,亦不似杨柳俯仰,只以沉默对峙春寒,任风撕扯红妆。
人间多少傲骨,皆藏在这般“不惜”里——
宁可褪尽繁华,亦不向凛冽折腰。花犹如此,人何以堪?
或许真正的坚韧,便是明知命运多舛,仍要以最美的姿态,在冷雨中站成一座孤峰。
待晴日回首,那抹倔强的红,早已成为春寒最灼目的注解。

—【11】—
别院东风料峭寒,春衫已试脱应难。
黄昏却傍灯归去,缓约花期几日看。
——宋·释宝昙《春寒》
别院东风裹挟余寒,单薄春衫甫一褪下,又教人瑟缩裹回。
天色向晚,孤灯引路踏归,袖底犹存三分未散的冷意。
枝头花信迟迟,含苞若怯,似与诗人暗中缔约:且待寒潮退尽,再许你满眼芳菲。
可春光最是薄情,今日推明日,明日复何如?
黄昏独行时,忽觉人生亦如这花期之约——
总在希望与迟疑间徘徊,等一场未必赴约的盛开。
灯影摇曳,照见地上残雪未消,恍然惊悟:
最难熬的并非彻骨严寒,而是暖意近在咫尺,却始终隔着一层透骨东风。

—【12】—
春欲分时寒更深,阑风伏雨昼阴阴。
不通燕子重帘闭,憔悴花枝病酒心。
——明·居节《春寒》
春分将至,寒意反噬,风挟冷雨扑打窗棂,白昼晦冥如暮。
重帘紧闭,燕语被阻隔在外,空余一室寂寥与炉烟纠缠。
窗外花枝憔悴,瓣上雨痕纵横,似美人啼妆阑珊;
案头残酒半温,饮之无味,弃之不舍。
春寒最擅诛心——它冻僵燕子的呢喃,凋萎花朵的欢颜,还将人的愁绪酿成浑沌的浊酒。
帘内帘外,俱是困顿之景:花因雨病,人因酒恹,而天地依旧漠然翻覆。
或许唯有彻骨经历这般寒湿,方能懂得:
所谓春色,从来不是温室的馈赠,而是破茧时撕开阴霾的一缕决绝。

—【13】—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
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
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
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唐·李群玉《春寒》
暮色四合,垂帘低掩,炉中残火明灭,暖意未盈已遭寒意反扑。
天公似在戏谑,白昼方露晴光,入夜便遣冷雨叩窗。
壶酒渐温,独酌无味,惟以杯中浊醪熨帖愁肠。
檐外雨声淅沥,如蚕食桑叶,一寸寸啮尽春宵安宁。
半生浮沉,早已练就“心悠尔”的淡泊,偏在此刻被冷雨勾出怅惘——
春光行至中途,明日却又将湮没于烟霭。
岁月从不曾慷慨,所谓静好,不过是寒暖交替间隙的喘息。
炉灰暗红,映照壁上孤影,恍然惊觉:人生逆旅,终是暖时短,寒时长。

—【14】—
寒禁蕨芽拳尚小,雨缄茶觜舌无香。
山翁不信春光老,祗道侬家未积秧。
——宋·叶茵《春寒》
春寒如锁,蕨芽蜷缩土中,怯生生攥紧嫩拳;
冷雨封喉,新焙茶芽失了芬芳,舌尖唯余涩意萦绕。
山野老翁拄杖而立,笑指云霭:
莫道春光将尽,分明是田家未及播种,故留三分寒威守候。
此言天真若童谣,却道破造化玄机——
草木荣枯自有章法,寒潮不过是大地假寐时的呓语。
茶芽无香,恰似未启封的信笺;蕨拳紧握,暗藏破土而出的誓言。
待东风真正解冻时,山翁荷锄的身影,必会与漫山新绿一同苏醒。
春寒何曾误农时?它只是以冷峻之笔,在岁月素绢上勾勒蓄势待发的伏线。

—【15】—
东风何事力犹微,凛凛边寒犯客衣。
旧雪未消新雪下,南园春色几时归。
——宋·文同《春寒》
东风孱弱,吹不散塞外倒灌的凛冽,游子衣衫单薄,寒意如附骨之疽。
旧雪未融,新雪又覆,层层叠叠压弯驿道旁的老柳枝。
南园应已草长莺飞,此间却连梅萼都噤声。
望断天涯,不见故园桃李,唯有雪片纷扬,似替北地作答:春色尚在关山外徘徊。
客居之苦,原不在风刀霜剑,而在明知花开有信,却被迫做天涯迟归人。
最无奈处,是看檐下冰棱渐长,竟与思乡愁绪等量齐观——
皆在无声中堆积,在暖阳遥不可及时,凝成剔透而锋利的悬剑。

—【16】—
二月燕城暖渐回,
北风吹雪遍楼台。
春寒毕竟无多日,
桃李何须怨未开。
——明·杨守陈《春寒》
燕城二月,地气暗涌,墙根残雪悄然消融成泪。
忽一夜北风卷土重来,琼屑纷飞,遍染朱楼玉砌。
桃李瑟缩枝头,苞衣紧闭,似在嗔怨天时反复。
诗人却含笑拂去襟上雪:春寒不过是强弩之末,何须急急催放芳华?
真正的绽放,从不在争先恐后,而在蓄足底气后的从容舒展。
雪压枝低时,且看那老梅横斜,犹自擎着去岁瘦果——
冬的遗孤与春的新蕊同枝并立,恰似岁月在耳畔低语:
冷热交织处,方见生命的韧性与诗意。
待风息雪霁,满城桃李,自会以迟到的盛大,赎回所有等待的光阴。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