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佛山市政务网络项目中标的变动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原本拿到合同包2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广电主动放弃了中标资格,移动“捡漏”成功,候补成为合同包2的中标供应商,与拿到合同1的联通、合同包3的电信顺利“会合”共同拿下该项目。

从该项目的招标公开来看,3个合同包均是为佛山市信息网络中心电子政务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且不接受联合体形式投标,项目总预算约为2800万元。
原本项目合同1、2、3分别由联通以95%的折扣率、广电以33%的折扣率、电信以95%的折扣率拿下。

也许是出于对集成业务不太熟悉,或是迫于成本压力、利润微薄等原因,广电在中标结果公示不久后便主动放弃了这个项目,中标金额折扣率为100%的移动“候补”成功,意外“成全”了三大运营商。
无论是传统通信市场,还是政企赛道,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早已白热化。除了同行之间的较量,阿里云、华为等科技巨头也是“虎视眈眈”。

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是拥有一定优势的运营商也可能因为报价过低,或其他不利因素而难以维持盈利空间。广电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及时止损,主动退出竞争。
一言不合就“掐架”在传统通信市场上“打价格战”,或是在政企赛场上一言不合就“掐架”,对运营商而言这些情况早已见怪不怪。此前,某县人民医院发布医共体扩面提质智能化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总预算金额为415万元。

起初,招标结果公布,移动以380万元的价格拿下该项目,但受到共同参与该项目竞标的电信质疑——未提供相关产品证书,最终移动错失该项目,由第二中标候选人电信拿下。
有时甚至“亏本也要赚吆喝”,某次智慧社区项目招标过程中,其他厂商的报价都在合理区间范围内200万上下,某运营商以竞争对手的四分之一的报价——70万成功中标。

即使明知是亏本生意,也要拿下它,此举不仅让“内卷式”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也扰乱了行业的生态秩序,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回归理性才是长久之计与此同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三大运营商热衷于扮演“总包商”角色,从网络建设到系统集成,再到后期运维,全部大包大揽。然而,这种模式看似风光,实则隐患重重。
首先,运营商缺乏专业集成能力,往往需要依赖第三方服务商,导致成本过高;其次,过度扩张的业务范围,也让运营商背上了沉重的运营负担,很多政企项目看似规模大,但实际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时至今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何时能回归理性?
在这个新赛道上,运营商应该放弃“内卷式”的恶性竞争,回归价值竞争、聚焦核心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寻求凭实力竞争的新模式。
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优化成本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回归理性,才是生存下去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