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才华横溢之辈并非都是忠臣,也有一些奸臣的才华很出色,就像是北宋年间的蔡京,书法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本身属于北宋四大书法家,但因为自己的人品原因,被调整成了蔡襄。明朝末期,江南同样走出了一个惊艳才绝之人,他的诗词歌赋水平非常高,也称得上是江南厉害的才子,然而最后却演变成了大奸臣。他就是阮大铖,出生于桐城,在努尔哈赤创建了金朝的这一年,阮大铖成为了进士。
本身阮大铖属于东林党的成员,他的授业恩师就是东林党的老大高攀龙,自己的老乡也在东林党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到了天启四年,阮大铖却站在了东林党的对立面,成为了魏忠贤身边的小弟,也就变成了阉党。主要是吏部空出来一个职位之后,高攀龙这些东林党的大佬,认为阮大铖如今离开了京城,所以就把魏大中提拔起来了,但才子往往都是很傲气的,这件事也就才成为了阮大铖心中的钉子,没过多久,就投奔了魏忠贤麾下。
在随后的日子里,阮大铖更是走到了太常少卿的职位。紧接着,杨涟和左光斗被抓进狱中后,直接严刑拷打致死。要知道,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更加痛恨的是叛徒,并非是敌人,从古至今这个道理都没有变过。可能在东林党的心中,阮大铖才是更应该被解决的,所以魏忠贤彻底失去权势的时候,阮大铖自然也要接受审判了,直接被剥夺了职位,贬为了庶民,接下来的十七年中,阮大铖再也没有进入朝堂效力的机会了。
到了1644年,崇祯选择自杀,朝廷的官员开始支持朱由崧登基为帝,马士英就被提拔成内阁大学士。而马士英和阮大铖相交非常莫逆,更何况,他也是站在东林党对立面的官员,所以他必须要提拔东林党的敌人阮大铖,于是就来到了弘光帝的身边,希望重新启用阮大铖,没想到朝堂上却响起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弘光帝非常相信马士英的能力,所以直接力排众议,主动找到了阮大铖,还将对方提拔为兵部侍郎,没过多久,又提拔为尚书。
这个时候,马士英和阮大铖就留彻底联手了,完全不考虑招募兵马积极备战的事情,反倒是不断的发动党争,导致朝堂上越来越混乱。一年过后,左良玉挺身而出,打出斩杀马士英和阮大铖的名头,带领兵马出征,南明内战也就此拉开了帷幕。然而走到一半,左良玉就患病身亡,但儿子承担起了责任,最后败在了南明的手里。马士英和阮大铖看到这个结果很开心,但是清军也在默默行动,直接就剑指南京,直接逼迫朱由崧逃离京城,马士英和阮大铖也跑了。
而阮大铖最后成为了方国安的小弟,好巧不巧的是,马士英突然就反感阮大铖了,也就是这一年,阮大铖选择了投降,清军直接提拔阮大铖。为了让清朝更看重自己,阮大铖积极帮助清军攻打南明,但转眼间,阮大铖就患病而亡,清军根本就没有处理他的尸体,甚至清朝更是将阮大铖放到了《奸臣传》里面,只能说,阮大铖浪费了一身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