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春秋大墓”,考古史上的“千古之谜”

律令9章 2024-02-19 15:09:35

大约在2002年,那时的江苏无锡正在建设京沪高速,现场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包括50多座古墓在内的“春秋巨陵”,这也成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千古之谜”。

过程不算复杂,人们在挖掘机带出的泥土中发现了大量陶器、青铜器,居然还有编钟碎片;说起“编钟”,对古董文物有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东西是商周、春秋时期的重要礼乐器,先秦时代等级森严,能在墓中陪葬“编钟”的,怎么也是诸侯级别的历史名人。

因此,建设方立即将此情况上报给文管部门,后经勘察,这里存在着一个大型古墓群,50多座中小古墓围绕拱卫着中间的一座大墓。

很明显,“众星捧月”的布局说明,这里或是一座“君王巨陵”;周围50多座中小墓葬拱卫,应该是臣子陪葬,由此试猜,中间大墓里葬的会是哪位国君呢?

江苏无锡,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应属吴地,当时的吴国都城,今天的苏州距此仅有数十公里远;因此考古专家推测,这座“春秋巨陵”应是吴国某代国君及其臣属的葬地。

春秋时代的吴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吴王阖闾、夫差的故事流传至今,尤其“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恩怨争斗更是妇孺皆知。

“吴王阖闾墓”今已经找到,就在苏州虎丘山下的剑池水中,且已成了著名景点;如今出现的这座“国君巨陵”,难道是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墓”?

说来说去,这些仅是专家的初步推测,要想知道主人究竟是谁,还得打开古墓、找到简志石铭之类的文字才能最终确定;2003年,由南京博物院和无锡文管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这座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初时,考古专家确定了7座发掘目标,囊括了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古墓,被众多古墓围绕在中间的那座最大的“君王墓”也包含其中。

考古队先发掘了两座规模稍小的古墓,当地俗称“老坟墩”和“邹家墩”,这两座古墓里居然出现了玉龙、玉璜等珍贵文物。

强调一下,前文一直在说“小型古墓”,说“小”只是与中间那座大墓对比而言,如今出土了玉龙、玉璜等高等级陪葬品,足以说明这两座“小墓”的主人也非凡俗之辈,至少士大夫级别的贵族人物。

简单来讲,考古队先发掘了6座“小墓”,且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奇怪的是,考古队并未在众多文物中发现能够证明墓主人的任何信息,这不合情理呀!

古人,特别是王侯贵族尤其看重“青史留名”,即使是名气不大的人物,仍会在墓中留下标榜自己生前功绩、贤德的铭文;如今已经发掘6座古墓了,别说墓志铭,就连简片牍痕都没有,这怎么可能呢?

解释这种情况:要么当时风气不流行“自我标榜”,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不大可能真实出现;要么古墓群里葬的是“战败国”的君王、臣子,“战胜国”不屑于标榜他们。

“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就不细讲了,吴国是“战败国”,由此可推,如今发现的难道真是“吴王夫差”的陵墓?也不像。

试想,“吴王夫差”战败,骄横的越国君臣哪有功夫去为“亡国之君”建造如此规模的陵墓,又怎么可能为其准备玉龙、玉璜这类高等级的陪葬品呢?

专家百思不得其解,考古队只好将采集到的实物样本送往北京社科院,希望再次进行碳14鉴定找出些许线索;鉴定结果是:古墓群的年代应在公元前474——公元前468年之间,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对这个时间段很是熟悉。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二次伐吴已战多年,这一年的越国“范蠡”终于将吴国主力军围困在姑苏山一带;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足足打了3年,至公元前473年,吴军终于全线败溃,史载“吴王夫差”羞愤自刎。

问题就在这里,如今发现的“春秋贵族古墓群”正处在这一关键时间点上,存于吴地、且没有任何文字信息,种种迹象令人疑惑,这里的究竟是“吴人墓”还是“越人墓”?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当时吴、越两国大战多年,双方都会出现贵族战死的情况,“集中埋葬”也不奇怪;如今发现的古墓群,中小墓葬按等级围绕中间的大墓,似乎挺符合“集中埋葬”的特征。

但是,在没有文字信息佐证的情况下去判断其究竟属于吴、越哪一方,这还真成了专家不敢轻言的难题;或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判断的,打开中间那座大墓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哪有那么简单,考古队之所以将“中间大墓”留在最后发掘是有原因的。

其一,如果“中间大墓”真是一座君王墓,里面或许会出现惊世骇俗的宝物,同时它也是2500多年前,比秦始皇陵存世时间还要久远的产物,哪能轻易打开?

起码,考古队要准备好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出现的预案,比如“避免氧化”等,如此怎么也得准备几年,甚至几十年吧!

其二,据考古队勘察,“中间大墓”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78米;要知道,春秋时代的墓葬,能达16米的已经算是“大墓”了。

如今发现的“中间大墓”竟达78米长,形容成“超级大墓”也不过分,这样的古墓能轻易发掘吗?起码要认真研判发掘后的影响,秦始皇陵至今不发掘,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其三,“中间大墓”居然呈中字形,这种形制既不属于吴国,也非越国,而是中原特有;这就怪了,古墓群地处江南吴越,墓葬却是中原形制,这说明墓主既不是吴国人,也不是越国人,那他究竟是哪里人?

当然也可能是“中原人”,但在2500多年前,门阀士族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且当时的交通非常不便;“中原人”跑到江南吴越去做官,而且是大官,甚至是国君,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地方志《越绝书》记载“越王栖吴夫差山也,越王候干戈人一累土以葬之”;翻译成白话的大意是:越王勾践命令士兵,将自刎而亡的“吴王夫差”草草堆土埋葬。

这就很清楚了,越王勾践将“吴王夫差”草草葬之,对待其下臣更不会礼遇,那就别说为吴人修陵墓,以及准备丰厚陪葬品了。

还有,如今发现的古墓群存世上限为公元前474年,史载吴国灭亡于公元前473年,当时吴越两国正在殊死搏斗,任何一方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墓;尤其吴国正处于生死关头,贵族们更加不可能去修陵墓,“集中埋葬”压根不现实。

由此可证,如今的“高等级贵族古墓群”应该不是战败吴国的,墓主很大可能是越国贵族;说到这里,问题又凸显出来了,被环绕拱卫的“中间大墓”里,葬的不可能是“越王勾践”,既然不是越国国君,如此宏大的古墓里葬的究竟是越国的哪位权贵?

遗憾的是,考古队打开“中间大墓”后,依然没有发现介绍墓主人生平的只言片语,这说不通啊;从规模来看,“中间大墓”略逊国君级,但也凸显了墓主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如此尊崇,怎么可能不留下歌功颂德的文字呢?

这里有两条线索,一是“中字形竖穴土坑墓”的形制,说明墓主很可能不是吴越人;其二,历史记载中“不是吴越人,又在帮助越王勾践的重臣”都有谁?无外乎范蠡、文种二人。

据史料记载,越王勾践的众多臣子中,功劳最大、地位最高的“无过于”管军的范蠡和秉政的文种;同时,范蠡和文种都不是吴越人,如今的“中间大墓”里葬的会是他俩哪一个?

分析到这里,或有朋友已经猜出个八九了,《史记》中载,越灭吴后,范蠡曾留书劝说文种离开勾践“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这段故事很出名的,细节就不多讲了,总之,文种并未离开越国,最终被勾践逼死;延伸一下想,如今发现的“中间大墓”里,葬的会不会是文种呢?很有可能。

文种是越灭吴的大功臣,越王勾践“鸟尽弓藏”,其内心难免愧疚,“以王礼厚葬之”也就符合情理了;再者,50多座中小墓环绕“中间大墓”,如此布局已隐隐透出“领袖百官”之象,正符合文种生前的尊崇身份。

至于“墓中为什么没有文字”,或是勾践难以解释“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吧,文种之死,越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强调一下,这些仍是没有“文字佐证”的猜测,那时参与越灭吴的还有计然、皋如、扶同等一干重臣,他们也可能是“中间大墓”的主人,只是文种更加“符合条件”而已。

时隔2500多年,究竟谁才是“中间大墓”的主人,或许永远不会被揭晓了,留下这个“千古之谜”,倒也平添了几分史趣,起码成了今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5 阅读:1993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