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很多钱购F35加盾舰,以武拒统死硬到底,对解放军反倒是好事?

珠玑说说 2025-02-21 11:06:41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不断强调“以武拒统”的路线,打算5000亿采购60架F-35隐形战机,以及二手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对台军战力提升显然是巨大的,但对于解放军来说,此举恰恰是好事。

01.台5000亿购F35加盾舰,以武拒统死硬到底

去年年底,台当局考虑向川普新政府提出大规模军购案,以展现强化以武拒统死硬到底,对抗中国大陆的决心。据悉台岛拟提出采购包括二手退役盾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多达60架F-35战机等,总价值估计超过150亿美元,约新台币5000亿元。

有分析表示,实际上如果台当局真的将5000亿砸到F-35和二手提康项目上,对于解放军来说完全就是好事,甚至是让解放军“武统”行动都能省事不少。

以台当局采购F35举例,要知道台岛腹地狭窄,机场就那么几个。一旦“武统”爆发,解放军最先打击的目标必定是机场跑道、机库及相关配套设施,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各种火箭炮乃至无人机蜂群都可连续对这些机场进行压制破坏跑道一旦遭到炸毁或瘫痪,F-35再先进也将失去作战能力。

要知道解放军既拥有覆盖全岛的多层火力打击能力,也具备快速、精准定位敌方关键目标的手段。

在这种条件下,台军的F-35,在开战初期就被全面压制,不是被毁于地面,就是躲在地下基地不敢露头。能侥幸升空的极少数F-35,也将面对解放军电子战与歼-20等多型号先进战机的联合围堵,成为解放军飞行员的一个个“军功章”。

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则是台当局梦寐以求的“盾舰”,打算采购美军退役的二手舰,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美国海军装备的宙斯盾舰中较早期的型号,以其强大的相控阵雷达与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著称,这种武器对台海军的战力提升意义重大。

02.购F35加盾舰,对解放军反倒是好事

然而,考虑到台海的近岸作战环境以及解放军的反舰武器部署,这种大型巡洋舰在台当局手中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台海双方距离仅约200公里,加之解放军卫星侦察体系和无人机侦察网的全面完善,解放军对目标海域的实时掌控力极强。

特别是解放军近年来加速发展远程火箭炮、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各型海、空基反舰武器,形成了密集的、多层次的火力打击网络。

一旦冲突爆发,这些火力可以对台军大型水面舰艇包括“提康”盾舰进行精确攻击,动辄在数分钟内摧毁目标。台岛近海空间有限,大型舰艇几乎无处可逃。

此外,解放军先进侦察能力和远程打击手段也能有效压制基隆港,阻断补给和维修保障,让“提康”盾舰难以寻得隐蔽的安全海军基地。

因此,如果台军将大笔资源投入到这些更容易对付的大家伙身上,对于解放军才是更省事。一方面让台当局消耗巨额预算,另一方面这些昂贵装备由于缺乏有效庇护设施及地理纵深,极有可能在冲突初期就被摧毁,从而让解放军可以“省时省钱”,迅速攻破海空防线并展开后续行动。

03.最大的威胁还是台军的“不对称战力”概念所需武器

而台军采购武器的真正威胁还是所谓的“不对称战力”,近几年来,美国对台军售和对台战略思路中多次提到“发展不对称战力”。

其逻辑是在解放军的海空优势下,台军几乎不可能于外海或空中编组成功防线,相较之下,一旦解放军登陆,若台军能在滩岸及城镇中部署大量便携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和机动布雷车等,就有可能制造解放军更高的伤亡成本,并拖延战事。

在地势狭小、人口密集的台岛地区,一旦战火烧到城市内部,一切高精尖重型装备都可能施展不开。

相应地,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廉价武器却可能借助建筑物隐藏与伏击,给解放军登陆部队造成一定的麻烦。这就与传统上注重制空、制海权的“大平台”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总而言之,民进党当局若以逾5000亿元新台币采购F-35隐形战机与二手“提康”盾舰,虽然在号称“提升防卫能力”,但从地理环境、两岸军力对比、战时生存性来看,这些“大平台”不但无法在开战后有效抗衡解放军,反而会在花费巨额预算的同时,成为解放军重点清除且相对好打的目标。

若将相同预算转向更适合“不对称作战”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自杀式无人机、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等,则可能真正对解放军形成较大的战场阻力,好在这一思路却并不符合当前民进党当局和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政治、经济需求。

因此,一旦真的民进党当局执意推动此项采购案,对解放军而言,这等同于让台军牺牲规模更分散、机动性更强的“内地防卫体系”投资,而改以高调但脆弱的装备,大幅度削弱了台军关键时刻的防御能力。

对后续解放军可能采取的行动而言,反而“更省事”,一举摧毁这些昂贵目标后,后续战局的展开就更无阻碍。在此背景下,民进党当局继续豪掷5000亿元的实际意义,最终也只是徒劳无功罢了,难以真正改变两岸军力失衡的现实。

0 阅读:23

珠玑说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