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死债不烂",可这年头亲兄弟都能为钱翻脸,更别说分手多年的前女友了。
2025年4月的湖南乡下,一个踩着小白鞋、挎着名牌包的城里姑娘,熟门熟路地推开农家小院的木门。
谁能想到这个时髦的90后美女王婷,已经连续9年照顾去世前男友的家人?
2016年那场车祸带走的不仅是曾志年轻的生命,还留下了60万债务和一对失独老人。
当年多少人劝她"别犯傻",连法律都站在她这边——可这姑娘愣是咬着牙,像头倔驴似的把债务扛上了肩。你说这人图啥呢?爱情没了,责任还在吗?
还债的日子比王婷想象中难多了。
60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数字,背后是曾志做生意时借的饲料款、工人工资,还有亲戚们凑的救命钱。
最穷的时候,她兜里只剩23块5毛,在云南批发市场啃着馒头等货款。
有债主看她是个姑娘家,摆摆手说"算了";也有亲戚堵着门骂"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她倒好,把微信头像改成曾志的照片,逢年过节主动给债主发消息:"我是曾志对象,钱一定还上。"
这姑娘狠起来连自己都坑。
20多万积蓄填进去连个响都没听见,她又跑去广州倒腾服装。
大夏天扛着比人还高的包裹挤公交,中暑晕倒在批发市场。
醒来第一句话是问包工头:"李叔,这批结完能还上您那八万不?"后来她跟人学种黄桃,大冬天蹲在岣嵝峰刨冻土,手上裂的口子能夹住硬币。
2020年还清最后一笔债那天,她买了束白菊花放在曾志墓前,说了句特别土的话:"咱现在走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杆了。"
可故事到这儿才刚热乎起来。
曾志走后,他母亲整宿整宿开着电视机睡觉——说是"等儿子下班回家"。
王婷就搬个小板凳坐床边,握着老人手聊到天亮。给老人买养老保险时,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您确定受益人写阿姨名字?"她笑得特坦然:"我妈胆小,得让她知道后半辈子有着落。
"最绝的是她结婚那天,牵着新郎官给曾志父母敬茶,司仪嘴瓢喊成"给岳父岳母磕头",全场笑中带泪。现在她微信里存着六个"爸妈",逢年过节红包发得手软。
这姑娘像颗野草种子,落到哪儿都能活。5000多亩荒山被她种出"摇钱树",黄桃合作社带富了整个麻町村。
去年"好恰婆"食品公司开张,流水线上清一色是四五十岁的农村大姐。有个大姐边包酸豆角边说:"王总教我们用抖音卖货,现在我闺女都夸我时髦。"
那些曾志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正在她手里噼里啪啦地开花结果。
王婷这故事要是拍成电视剧,准有人骂编剧狗血。
可生活偏偏就爱写这种"不划算"的剧本:明明能当陌路人,偏要活成亲闺女;明明可以甩手走,硬把荒山变金山。
你说她傻吧,她公司年产值早过了七位数;说她精吧,九年青春换不来半张欠条。
现在村里人教育孩子都说:"做人要学王老板!"——不是学她赚多少钱,是学那股子"把别人的担子往自己肩上搁"的憨劲儿。
这世道总算计"值不值得",可有些事就像种黄桃,三年育苗不见果,某天突然满山甜香。
那些她替曾志看的夕阳、陪老人唠的闲话、给工人们发的年终奖,早就在某个看不见的账本上,利滚利地存成了人间最贵重的财富——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