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应主动给中国打电话谈关税,时间不等人,越拖代价越大

绪闻世界 2025-04-26 03:45:11

最近,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贸易政策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高关税不仅没能让美国制造业“复兴”,反而让零售商叫苦不迭,普通消费者即将面临物价飞涨的冲击。面对越来越紧迫的供应链危机,特朗普似乎还没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首先一点,企业囤货撑不了多久,物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自去年11月5日特朗普胜选以来,美国企业就预感到对华关税可能加码,于是疯狂囤积中国商品。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增长,部分原因就是美国企业提前备货。

然而,库存终究会耗尽。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其中玩具、家电、日用品等品类70%以上来自中国。一旦库存见底,而新的供应又因高关税受阻,美国超市的货架将很快变得空空荡荡。

美国玩具协会会长史蒂夫·帕谢尔布(Steve Pasierb)最近警告,由于145%的关税,许多中国玩具供应商已暂停发货。如果未来两个月内无法解决,今年圣诞节期间,美国市场上的玩具供应将严重短缺,价格可能翻倍。

其次一点,特朗普找零售商开会,但问题根源不在企业。面对即将爆发的供应链危机,特朗普近日紧急会见了沃尔玛、家得宝、塔吉特等零售业高管,试图寻找解决方案。但问题在于,这些企业根本无法独自承担高关税的冲击。

此前,在关税仅为10%-20%时,零售商还能通过压价、调整供应链等方式勉强应对。但如今税率高达145%,即便中国企业愿意降价,也无法完全抵消影响。更关键的是,全球供应链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方案,越南、印度等国的产能远远无法满足美国需求。

特朗普希望企业“自己想办法”,但现实是,除了降低关税或与中国谈判,几乎没有其他出路。

再次一点,通胀危机逼近,政治代价正在累积。目前,美国通胀数据尚未大幅攀升,主要是因为企业库存仍在支撑。但一旦库存消耗殆尽,物价上涨将直接冲击普通消费者。

历史经验表明,物价问题直接影响选民情绪。2022年中期选举,拜登政府因通胀问题遭遇惨败,共和党一举夺回众议院。如今,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5%,低于拜登上任同期的56%。如果今年圣诞节前后出现大规模商品短缺和价格暴涨,2026年的中期选举对共和党将极为不利。

最后我要说的是,时间不等人,拖延不是办法,谈判才是出路,越早谈判代价越小。特朗普此前一直宣称“等待中国来电”,但现实是,美国更需要主动沟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替代,而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却等不起。

最新消息显示,白宫内部已开始讨论成立特别工作组,试图缓解供应链危机。但如果不调整对华关税政策,任何临时措施都只是杯水车薪。

对特朗普来说,越早与中国重启谈判,就能越早避免更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继续拖延,只会让问题更加棘手。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初衷是保护美国产业,但现实却让普通消费者和企业付出代价。供应链危机、通胀压力、政治风险三重夹击下,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与其继续施压企业或等待中国让步,不如主动调整策略,通过谈判找到平衡点。否则,等到物价飞涨、货架空荡时再行动,恐怕为时已晚。

0 阅读:10

绪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