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篇文章我是含着泪写完的,是关于一位英雄的英雄事迹!
2025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只要没过正月十五,年就还没过去,因此,今年春节的喜庆尚未褪去,但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公安局却笼罩在悲痛的阴霾中。原来,55岁的交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王博,在查处交通违法行动中为保护战友和群众,被无证驾驶的嫌疑人驾车冲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这位扎根基层30年的“老黄牛”,生命戛然而止。
5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而这个结局,让人潸然泪下。更让人悲痛的是,英雄王博同志还留下未兑现给孙子的烤鸭承诺,也撕碎了与妻子“活到80岁”的平凡约定。
我刚才用“英雄”这个词描述王博同志,我觉得他配得上这个赞誉。
我就稍微回顾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最后一刻:用身躯筑起防线当天下午(2月6日),王博带领6名同事在博兴县东风村北铁路桥附近设卡查酒驾。
15时20分,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加速冲入对向车道,企图闯卡。王博等同志察觉异常后,本能地冲到车前,并举手示意停车,但这辆黑色轿车嗯不但没有停车,反而做出疯狂的举动,毫无准备的王博同志就遭该车辆猛烈撞击,并当场被撞飞数米。而失控车辆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前冲,且还撞倒辅警张伟波、公益岗刘兴勇同志,最终因撞击路锥和对向车辆停下。
令人悲痛的是,王博同志因伤势过重牺牲,两名同事虽受伤但幸免于难,嫌疑人被当场控制。
酒驾司机犯的错,却让好人承担了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后果。
我非常愤怒!
怎么会这样呢?
30年坚守,基层一线的“老黄牛”自1995年加入警队,王博辗转派出所、看守所、特巡警等多个岗位,始终扎根一线。他所在的中队管辖滨州与东营交界的复杂路段,日均车流量大、危化品运输频繁。为解决安全隐患,他还参与设计危化品车辆管理平台,推动辖区乔庄镇梁楼村参评省级交通安全示范村,有效降低事故风险。而像当日查岗的工作,是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了。扎根基层,不畏风雨,任劳任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王博同志,在同事眼中“挡在危险前的盾牌”
1、
“有危险他永远冲在最前面!”辅警刘美鹏含泪回忆,执勤时王博同志总把年轻同事护在身后。
2、
教导员王前进感慨,这位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大哥”,每次出勤坚持站岗三四个小时,风雨无阻。
据悉,30年来,王博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4次,带领中队获评全省“优秀交警中队”。
而王博同志因公牺牲单位的同事难过,而他的家人更是悲痛,我想,尤其是他的妻子,这份悲痛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因为就在他牺牲的前一晚,二人还畅想晚年生活。
“活到80岁”的约定成遗憾,也是让所有人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来,王博同志和妻子还有一个承诺。
未完成的承诺:家庭与责任的取舍牺牲前一晚,王博还与妻子畅想晚年:“我们要照顾好身体,活到80岁!”
而在除夕夜,他连续执勤7小时保障跨年安全;初九早晨离家时,他念叨着“想吃米饭”,承诺给2岁孙子带回烤鸭。然而,妻子等到深夜的只有噩耗,餐桌上那碗米饭再无人动筷,小孙子也再盼不到爷爷的烤鸭。
所以本文一开始我就说,这篇文章我是含着泪写的。
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我想,无论是王博的家人还是他的同事,都希望这只是一场梦,梦醒后,张博同志又能站在大家面前。
但这只是我的梦。
父亲的沉默与战友的泪光得知儿子牺牲,年迈的父亲呆坐许久,一言未发。副大队长刘刚翻看手机里王博生前发来的工作消息,泪水夺眶而出:“早上他还打电话叮嘱我任务细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月8日,王博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鲜红党旗覆盖着他的藏蓝警服。公安部、省公安厅发来唁电,战友们含泪送别这位用生命诠释担当的楷模。
他曾说:“穿上警服,就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
如今,他的身影虽逝,却如灯塔般照亮后来者前行的路——守护平安,无畏无惧。
斯人已逝,誓言永恒。
王博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何为“人民警察”,他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而我,还和王博同志是老乡,用悲痛心情书于山东!
[流泪][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