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走路可以说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运动了,而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有说法称“走路是最好的抗癌药”、“走路能延寿”,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走路真的有这么大的好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主任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超33万名平均年龄56岁的成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每周步行90—720分钟的人比不步行组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27%—31%,预期寿命延长了6年。
研究人员表示走路能延长寿命的原理是走路能延长端粒,而端粒的长度对细胞衰老和寿命很关键。人体中的端粒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短,进而加速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老化。

想要通过走路来延年益寿,那一定要掌握下面这五个走路技巧!
走路最佳时间:每天18点以后是走路锻炼的最佳时间,这个时间段运动能降低血糖,健康获益是最大的。
走路最佳姿势:走路时姿势要正确,抬头目视前方,下巴微抬,同时要放松身体,保证背部挺直,双臂自由摆动。
走路最佳步数:《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4.7万人进行分析发现,18—60岁的人群每天走8000—10000步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走6000—8000步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
走路最佳步速:一般慢步走建议每分钟走70—90步,中速走建议每分钟走90—120步,快步走建议每分钟走120—140步。
走路最佳心率:有条件的话运动时要监测心率,最好将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或“(220-年龄)×60%~70%”,如果运动中有胸闷、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要立即休息并到医院就诊。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在采访中说到:他每天坚持走路7000—8000步,而且已经坚持这个习惯有二十多年了。
大量研究发现,运动有益于健康,能够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走路可是生命的“多副药剂”!
走路是“减肥药”:演员周润发曾因拍摄在十个月内减肥13公斤,而他的秘诀就是每天支持半碗饭,而且步行一个半小时。
走路是“通便药”:扭着走路能缓解便秘,促进排便,还能预防直肠癌。
走路是“降压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表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坚持快走三个月后,多数人血压会下降2-3mmHg左右。研究人员表示,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走路是“健骨药”: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辉表示:钙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缺钙,但运动太少也可能会导致缺钙,而走路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保钙运动。
走路是“降糖药”: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庆雯表示:走路等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骨骼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走路是“抗癌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运动最多的人比运动最少的成人,患癌概率平均会降低7%。

过了70岁后还是要运动,但一定要注意掌握运动技巧,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70岁后走路要牢记这“五个不”!
1、走路不能太早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亚南提醒:老年人不宜太早进行锻炼,尤其是温差大的秋冬季,太早锻炼可能会诱发疾病。
2、走路不能着急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雪丽表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走路不要太着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步速,以免导致膝关节损伤或者血压升高。

3、走路不宜贪多
70岁以上的老人走路锻炼,不要一味和别人攀比步数,要注意量力而行,走路后身体要感觉舒适、愉快才好。
4、走路前记得热身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亚南指出:老年人本身肌肉松弛,四肢协调性差一点,建议正式运动前要注意热身,将身体各个关节活动开之后再运动,上来就直接运动可能会引发意外事件。
5、走路不能单着
老年人运动时最好要有个伴,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脏病的老人,一定要避免单独活动。

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通过走路这项运动来获益,走路可以说是一项性价比最高的运动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运动时一定要掌握技巧,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资料:
[1]《走路是“长寿药”又添新证据!这样走或能延寿6年,癌症和死亡风险大大降低…》.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4年3月29日
[2]《走路时有这2个表现的人,或与长寿无缘!5个走路长寿技巧要知道》.健康时报.2024年6月24日
[3]《70岁后每天多走500步,能让你离长寿更“近一步”!》.健康时报.2023年8月24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