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带走九妹11年,送回故乡却已疯癫,晚年见外甥不由得悲从中来
1983年,湘西凤凰城内,一位朴实的年轻人来到北京沈从文家中。望着这张与自己妹妹沈岳萌毫无相似之处的脸庞,年迈的沈从文眼眶湿润了。这位年轻人,正是自己那个早已去世的妹妹留下的骨肉。
昔日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九妹,从小就聪慧过人。为了培养这个妹妹,他不惜倾其所有供她读书识字,让她学习法语、英语,希望她能像林徽因那样成为一代才女。可谁曾想,命运弄人,一场战争,一段情殇,竟让她从此疯癫,最终黯然离世。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才貌双全的女子走上如此悲惨的人生轨迹?那个与妹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之恋的北大学子,又去向何方?而沈从文心中,又为何萦绕着无尽的愧疚?
才女沈岳萌的悲剧起源
1933年的北平,文坛新秀沈从文已是声名鹊起。这一年,年仅32岁的他不仅在清华大学任教,更是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其中《边城》更是让他名声大噪。
每天,前来拜访沈从文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在这些拜访者中,不乏当时北平城内的才子佳人。沈从文见多了这些人物,心里总想着自己的妹妹沈岳萌也该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婿了。
那时的沈岳萌已经24岁,正是适婚的年纪。在沈从文的培养下,这个来自湘西的女子已经脱去了乡土气息,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她不仅精通法语,还能用英语与人交谈,在北平城内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女了。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北京大学来了一位旁听生刘祖春。这个年轻人是经由沈从文的引荐才获得了北大旁听的机会。刘祖春为了表示感谢,特地带着家乡的土特产来到沈从文家中拜访。
那天,沈岳萌正好在家。当她端着茶水进来时,刘祖春一下子就被这位气质出众的女子吸引住了。后来,刘祖春找各种理由频频造访沈家,实则是为了能多看沈岳萌几眼。
沈从文起初并不赞成妹妹与刘祖春来往。在他看来,刘祖春虽然也是读书人,但毕竟只是个旁听生,前途未卜。他更中意的是一位在清华任教的青年教授,那位教授家世清白,经济条件优渥,最重要的是能理解沈岳萌的文艺情怀。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1934年春,刘祖春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正式学生。这个消息传来,让沈从文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更让他意外的是,沈岳萌早已对刘祖春暗生情愫。
那个时候的北平,正是文人雅士最为活跃的年代。刘祖春常常带着沈岳萌去逛琉璃厂,一起淘些旧书。有时候,两人也会去北海划船,或是在什刹海边散步。渐渐地,这对璧人的事迹在北平文化圈里传为佳话。
1935年秋,刘祖春即将毕业之际,终于向沈从文提出了求婚。沈从文看着妹妹幸福的模样,也就应允了这门亲事。可就在这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开始逼近华北,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座古城。
心碎女子的精神之殇
1937年冬,刘祖春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悄然离开了北平,只在桌上留下一封信,信中说他已加入八路军。这个消息传来,宛如晴天霹雳。沈岳萌从那天起,就开始了无休止的等待。
每天清晨,沈岳萌都要去北平城的邮局守候。从寒冬等到春暖,从春暖等到秋凉,一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刘祖春的只言片语。沈岳萌的精神状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逐渐改变。
起初,她只是经常坐在窗前发呆,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后来,邻居常常听到她在深夜自言自语,念叨着些法语诗句。沈从文见状,决定带着妹妹离开北平,前往昆明避难。
1938年春天,兄妹二人辗转来到昆明。这座被称为"春城"的地方,汇聚了众多文化名人。李公朴、冯友兰、闻一多等人都在此避难。沈从文希望,热闹的文化氛围能让妹妹走出阴霾。
然而,事与愿违。在昆明的日子里,沈岳萌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她开始拒绝与人交谈,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法语写一些没有人能看懂的文字。
1939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场意外打破了这种平静。有小偷潜入他们居住的院子,偷走了沈岳萌珍藏的一些信件和照片。这些东西里面,有刘祖春留下的唯一一封信,还有他们在北平时的合影。
失窃事件成了压垮沈岳萌的最后一根稻草。从那天起,她开始出现幻觉,有时会对着墙角说话,仿佛那里站着什么人。更让人担心的是,她开始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常常说自己看到刘祖春回来了。
白天,沈岳萌会穿着整齐的旗袍,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像从前在北平时那样等待刘祖春来访。夜晚,她又会披头散发地在院子里游荡,用法语唱着无人听得懂的歌谣。
1940年初,沈岳萌的情况越发严重。她开始认不出身边的人,甚至连一直照顾她的沈从文也不认得了。她固执地认为自己还在北平,每天都要去找那个早已不在的邮局。
眼看着昔日才女变成了这般模样,沈从文心如刀绞。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妹妹送回湘西老家。这个决定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培养了11年的妹妹,也意味着要将她从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永远带离。
1940年深秋,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沈从文派人将妹妹护送回了凤凰古城。临别时,沈岳萌既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用一种茫然的眼神看着四周,仿佛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都毫无知觉。
穿越乱世的爱情悲剧
刘祖春离开北平后的第三年,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昆明。有人说,在太行山区见到过刘祖春,他已经成为八路军某部队的文化干事。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涟漪。
1940年春,沈从文托人给八路军总部写信,希望能打听到刘祖春的下落。半年后,终于收到了回信。信中说,刘祖春确实在八路军服役,但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不能透露具体位置。
这封信带来的消息,却永远无法传达给沈岳萌了。此时的她,早已被送回湘西老家,在那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刘祖春,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心爱的姑娘已经变得疯癫。
战争年代的通信十分困难,八路军战士们常常几个月才能收到一次家书。刘祖春多次托人给沈家送信,但大多数都在辗转途中丢失。偶尔有信件到达北平,沈家也已经搬到了昆明。
1941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战斗中,刘祖春所在的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发生遭遇战。在这场战斗中,刘祖春负伤被俘。国民党军方发现他是北大毕业生,想要策反他,但遭到了严词拒绝。
之后的两年,刘祖春被关押在太原的一个战俘营里。在那里,他用捡来的纸片写下了大量诗歌。这些诗中,常常提到北平的风景,提到那个精通法语的姑娘。可惜,这些诗作最后都在一次空袭中化为灰烬。
1944年春天,刘祖春在一次战俘交换中重获自由。回到部队后,他立即写信给沈从文,询问沈岳萌的情况。但这封信辗转了大半年,等到了昆明时,沈从文已经搬去了重庆。
战争结束后,刘祖春再次尝试联系沈家。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回音。但收到的却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沈岳萌已经疯了,而且已经嫁给了一个乡下人。
这个消息对刘祖春的打击有多大,无人得知。只知道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提起过去的事。1949年后,他被组织派往东北工作,在那里娶妻生子,从此再未回过北平。
而在湘西,沈岳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那个能用法语朗诵波德莱尔的才女,如今只会用家乡话念叨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那些藏在她记忆深处的诗句,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思念,都随着时光流逝,化作了永远的遗憾。
沈家九妹的沉沦人生
1940年深秋,沈岳萌回到了阔别11年的湘西老家。这里的一切都变了,曾经熟悉的街巷也变得陌生。沈家大哥见妹妹疯疯癫癫的样子,急忙将她安置在祖屋的偏房里。
起初,沈家人还会细心照料这个病了的九妹。每天按时送饭,替她收拾房间,甚至请了当地的郎中来看病。可是几个月过去,沈岳萌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
1941年春天,一个晴朗的午后,沈岳萌突然冲出家门,跑到街上大声朗诵法语诗歌。街坊邻居们不明就里,纷纷围观指指点点。这一幕让沈家人颜面扫地,从此他们开始限制沈岳萌的自由,不让她随意出门。
但是关不住的,又何止是一个人的自由?那一年夏天,沈家请了一个叫张木匠的人来修缮祖屋。张木匠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每天干完活就坐在院子里抽旱烟。
沈岳萌常常隔着窗户看张木匠干活。有时候,她会用法语和张木匠说话。虽然张木匠一句也听不懂,但他总是笑呵呵地点头应和。就这样,两个人开始有了简单的交流。
1942年初,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沈岳萌跟着张木匠悄悄离开了沈家。他们逃到了邻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在那里安家落户。张木匠虽然贫穷,但对沈岳萌很是关照。他从不嫌弃沈岳萌疯疯癫癫,也不在意她整天说些听不懂的话。
1943年冬天,沈岳萌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的到来,似乎给了她新的寄托。她给孩子取名莫自来,说是这个孩子是自己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在山村的日子里,沈岳萌过着与从前完全不同的生活。她不再穿旗袍,而是换上了粗布衣裳。那些法语书籍和英文诗集,也都成了遥远的回忆。她唯一保留的习惯,就是偶尔会对着月亮念叨几句法语诗。
十几年后的一天,沈家人终于打听到了沈岳萌的下落。当他们找到那个偏僻的山村时,发现沈岳萌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妇人。她和张木匠一起种地、喂猪,和普通农妇没什么两样。
只是在深夜里,邻居们还是能听到她断断续续的法语吟诵。那些优雅的法语音节,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显得格外不合时宜。而她的儿子莫自来,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木匠手艺,对母亲曾经的才女身份一无所知。
直到1975年,沈岳萌在一个春日的清晨悄然离世。临终前,她用法语说了一句话,可惜在场的人都听不懂。那些年,能听懂她说法语的人,早已经阔别多年。
历史阴影下的悔恨
1983年春天,当莫自来站在沈从文北京的家门口时,这位年迈的文学家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了。自从1975年得知妹妹去世的消息后,沈从文就一直在打听外甥的下落。
这一年,莫自来已经40岁,是个地道的湘西汉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木匠手艺,靠着这门手艺在凤凰城里养活一家老小。当他得知自己的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沈从文时,颇感意外。
在北京的家中,沈从文拿出了一个旧皮箱。箱子里装满了沈岳萌当年的遗物:几本泛黄的法语课本、一沓手写的英文诗稿、几件款式老旧的旗袍,还有一张1935年在北平拍摄的照片。
照片上,沈岳萌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旗袍,站在北海公园的白塔前。照片虽然已经泛黄,但依然能看出当年沈岳萌的风采。沈从文指着照片对莫自来说:"这就是你母亲年轻时的样子。"
莫自来仔细端详着照片中的女子,却怎么也无法将她与自己记忆中的母亲联系在一起。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总是穿着粗布衣裳,整日里忙着农活,偶尔会对着月亮说些听不懂的话。
沈从文又从箱子底层翻出一封信,那是1944年刘祖春从延安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说他已经知道沈岳萌的遭遇,从此不再打扰她的生活。这封信沈从文一直保存着,却始终没有勇气转交给妹妹。
那天下午,沈从文向莫自来讲述了许多关于母亲的往事:她如何在北平读书,如何学习法语和英语,如何遇见刘祖春,又是如何在战争年代失去了所有。每说一件事,老人的声音就颤抖一分。
临走时,莫自来想带走那些遗物,但被沈从文婉拒了。这些东西承载着太多往事,老人舍不得放手。此后,沈从文常常独自打开那个旧皮箱,一件件摸着那些遗物,仿佛要从中寻找什么答案。
1988年,沈从文在病榻上写下最后一篇文章。文章里,他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话:"我本想让妹妹成为林徽因那样的才女,却忘了问她想要什么。那些法语课本、英文诗集,或许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沈从文没有等到九妹遗物的最终归宿。1988年5月,这位著名作家在北京医院离世。他生前珍藏的那个装满沈岳萌遗物的旧皮箱,如今由他的后人保管,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