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约略是这样的: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一个人如果有这8点品质,那么这个人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朋友。
但根据我几十年来的观察和经历,8点都具备的人几乎没有,而还能交到几个朋友,最关键的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这个“真”字。
事实上,人生在世要交朋友,但也不要交太多朋友,这个意思懂的自然懂,不多说。
而近年来自觉有所精进并受益匪浅的一个诀窍就是“身心意合一”,其实也是一个求真而已。
少年时候以为掩藏自己所欲所想为聪明,以巧言、假话、虚伪、掩饰为世故成熟,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道行,现在才真正体会到郭靖大巧若拙、重剑无锋的真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的就是一个真与假的问题。
人毕竟是受制于思想,困于一心,你是求真务实,还是弄虚作假,直接关乎人生是无愧无悔,还是镜花水月。
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我们最大的弊端和愚行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习惯于自欺欺人。
说什么人生如梦,不过是因为自己真假不分罢了。
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活得挺没劲的,比如你看看身边朋友、同事和熟人,只要是成年人,哪个脸上的笑容是真心实意高兴的?都是一肚子的不快乐,在那里装腔作势。
偏偏他们还认为会“装”是本事,忽悠别人是能耐,以此为江湖伎俩,结果就是身边是非恩怨不断,经常弄得是人仰马翻,又麻烦又烦恼。
这都是因为用心不真,做事不实啊。你心存诡诈,自然是言行油滑浅薄,难有善果。
要知道,假的终究是真不了,做人做事如果言行不一致,那就不能取信于人,也不能取信于世。这个世界是个回音谷,你整天说假话、做浅薄事,说的与做的不一样,那就糟糕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个时代,信用会越来越贵重,如季羡林所说,那种背后说人,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人,实际是败坏了自己的信用和人品,会导致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甚至是种祸无穷。
利益、财富、名声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实在的东西去支撑的,如果你没有东西去支撑它们,那你不但不能享用,反而会让你陷在烂摊子里疲于挣扎。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说得就是求真务实,以身心如一去修德而有成的道理。
“真”是耕耘,“假”是消耗,我们一定要对此有深刻的认知才行。
最后,我建议诸位都能“知行合一”去试一试,如果你坚持一个星期都是身心意合一,说真话,不诳语,实事求是,一周之后你再观察下自己的状态怎么样。
是不是有如释重负、轻松的感觉,是不是心神清净,是不是常生欢喜,如此,德慧就渐增了。
人生短暂,祝愿我辈都能做“真人”。
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