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中石化,两大石化巨头拟合并!

电池小站 2025-03-22 00:19:48

近日,据《星期日邮报》报道,投资银行家正在寻求促成英国石油公司BP与壳牌公司SHELL的合并,以打造一家英国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巨头。

《星期日邮报》创刊于1982年,与《每日邮报》同属一个集团但保持编辑独立。《每日邮报》由英国现代新闻创始人北岩勋爵在1896年创办,被认为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

作为两家历史悠久的石油石化巨头,若以营收规模计算,2023年度BP的总营收为2101.30亿美元,而壳牌2023年度营收为3002.16亿美元,两家公司合计营收规模将达5103.46亿美元,一举超过沙特阿美、中石化等巨头位居全球石油石化企业首位。若以市值计算,BP最新的市值为869.99亿美元,壳牌最新市值为2031.28亿美元,两者合并的总市值仅次于沙特阿美和埃克森美孚。

关于合并计划,BP近年来的情况不容乐观,从经营数据来看,2024年度公司基础重置成本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35.6%,股价也仅壳牌的不到一半。而从其业务来看,北海油田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最为BP重要的资产,其中北海油田随着近年来各大石油公司的大范围开采,目前日产原油量仅有高峰时期三成左右水平,尤其脱欧使得经营成本上升。英国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外国投资商之一,也是俄罗斯国有能源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然而持续了三年的地缘政治冲突对于两家公司的影响显然较为负面。

相对而言,壳牌的情况则相对不错。在行业寒冬中,其市值逆势上涨自由现金流达到395亿美元。通过此次合并,壳牌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而BP则可以依托壳牌摆脱困境。当然,两家公司合并计划的主要障碍还是反垄断法。

壳牌目前在国内经营着最大的乙烯单体工厂,2006年,壳牌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的合资项目——世界级石化联合工厂(中海壳牌)在中国广东惠州大亚湾区投产。2014年12月,中海壳牌二期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4月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工厂之一。

目前壳牌在国内正在推进中海壳牌聚碳酸酯项目和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

中海壳牌聚碳酸酯项目将建设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22万吨/年碳酸二苯酯装置,以及配套的研发设施,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2万吨高性能特种化学品,包括聚碳酸酯和碳酸酯溶剂。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499.6022亿元,将新建160万吨/年乙烯装置、30.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48.7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11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6.4/64.5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60万吨/年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装置、40万吨/年线型α-烯烃(LAO)装置、50万吨/年聚丙烯(PP)装置、100万吨/年乙苯(EB)装置、87.5/40万吨/年苯乙烯-环氧丙烷(SM-PO)装置、4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DMC-POD)装置等大型装置。

BP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广泛,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在长江三角洲,BP与中石化合作,设立了镇海炼化碧辟(宁波)液化气有限公司和宁波华东BP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专注于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销售。在成品油零售领域,BP与中石化在南京合作醋酸项目,在珠江三角洲则布局了珠海PTA项目和液化气业务。在航空燃料领域,BP与航空业伙伴合作,拥有承远和蓝天航空油料合资企业。此外,BP参与了氢燃料汽车的示范项目等。

0 阅读:0

电池小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