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邀请鲁迅夫人许广平来西花厅,见面就叫婶婶,许:您喊我啥

百年小人物 2025-02-11 20:58:56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北平、天津各地爱国青年学子自觉行动起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联合中西女中、严氏女中等校的同学,联合组织起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其中,有邓颖超、张若茗等人。

在她们的带领下,许多知识女青年收集最新情况,撰写文章,走上街头进行讲演工作,在这其中,便有一位名叫许广平的学生。这一时期,她就妇女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写下了多篇文章。

1922年,许广平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期间,她因为给自己曾经的老师鲁迅写信而渐渐与他建立了较为频繁的往来。在鲁迅的影响和启发下,许广平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极大提高,不仅成为了学生运动中的骨干成员,而且还写下了大量揭露黑暗统治的文章,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但也正因如此,许广平受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和逮捕,在这一危险时刻,鲁迅果断出手相助,让她住进了自己位于西三条胡同的家中。这一时期,许广平的创作也没有停下来。

1927年10月,许广平成为鲁迅夫人,同他一起在上海开始了新生活。此后,一直到鲁迅逝世,无论鲁迅境遇如何,她始终陪伴在鲁迅身边。即使在鲁迅逝世后,她也继续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鲁迅。

1930年,鲁迅当选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常务委员,与瞿秋白、冯雪峰等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共同战斗,为传播我党的革命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毛主席曾毫不吝啬地称赞他说: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逝世,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一直坚守着鲁迅夫人的身份,自觉承担起了保护鲁迅遗物、编辑出版《鲁迅全集》和传播鲁迅思想的重要任务。

因出版资金方面面临困难,由许广平、周建人等组织的出版机构“复社”一边通过预约售书的方式获得一部分资金,一边又刊发了募集公告。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在党内广泛发动并宣传,这为复社募集资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快,多达600万字的《鲁迅全集》编辑出版。这套全集也令毛主席爱不释手。

在忙于宣传鲁迅思想及书籍的同时,许广平还投入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前线战士们所需的药品、武器弹药等积极进行募捐。同时她也笔耕不辍,为多家杂志社撰稿,同日本侵略者的奴化宣传展开斗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广平在上海租界被日军逮捕,期间,她受尽折磨,被关押了整整76天。最终于1942年3月被保释出狱。此时,她的双腿受伤严重,走起路来已经不顺畅了。

尽管受尽苦难,但许广平秉承鲁迅先生遗志,继续投身于革命战斗中。

1946年10月,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活动在上海隆重举行,周恩来亲自赶来参加并发表了讲话,受到了广泛欢迎。

作为鲁迅的未亡人,许广平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她坚定地指出:

“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应该打倒黑暗,推开黑暗,寻求光明!”

解放战争期间,许广平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秘密往来,她还多次对爱国学生们的运动提供支持和声援。

1948年10月,许广平与儿子周海婴登上了前往北平的轮船,与他们同船的还有郭沫若、马叙伦等人。此次北上由周恩来策划和负责,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言献策。

许广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在途中写下了给儿子的一句话:

“我把你亲自送到新的社会,新的大中国摇篮中。”

1949年,北平解放后,许广平等一批旅居东北的民主人士乘坐专列抵达了北平。很快,许广平便有了诸多新身份,并担任了政务院副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积极投身到了国家建设中,根据组织要求,她还承担起了统战工作,利用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党内外关系,去探望一些我党的重要朋友。

许广平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关心。

1952年,周总理向许广平发去邀请,请她来西花厅做客。许广平欣然赴约。

许广平来到西花厅后,周总理十分热情地欢迎了她,并给她倒了杯热水,说道:“婶母,请喝水。”

许广平听到“婶母”后,当即愣在了原地,她不禁反问道:“总理,您叫我什么?”

周总理见状,急忙解释道:“广平同志,按照辈分来说,我应该称呼你‘婶母’。”

这并非周总理在胡乱攀亲,相反,这是他经过了仔细研究后才确定的。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周总理的祖籍也是浙江绍兴,是周氏21世孙。而他往上一辈,就是鲁迅这一代。两人都属于浙江绍兴周氏这一脉,周敦颐也是他们共同的祖先,两人叔侄关系很清楚。

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期间,周总理在见到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时,还说道:“建老,我已经查过了,你是我的长辈,我应该叫你叔叔呢。”之后,周总理也曾几次提到:

“我和鲁迅确属本家,不过是很远的关系,按辈分鲁迅长一辈。”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周总理在见到许广平后,才会称呼她一声“婶母。”

1959年,为了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许广平开始投入到了《鲁迅回忆录》的创作中。此时,她已经60岁高龄,又有高血压的困扰,写这本书对她而言并非易事。但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放心手中的笔。

同年11月底,她终于完成了初稿。《鲁迅回忆录》出版一个月后,许广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这一天也成为了她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1961.6.6是我有历史意义的一日。我活着,要为中国、人类做些有益的事。”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东西南北2014年23期、民主2021年6期、《鲁迅回忆录》浙江老年报、《足迹》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