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科幻小说有所了解,那一定听说过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早已超越了小说范畴。该系列的第六部《基地边缘》却一直争议颇大。它剧情连续反转,让读者直呼过瘾,却严重颠覆了《银河帝国》系列的世界观。
在书的结尾,阿西莫夫过去几十年精心布局的宏伟历史,竟成了无甚意义的支线任务。而这一转变,和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盖亚理论息息相关。
洛夫洛克的传奇人生1918年11月11日,为庆祝一战结束,英国德文郡一对夫妻连夜庆祝,洛夫洛克就此诞生。虽出生自带“祥瑞”色彩,但他家境贫寒。尽管立志成为科学家,父母也只能将他送进教会文法学校。即便如此,他仍通过各种手段借阅科普书籍,学习成绩优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物理学蓬勃发展,洛夫洛克决心成为物理大师,却因高数挂科无奈转向化学。他找了份摄影工作室的工作,借此接触化学知识,还去伦敦伯贝克学校上夜校,一心考大学。可因二战爆发,夜校停课。
当时精壮穷小子大概率会被抓去当兵,洛夫洛克却因母亲的“神操作”逃过一劫。母亲安排他加入贵格派小教派,并让他在法庭宣称当兵杀敌违背教派仁慈教义。由于政府部门和法院有不少贵格教派教徒,申请顺利通过。

詹姆斯・洛夫洛克
贵格派虽属基督教新教,却杂糅民间封建迷信和英国近代自然科学元素,有万物有灵观念,认为自然规律是上帝思想体现。做法事时,他们会找花花草草聆听上帝指示,然后众人颤抖。洛夫洛克频繁参与这类活动,竟患上了“中二病”。
因同龄人大多上战场,洛夫洛克顺利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却发现研究化学也需数学,只好又转去学医学,此时他已中二病重度“患者”。医学生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次用兔子做烫伤实验时,他觉得兔兔可爱,不忍伤害,竟用自己手臂皮肤代替,那块皮肤从此失去触觉。
在大学里,洛夫洛克爱好寻找自认为错误的观点,然后展开嘴炮攻击。大家因他敢拿自己做实验,不敢轻易反驳,这让他愈发自信,坚信真理在自己这边,也培养出一种独特气场,无论多离谱的话从他嘴里说出都让人觉得可信,可这改变不了他成绩平平的现实。
他还常有一些不着调的科研创意,如冻仓鼠再复活,导致毕业后近10年辗转英美,都没有大牌科研机构接纳他。
盖亚理论的诞生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0年又将宇航员送上外太空,美国坐不住了。1958年,美国成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登月计划,还想搞些短平快项目找回场子,比如探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洛夫洛克听闻后,声称不发射火箭也能解决问题。他认为地球表面和大气有生命影响,用望远镜观察火星,若火星大气也有生命影响,就能证明火星有生命。
NASA竟相信了这个“三无”科学家,可能是因为他要钱少。但洛夫洛克自己也说不清“生命的影响”具体是什么,或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什么才能判定有生命。
这个宏伟计划就是他自己瞎琢磨,在美国几个月毫无头绪,他便回英国乡下老家,跟着贵格派老校友边琢磨边溜达,这一琢磨就是近十年,直到阿姆斯特朗登月都没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初,年逾半百的洛夫洛克突然“顿悟”。他并未悟出应在火星检测何种物质,而是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地球上氧气的浓度、温度、陆地与海洋的面积等要素,都恰好适宜生物的生存。这一发现,结合了贵格派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理论
他得出结论:地球是个热爱生命的生命体,会自我调节温度、湿度、气候等,地球上的生物也是这个超级生命体的一部分,而地球的自我调节是为了让生命更好地存在,他将其命名为“盖亚”。
1972年,洛夫洛克在学术会议上提出盖亚理论,他还表示人类活动破坏地球环境平衡,若不停止,盖亚会向人类复仇,还掏出自己发明的电子捕获检测器作为证据,称能检测到全球污染物,可他也说不清危害地球平衡的污染物到底是什么。学术界没人理他,但他却全身心投入守护地球的伟大事业。
理论的传播与影响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听闻盖亚理论后震怒,认为盖亚就是换皮的上帝,还指出可能是生命适应地球气候而非地球为生命提供合适环境。道金斯写文章批判,没想到随着他因《自私的基因》大火,他的言论被媒体大肆宣扬,洛夫洛克和他的盖亚理论也因此吸引了英美媒体目光。
1979年,洛夫洛克将思想结晶整理成书《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但他口才不佳,喷不过道金斯,这时卡尔・萨根主动找上门。萨根是著名天文学家和科幻小说界扛把子,对盖亚理论一见钟情,全力相助。
他帮洛夫洛克整理论文在学术期刊上与道金斯隔空对骂,还利用自己在科幻领域的影响力宣传盖亚理论,盖亚成了文艺作品的时髦梗。
阿西莫夫是萨根的小迷弟,因粉丝催更续写《银河帝国》系列,思路枯竭时萨根向他安利盖亚,阿西莫夫上头推翻之前设定,虚构了盖亚星球,称其为银河帝国宇宙正统,之前剧情都是备份,于是有了《基地边缘》的争议结局。

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萨根还结合天文学专长,将盖亚理论拓展到其他星球,指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提出火星严寒是因温室效应弱,金星过热是因温室效应强。洛夫洛克受此启发,指出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会打破地球平衡,导致全球变暖。
盖亚理论的起伏虽有文艺界加持,但盖亚理论起初未获学术界认可。上世纪70年代起,英美大规模将工厂迁至亚非拉地区,面临工人失业和他国工业化崛起的问题,急需一个高大上借口。
洛夫洛克和他的盖亚理论进入他们视野,“减少碳排放,保护地球”成了英美的“政治正确”。
曾经无人问津的理论,突然证据详实、论文浩繁,成了学术界主流观点,洛夫洛克也风光无限,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名校纷纷授予他荣誉学位。

詹姆斯・洛夫洛克
他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龄仍笔耕不辍,写下多部著作。但他给地球开的药方,如用飞机撒二氧化硫阻止全球变暖,无人理会。
但风水轮流转,随着欧洲新能源技术发展缓慢和某个国家的快速崛起,欧洲各国意识到碳排放权布局是给他人做嫁衣,碳排放成了尴尬议题。
2022年初,103岁的洛夫洛克摔倒后身体状况恶化,7月溘然长逝。不到一个月,欧洲多国政府宣布废除碳排放计划,重新发展煤电产业,与气候变化共存,颇具讽刺意味。
【文本来源@芳斯塔芙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