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太平军相继取得了浦口和三河镇之战的胜利,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机,洪仁玕在1859年到达天京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促使太平天国的政治局面也出现了改进,这些条件促成了太平军在1860-1861年间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太平军的军威东到上海,西至武汉,遍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在这势如破竹的军事胜利的形势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发生在1860年的二破江南大营!
众所周知,太平军曾于1856年6月攻破过江南大营,当时的太平军可谓精锐云集,秦日刚、石达开、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里能打的狠角色都来了,这一仗不仅歼灭了清军在此的主力而且还逼死了江南大营总司令向荣。然而随着太平天国的内斗,清军在之后又重建了江南大营,而且兵力比之前还多,封锁更严了,事实证明,只要江南大营存在一天,天京城就被围一天,天京之围不解,则太平天国在军事形势上始终难以掌握主动。镇江是天京的东大门,守卫那里和天京城都需要相当多的兵力,而此时在西线,湘军对安庆也是虎视眈眈,必须部署相当多的兵力加以警戒。
在这种情况下,忠王李秀成提议他离开浦口外出求援,同时,洪仁玕还同他进行了三次谈话,内容都是如何破解天京之围,最后商议的结果是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太平军主力攻打杭州,调动天京城周边的清军回援,太平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1860年1月28日,李秀成从浦口前往芜湖,带着部下谭绍光、陈坤书、陆顺德等一起,于20日抵达南陵,汇合左军主将李世贤从皖南入浙江,24日,李秀成占领广德州,留陈坤书、陈炳文守城,带着谭绍光、陆顺德、吴定彩他们与李世贤一起连克安吉、长兴等地,之后兵分两路,李世贤打湖州。李秀成部化妆成清军直奔杭州。3月9日,太平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西湖山中,11日开始攻打杭州钱塘门、武林门等地,13日,太平军做疑兵于城西南万松岭一带,17日太平军在西湖岸边扎营十多座,19日李秀成督谭绍光、陆顺德、吴定彩等以先锋1250人,将杭州城西清波门轰塌,太平军趁势攻入城内,清军大乱,杭州将军瑞昌困守满城顽抗。
闻听杭州被围,江南大营立刻在3月10日派出总兵张玉良从天京驰援。23日,李秀成在确定清军中计之后,于24日主动撤出杭州,经余杭、临安、孝丰入安徽广德,4月8日占领皖南入苏要道建平(今郎溪)。李秀成当即会合中军主将杨辅清、左军主将李世贤、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平西主将吴定彩以及赖文鸿、古隆贤、陈坤书、李远继等高级将领,在建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路进援天京。在此期间,英王陈玉成带着部队从皖西经庐州、全椒进攻滁州,伺机进援天京。
此时的天京周边,一共有五路大军准备联合行动:
第一路:忠王李秀成部从溧阳、句容直趋淳化镇、紫荆山。
第二路:英王陈玉成、前军主将吴如孝和靖东主将刘玱琳等自全椒南下,经东西梁山渡江,从江宁镇直扑板桥、头关,善桥。
第三路:中军主将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等从高淳、溧水直扑秣陵关、雨花台。
第四路:左军主将李世贤等,从溧阳、常州、金坛、句容,直趋洪山、燕子矶。
第五路:右军主将刘官芳、求天义陈坤书等从溧阳北上攻打高桥门。
五路大军行动统一,密切配合,4月11日建平会议结束当天,杨辅清就占领了高淳、东坝,13日李世贤、刘官芳攻占溧阳,18日杨辅清、黄文金拿下溧水,22日攻克秣陵关,同日,李世贤下句容、切断了江南大营的退路,27日李秀成占领淳化镇,占据马鞍山,29日各路大军云集天京城外,城内的守军也从七桥瓮、上方门、安德门等地分路出击,5月2日总攻开始,五路大军齐头并进,5日陈玉成在城内外夹攻下击破清军在天京城西南的长壕,清军陕西延绥镇总兵黄靖、副将马登富、雷安邦等被击毙,清军被打死不下万人,提督张国梁派来的援军,在上河、毛公渡一带遇重围不得入,于是自行切断上方桥,企图固守东小水关清军大营,谁知当天夜里四面枪炮齐鸣,小水关附近南北各处清军营垒皆被集中,太平军喊杀声不绝于耳,包围了天京城两年多的江南大营就这样被太平军第二次攻破了,战至5月6日,天京解围战太平军以全胜收场!
太平军二破江南江北大营,最高兴的是曾国藩。江南江北大营本来就是咸丰皇帝和曾国藩一满一汉对立矛盾的产物,按照咸丰帝的设想,湘军在外厮杀,江南江北大营在内围困,等时机成熟下山摘桃子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对于这两座大营,咸丰皇帝格外重视,经费、粮饷优先,全国最好的兵都送到这两座大营去了,可如今这两座大营都被太平军打破了,军败人亡,咸丰皇帝无奈,只得重用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此举也得到了朝廷内汉族官吏的同声称赞,左宗棠认为是“天意”的“转机”,胡林翼认为这样可以使“天下士气为之一振”,显然,它加强了满汉的团结,化解了清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就曾国藩个人而言,他和湘军开始受到重视,他本人既得到了督符,又得兵符,东南军政大权从此落入他手,他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到处受气,像个小媳妇一样任人摆布、呼应不灵。一时间皖南督办军务大臣张芾、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闽浙总督庆端、江南团练大臣庞钟路、江北团练大臣晏端书等非湘军嫡系地方实力派,先后被曾国藩弹劾罢官,湘系子弟开始出任地方实缺。有了朝廷不得已的信任,有了地方嫡系的统领,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在粮饷充足、地盘增大的滋养下,势利一天天的壮大,最终成为太平天国的劲敌。由此可见,1860年的太平天国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但仅仅是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不但没有扭转局势,反而给了清廷内部处理矛盾的机会,为最终的覆灭引来了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