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肺癌,4次化疗后回归了正常,一切很好但总感觉只是开始

代天康康 2025-02-23 09:42:35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以为日子会如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地流淌下去。然而,命运有时会突然掀起惊涛骇浪,将原本安稳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

黄女士的父亲66岁,吸烟对于他而言,就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年轻时候起,他就与香烟结下了不解之缘,烟瘾越来越大,一天十来根烟已是家常便饭,常常能看到他一根接着一根地抽,仿佛那缭绕的烟雾能带走他生活中的所有烦恼。

黄女士深知吸烟的危害,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她父亲戒烟。然而,黄女士的父亲总是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或许他觉得,吸烟是他唯一的乐趣,是他在平凡生活中找到的一丝慰藉,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对身体的不爱惜,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2023年7月,黄女士的父亲开始频繁感到腰痛和手脚乏力,身体很不舒服,便前往当地的中医院住院检查。然而,医生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是开了一些中药让黄女士的父亲服用。

到了2023年11月下旬,黄女士的父亲来看望黄女士,黄女士趁着这个机会,带着父亲匆匆看了两位医生。然而,医生们也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只是提到了可能是副肿瘤综合征,并建议检查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是否异常。

当时,黄女士父亲回到老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这两项指标正常,他便放下心来,再也没有往肿瘤那个方向去想。黄女士一家人也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以为只是虚惊一场。

之后,时间来到2024年5月,家附近医院有个体检活动。黄女士的母亲得知后,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劝说黄女士的父亲一起去检查。黄女士父亲想起之前检查癌胚抗原的事情,觉得查查也无妨,便答应了。

然而,这次检查的结果显示,黄女士父亲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很有可能是肿瘤性疾病引起的。黄女士的母亲看到结果后,立刻给黄女士的父亲预约了第二天的胸部CT复查。第二天,黄女士的父亲进行了CT复查,当CT报告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结果报告显示,黄女士父亲的肺部有占位性病变,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黄女士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于是便让她父亲从老家过来,她来找医院。父亲来到后,黄女士才发现了一个令人懊悔的事情。

原来,黄女士父亲之前手脚乏力住院时做的全套检查中,胸部检查竟然只是拍了胸片,而不是CT检查,这很可能是当时没有查出问题的原因,因为也许那时肺部的病灶还很小,胸片根本无法显示。

黄女士懊悔不已,她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发现这个问题,但后悔已经无济于事,她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带着父亲去医院寻求治疗方法。在医院里,胸外科医生详细了解了黄女士父亲的情况后,为黄女士的父亲开了肺部和颅脑增强CT检查。

黄女士父亲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还在自我安慰,说自己不会有毛病。黄女士也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只是一场虚惊。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增强CT结果显示,黄女士父亲的右下肺有一肿物,且肺门淋巴结肿大,需要进一步做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病情。

医生首先建议父亲做支气管镜检查,但遗憾的是,第一次支气管镜检查并没有成功。后来,黄女士通过了解才知道,还有一种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病理,成功率更高。于是,黄女士父亲又做了超声支气管镜检查,随后住院。

住院后,又是一连串的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是评估黄女士父亲是否能够进行手术。黄女士满心期待着父亲能够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恢复健康。然而,命运再次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黄女士父亲的病理结果出来后居然是小细胞肺癌局限期。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将黄女士的心彻底击碎。医生告诉黄女士,不用等手术,也不用等基因检测了,直接转去放疗科进行放化疗就行了。黄女士心如死灰,她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黄女士在网上了解到,小细胞肺癌即使是局限期,生存期中位数也只有两年。

黄女士感到无比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黑暗无光,然而,黄女士的父母却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当他们和主治医生谈论治疗方案时,听到医生说肺癌局限期可以做根治性的放化疗治疗,反倒放心了。

化疗时,黄女士的父亲表现得很乐观,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化疗。第一次化疗结束后,黄女士的父亲回到了老家。回家后,黄女士的父亲除了偶尔感到一点恶心,需要吃一些医院提前开好的药片之外,并没有其他不适。

但化疗的副作用还是逐渐显现出来,黄女士的父亲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还没到第二次化疗的时候,黄女士的父亲就剃了光头。第二次化疗时,放疗也开始同步进行,总共需要放疗15次。幸运的是,黄女士父亲的身体还算强壮,他咬牙扛住了放化疗同步治疗的痛苦。

放化疗结束后,黄女士的父亲依旧能吃能睡,但抵抗力明显下降,很容易感冒咳嗽。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女士的父亲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相当的了解,他知道自己得的是最凶险的一种肺癌,也知道这种肺癌很容易复发转移,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到了2024年9月中旬,4次化疗终于做完了,是时候评估治疗效果了。黄女士的父亲做了脑部增强核磁、胸部和上腹部增强CT等一系列检查,当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一家人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还好,医生告诉黄女士一家,治疗效果不错,肿瘤已经没有了。黄女士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觉得这是她这一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然而,治疗并没有就此结束,医生告诉黄女士,接下来要用免疫药维持。

免疫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国外进口的免疫药,一年需要10多万的费用;另一种是国产的免疫药,医院有实验组,可以免费使用。对于黄女士一家来说,一年10多万的费用虽然能够拿得出来,但也并不容易。

黄女士的父亲心疼钱,他觉得自己化疗后已经没事了,维持治疗用国产免疫药参加免费项目就足够了。但黄女士和黄女士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们希望黄女士父亲能够选择疗效更好的进口免疫药,哪怕要花钱。最终,在黄女士和黄女士母亲的坚持下,黄女士的父亲还是选择了进口免疫药治疗。

现在,黄女士的父亲还在用免疫药维持着,一切似乎都回归了正常,照常生活,但黄女士却总感觉这仅仅只是开始,肺癌复发的不确定性就像一把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让她的心里充满了危机感。

黄女士不知道父亲的癌症什么时候会复发,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抗癌成功,她对成功的定义很简单,不奢求彻底治愈肺癌,只要她父亲不痛,吃喝和睡觉都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行了,但这好像不容易。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预料的事情。现在,黄女士只希望她父亲能把每天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让她能多花一些时间去陪伴她的父亲,及时尽孝,报答亲恩,减少遗憾。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