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肺结节8.4毫米,异地医保自费1.93万在上海手术,术后是腺癌

代天康康 2025-04-23 16:09:54

潘女士40岁,2年前体检,查出右下肺存在一个8.4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今年,体检中心再次打电话提醒潘女士到医院复查。当时,潘女士正好在杭州出差,便预约了杭州某医院专家号复查。

结果医生仔细查看检查报告后,告诉潘女士这个结节必须切除,因为这个结节已经不再是原位癌。医生的说法让潘女士大为震惊,考虑许久之后,潘女士决定去上海找医生再看一下。抵达上海后,潘女士首先挂了以保守著称的某位王主任的号。

结果那位王主任看过潘女士的检查资料后,明确表示需要开刀,理由是结节位置不好、密度过高,早手术早安心。他还直接给潘女士开了住院单,告诉潘女士手术排队时间大概要一两个月。

之后,潘女士还找了上海另一家医院的医生看诊。看诊的结果是医生也明确指出结节的位置和密度都不理想,也是劝潘女士不要犹豫,尽快手术。综合多位医生的诊断,潘女士确定手术势在必行,于是决定手术,并开始排队等待手术。

手术之前需要术前检查,潘女士的术前检查包括肺功能、心电图和CT。肺功能和心电图潘女士在她当地三甲医院就提前完成了,CT检查是在上海手术医院完成的,因为上海的医院不认可外地的CT报告。

住院当天,潘女士先到医院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并领取腕带,并交了异地医保需要的3万元押金。然后潘女士到病区护士台,由护士安排床位。护士安排好床位后,潘女士就在病房等待医生进行术前谈话。

谈话过程中潘女士签署了许多文件,医生也和潘女士详细说明手术方案和风险。整个谈话过程大约持续1个小时,潘女士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是第三台手术,手术前不需要做定位,手术方式是楔切。

手术前一天晚上10点后要禁食禁水,为了避免第二天会饿到受不了,潘女士在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加了一次餐。手术当天,早上8点医生查房,简单询问了潘女士情况并安慰潘女士这只是小手术,不必紧张。

潘女士的手术被安排在第三台,术前没有做定位,中午12点左右就被推入手术室。进手术室之前,按照护士的叮嘱,潘女士反穿病号服上衣,没穿内衣和袜子。进手术室之后,潘女士和医生聊了几句,就被麻醉了。

麻醉苏醒后,潘女士身上插着引流管、尿管、止痛泵,但这些都是在潘女士麻醉后安装,因此当时潘女士还没有明显的痛感和不适。医生看潘女士醒来,告诉潘女士手术已结束,随后潘女士就被推回病房。

术后当天,潘女士的疼痛情况相对较轻,但由于使用了止痛泵,潘女士呕吐了两三次,之后才逐渐适应。术后当天需禁食禁水,潘女士也没有胃口,感觉不到饥饿,只是微微有些感到口渴,让护工用棉签湿润嘴唇就好了。

术后第二天,潘女士拔除了尿管,在护工的帮助下,按照要求下床去厕所,并在护士的建议下,在住院病区的走廊缓慢行走活动。当天,潘女士还拔除了引流管。拔管时,医生操作迅速,还提前加大了止痛泵剂量,所以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几乎没有感觉。

术后第三天,潘女士准备出院,出院前需要拍摄胸片。这时护工发挥了重要作用,帮潘女士排队,临近检查时用轮椅推着潘女士前往,潘女士全程无需自己操心,这让潘女士觉得100元一天的护工请的很值。

拍完胸片后,经医生评估,潘女士符合出院标准,就让出院了。出院时,医生开了止咳和止痛药,潘女士需要等待医生送药到住院部,开具出院小结才能出院。所以当天潘女士一直等到中午,才等到护士通知可以去一楼结账。

等潘女士办好出院手续,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然后,潘女士这次手术的整体花费是不到5万元,异地医保报销后,自费1.93万。潘女士的术后大病理结果是浸润性腺癌中分化,腺泡型。

拿到大病理结果时,潘女士还有些担忧,害怕需要后续治疗。但主治医生看过结果后,对潘女士说以后再也不用来了,每年到胸外科普通门诊复查就可以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