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三剑客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春节假期,回老家过了个年。
在休假之前,老家已经退役的战友得知我过年休假回去,就说一定要抽时间一起聚聚。
想到跟这几个战友已经许久未见了,便欣然答应。
本以为大家一起吃顿饭,叙叙旧,增加一下感情会很开心,没想到,一顿饭下来,让我忍不住感慨万千。
文|人生海海
图|大唐
编辑|剑客十七

战友聚会,一桌7个人,6个退役的,只有我一个现役。
退役的战友,有二人是转业军官,有三人是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的军士,还有一人是选择复员的军士。
刚见面的时候,大家都很热络,但几两酒下肚之后,氛围就有了一些变化。
能够明显看出来,安置到体制内的战友都比较活跃,而且一直带动着话题的走向,话里话外都在恭维一位刚升职的战友。
安置到企业的战友,偶尔插一句话,选择复员的战友,大多数时间和我一起默默听着,别人问及时,回答上一两句。
家里条件好的战友,一直在跟我说,要是能走,就早点走,地方比部队舒坦多了。
家里条件不太好的战友,一直说走早了,现在后老悔了。
最后虽然是高高兴兴散场,但我的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回想起在部队的时候,我们几个一年到头也会在一起聚那么几次。
每次都是其乐融融,没有捧着谁,更没有冷落谁。
而这一次的聚会,让我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特别明显。原本亲密的战友们,因各方面的差距,有了一些疏离。
或许,这份疏离,最终会让大家再也没有了联系。


那退役后的这些差距,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仔细分析,不过是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
一是家庭方面。
家庭方面的差距,其实在部队的时候就存在。
只不过大家平时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谁的家庭条件好些,谁的家庭条件差些,没有太明显的感受。
但是退役之后会发现,家庭条件好的,跟家庭条件不好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比如战友老刘,他家做生意的,条件就比较好,房子、车子没有贷款,孩子有人带,两边父母都能给补贴,爱人比他赚得还多,他自己的工资就是零花。
平时老刘比较爱组局,喜欢没事的时候喊着大家坐坐,一开始去的战友比较多,但时间久了,家庭条件差些的战友,就不去了。
因为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酒,那都是人情,得还。
老刘家庭条件好,一顿饭六七百块钱都不当事,可家庭条件不行,得靠工资过日子的战友,压力就大了。
像选择复员的战友老朱,他家条件不是很好,当初就是因为家里要用钱,才放弃由政府安排工作,选择了复员。
复员后,老朱因为学历低,没技术,也没找到太好的工作,现在是在一家物流公司开车,一个月四千多。
对他来说,和战友们吃一顿饭的钱,是父母一个月的药钱,是一家人10天左右的生活费……
贫富的差距,是横在人与人之间一道很难跨越的鸿沟。

二是身份方面。
转业的两位战友,都安置了公务员,由政府安排工作的三位战友有两位安置了事业编,一位安置的企业。
虽说大家都得到了安置,后路有了保证,但在大家心里,安置的岗位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公务员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二是事业编,第三才是国有企业。
国企各方面的待遇也是不错,可是相比体制内,总觉得还是差一些。
在部队时,大家都是老乡,聊的也多是感情。
但是回到地方再社交,讲究的就是“利用价值”了。
明显安置到体制内的战友们,能够为彼此带来利用价值,安置到国企的,也不在重要岗位的,则不会带来什么价值。
像复员的老朱,那就更不用提了。
退役后,战友还是那个战友,但战友之间的感情,很难如从前那般纯粹。
不管承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三是性格方面。
性格外向的战友,生活中往往比较活跃,平时也比较喜欢与大家联系、来往。
工作上,也会喜欢表现自己,更会讨领导欢心,有机会也更容易把握。
性格内向的战友,不善言辞,不喜欢主动联系别人,而且有点儿啥事,都喜欢放在心里。
工作上,可能平时活不少干,但因为不善争取,往往好事落不到自己身上。
两种人同在酒桌,内向的战友若带不来利用价值,真的更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谁都不愿意在给自己带不来利益的人身上下功夫。
四是心理方面。
有些差距,其实不用说,大家自己心里也都知道。
聚会散场时,我和老朱一起往外走,他说每次一参加聚会,就感觉自己跟其他的战友格格不入。
人家说的很多东西,他都听不懂。
所以,现在他已经不参加战友聚会了,这次,也是因为我在,他才来的。
不是见不得昔日的战友好,只是人家越好,自己心理上的那种落差越大,很难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节好。
与其如此,不如不参加聚会得好。


有人说,战友就如同大学的同学,毕业后,会各自返回所在的阶层。
不过相比大学同学,有安置的战友,会因安置而改变自己的从前的阶层。
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阶层之差,感情就不会再那么纯粹。
年少时不懂,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
只希望,退役的战友们,无论退役后过得好与坏,都不忘曾经在部队时的战友情谊。
最重要的是,有个好心态,有个好身体。
等到多年以后,还能聚到一起,回忆回忆,在部队时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