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扫荡有多凶狠?一个老人指着枯井说:你看里面有什么?

雾隐林间晨曦 2024-12-15 09:25:50

日军扫荡有多凶狠?一个老人指着枯井说:你看里面有什么?

1937年12月的一个凌晨,黑龙江省汤原县西二堡的卯家街村笼罩在一片恐怖的阴影中。500多名日军在叛徒特务唐殿祥的带领下,对这个抗日联军第六军的重要据点发动突袭。33名村民被日军残酷杀害,抛尸于车喜云家18丈深的枯井中。时年11岁的那长山亲眼目睹了这场惨案,成为仅有的幸存者。数十年后,已是老人的他站在枯井旁泣不成声:"你看井里有什么?那里都是百姓的尸骨,那里都是日军的罪恶!"这口枯井,见证了日军侵华战争中最令人发指的暴行之一,也永远记录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

抗日英雄血染卯家街

黑龙江汤原县城东北方向,坐落着一个名为卯家街的村庄。这里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是抗日联军第六军的重要活动区域。

村子紧邻庙岭山下,四周树林茂密,为抗日活动提供了天然掩护。这里的村民们都是血性汉子,白天在田间地头耕种,夜晚便化身游击队员,与抗联一道打击日军。

西二堡日军驻地距离卯家街不远,经常遭到村民和抗联的袭扰。当地百姓为抗联提供情报、物资和人员支援,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1937年下半年,抗日形势日趋紧张。卯家街村民在救国会会长杨德山的带领下,组织了多次针对日军的武装行动。村内还建立了地下交通联络点,由庞军海等人负责传递军情。

日军对卯家街恨之入骨,多次派特务打入村内刺探情报。叛徒唐殿祥就是其中之一,他混迹于村民中间,暗中收集抗日分子的名单。

村民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在白天从事农活的同时,也不忘布置岗哨、训练队伍。边跃堂等人组织村民学习军事技能,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准备。

抗日救国会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组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抗日策略。村民们团结一心,用实际行动支持抗联,誓与日寇斗争到底。

日军西二堡守备队秘书李教一暗中收买汉奸,打探村内情况。他与唐殿祥里应外合,为日军的突袭行动提供了详细情报。

1937年12月13日深夜,日军在西二堡集结了500多人的兵力。他们分成多路,从大脑山、于家沟等方向包围了卯家街。

日寇突袭民众遭逢大劫

寒冬的黎明前分外寂静,卯家街的村民们还在沉睡中。日军却已经在西二堡集结完毕,50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分成多路,向这个抗日重镇包抄而来。

叛徒唐殿祥穿着日军制服,带领一队士兵从大脑山方向摸进村子。另一队日军则从于家沟悄悄逼近,将整个村庄团团围住。

黎明时分,日军发起突然袭击。皮靴踏雪的声音和枪声惊醒了沉睡的村民,有人还来不及穿好衣服就被日军用枪托打出了家门。

日军将抓到的村民全部押解到李宗哲家的院子。机枪架在院子四周,日本兵用刺刀逼着村民排成两列站好。

唐殿祥戴着大口罩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不时指认村民。他从人群中挑出赵景春等8名抗日积极分子,这些人立即被日军拖出队伍。

日军用铁丝将这8人捆绑在一起,押送到于家沟老梁家。在那里,日军又抓来了14名村民,一同押往西二堡守备队。

守备队大院戒备森严,四周布满铁丝网。中心岗楼上架着机枪,几十名日本兵牵着军犬在院内来回巡逻。

被抓来的村民被绑在架设铁丝网的木桩上,既不能站直也无法坐下。有的人只穿着单衣,有的光着头赤着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日军不断用枪托殴打这些被捆绑的村民,皮靴狠狠踢向他们的身体。院子四角的炮台上架着机枪,游动岗哨在村中四处搜捕可疑人员。

这些被抓的村民都是经过特务唐殿祥指认的抗日分子,他们或是参与过武装行动,或是为抗联提供过帮助。守备队将这些铮铮铁骨的汉子集中起来,准备实施最残酷的报复。

整整一天,日军都在继续搜捕村民。到了傍晚,被抓的人数已经增加到33人。日军将他们用铁丝捆绑成一串,为即将到来的屠杀做准备。

守备队司令部内弥漫着恐怖的气氛,被捕村民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但他们依然昂着头,用愤怒的眼神瞪视着日本兵,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屈的傲骨。

当夜幕降临时,日军完成了屠杀前的准备工作。他们已经选定了实施暴行的地点——位于西二堡二里外的车喜云家的废弃深井。

深井吞尸见证日寇暴行

深夜时分,西二堡守备队大院内传来一阵骚动。日军将33名被捆绑的村民押上了等候多时的马车,向着车喜云家的方向驶去。

寒风呼啸,积雪覆盖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车辙。马车在日军的押送下,穿过漆黑的村道,最终停在了那口18丈深的枯井旁。

日军用手电筒照亮了井口周围,架设起了简易的木头支架。他们将绳索穿过支架,一端系在马车上,另一端悬在井口上方。

被捆绑的村民们被迫排成一列,站在井口边缘。日军用枪托将他们推向井口,同时用机枪瞄准着所有人。

李宗哲被推到了队伍最前面,日军将绳索缠绕在他的身上。几个日本兵操纵着绳索,将他慢慢放入井中。

当李宗哲被放到一定深度后,日军突然松开了绳索。井下传来一声闷响,日军的手电筒光束照射下去,只能看到幽深的井壁。

日军重复着这个过程,一个接一个地将村民放入井中。有的村民在下落时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有的人唱起了抗日歌谣。

井口边的雪地上很快布满了杂乱的脚印,日军的皮靴和村民的脚印交错在一起。手电筒的光束不断在井中来回摇晃,照亮着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33名村民全部被投入井中。日军用手电筒最后照了一次井底,确认没有活口。

为了掩盖罪行,日军开始往井里填充物品。他们将周围的柴禾、石块和冻土统统推入井中,试图forever掩埋这些抗日英烈。

日军还在井口周围布置了岗哨,禁止任何人靠近。他们用机枪威慑着附近的村民,试图抹去这场屠杀的痕迹。

远处的村庄里,熟睡的村民并不知道这场惨剧。只有几个被惊醒的狗在夜色中狂吠,似乎在控诉着日军的暴行。

这口枯井从此成为了日军暴行的见证,也成为了卯家街人民抗日精神的象征。寒冬的风雪掩盖了地面的痕迹,却掩盖不了这段血泪史。

那夜过后,车喜云家的枯井成了村民们讳莫如深的禁地。人们远远绕开这里,却永远记住了这个地方所承载的历史。

幸存者讲述血泪往事

时隔多年,已年过古稀的那长山站在枯井边,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讲述那段往事。他是这场屠杀的唯一幸存者,也是这段历史最重要的见证人。

那年他才11岁,被日军抓到时因为年纪太小,被扔在了押送队伍的最后面。在即将抵达枯井时,借着天色昏暗,他挣脱了捆绑逃入了附近的树林。

大屠杀发生后,幸存的村民们四散奔逃。有的投奔了抗日联军,有的躲进了深山,还有的逃往了外省。

日军对卯家街实施了残酷的统治,在村里设立了据点。他们强迫村民在井口周围布置了岗哨,禁止任何人靠近那片区域。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地政府对卯家街惨案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组找到了当年参与屠杀的汉奸唐殿祥,将他绳之以法。

1985年,黑龙江省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在枯井旁竖立了纪念碑。碑文记载了这场惨案的始末,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每年清明节,当地群众都会自发来到井边祭奠。他们带来鲜花和祭品,向为抗日牺牲的烈士们表达敬意。

枯井周围已经建起了护栏和围墙,防止意外发生。当地政府还在井边种植了松柏,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那长山常常带着孙辈来到这里,向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老人的声音虽然颤抖,但讲述历史的态度却十分坚定。

随着时间推移,亲历者越来越少。那长山成了最后的见证者,他的讲述让这段历史得以传承下去。

2015年,当地修建了卯家街抗日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其中就包括那口枯井的模型。

游客们在纪念馆内驻足,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了解这段历史。许多人在听完讲解后都不禁黯然落泪。

如今的卯家街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那口枯井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不仅是一个历史见证,更是一个永远的警示。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永远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那口枯井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中华大地上。

老人最后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讲述这段历史。让后人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让烈士们的牺牲永远被铭记。"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