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熬夜不加班,吃的也是有机食品,为什么寿命还是那么短呢?
世人常说,现代人熬夜加班,吃的都是农药催生的蔬菜,各种疾病缠身。可要说起古人,那可真是令人羡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有机蔬菜,喝的是山泉水,空气也没有污染。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应该能活到很大岁数才对。
可历史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在汉代,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百姓的平均寿命居然还下降到了35岁。就连那些锦衣玉食的皇帝,平均寿命也只有39岁!
这是为何?难道真的是古人不会养生?还是说,在那看似悠闲的生活背后,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粮食之困:古人的艰难生存之路
说起古人的粮食困境,还得从宋朝说起。宋仁宗年间,有位叫范仲淹的大臣写下了一篇《寒窑赋》,讲述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那年冬天,范仲淹在鄫州(今山东曹县)任知州时,遇到了一位老农。老农家中只有三亩薄田,一年到头辛苦耕种,交完赋税后所剩无几。一家老小挤在一间破旧的土窑里,连顿热饭都吃不上。这样的景象,在当时的北宋并不罕见。
可你知道吗?这样的困境,在宋朝已经算是好的了。再往前看,在隋唐时期,朝廷规定每户农民要种植百亩良田。听起来似乎很多,但实际上这些土地大多都是租种地主的田地。一年的收成,除了要交纳"租"、"调"、"庸"三种税收外,还要缴纳"青苗钱"、"防役钱"等各种苛捐杂税。
有一个叫张三的农民,他在开元年间(713-741年)的账本上记载:春天借了地主五石粮食,秋天要还十石。这就相当于半年的利息就翻了一倍!而当时一般农户一年的收成也就十来石,这样算下来,光还债就要把全年的收成都赔进去。
到了元朝,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元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本分散的赋税合并成一项,听起来是简化了征收程序,可实际上税额反而更重了。据《元史》记载,农民种一亩地要交纳米一斗二升,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朝廷规定农民不得擅自弃耕,许多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竟然选择逃到深山老林里去。史书上记载,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农民"逃入山中不敢出"的现象十分普遍。
清朝雍正皇帝在一份奏章中看到这样一个数字:一个普通农户,种十亩地一年的收成,除去各种税收和成本,所剩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吃半年的。这让雍正感叹:"民间疾苦,朕心甚痛!"
不仅如此,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乾隆四年(1739年),河南发生特大旱灾。一位叫王景的农民在日记中写道:"春不得雨,禾苗干死,秋无收成。富户尚且断炊,贫民已经易子而食。"这段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灾年农民的惨状。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虽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粮食的匮乏却如同一把无形的刀,日复一日地消磨着他们的生命。这样看来,短寿的秘密,或许就藏在这看似平静的田野上。
二、医疗之殇: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威胁
清朝雍正年间,在湖北宜昌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令人心碎的事。一位叫李氏的产妇在生产时遇到了难产,当地的稳婆束手无策。家人千辛万苦请来了县城里最有名的大夫,可那大夫看了看情况,只说了一句让人绝望的话:"保大还是保小?"
这样的场景,在古代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据清朝《顺天府志》记载,在北京城内,每年因难产而死的妇女就有数百人之多。更不用说偏远的乡村了。
即便是顺利生下来的婴儿,也面临着重重威胁。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份县志记载,当地一年出生的婴儿中,能活过三岁的不到一半。究其原因,除了营养不良外,最大的威胁就是天花。
说起天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康熙皇帝的三阿哥胤祉,出生时是个健康的小王爷。可在他三岁那年染上了天花,即便是太医院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也没能救回这个小生命。这让康熙悲痛不已,下令在全国推广"人痘接种法"。
可即便如此,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接种人痘的过程也充满了风险。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年间苏州一户人家的五个孩子同时接种人痘,结果四个都没能挺过来。
瘟疫的威胁更是让人闻之色变。南宋时期,杭州城内爆发了一场大瘟疫。据《梦粱录》记载:"染病之人,朝发夕死,一家染病,举家皆亡。"短短三个月,就夺走了近十万人的性命。
就连最基本的感冒,在古代也可能要了人的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因为一场重感冒而撒手人寰。这位年仅36岁的太子,留下了一句让人唏嘘的话:"不过风寒小疾,何至于此?"
更让人心酸的是,古代的医疗资源极其不平衡。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一副治疗普通风寒的药方,价格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民半个月的收入。很多人生病了只能硬扛,直到病入膏肓。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义庄记》中写道:"乡村之人,十里百里之间,病且死而无医药。"为此,他在老家苏州设立了"范氏义庄",专门为贫困百姓提供医药救助。可这样的义庄,在广袤的中国,终究是杯水车薪。
明朝隆庆年间,江西吉安府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当地一位叫徐渭的秀才得了重病,因为请不起大夫,只得找游方郎中开了几副药。那郎中不懂医理,开的药方差之毫厘,结果导致徐渭服药后一命呜呼。这样的悲剧,在古代可谓屡见不鲜。
对于古人来说,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与疾病的殊死搏斗。没有抗生素,没有疫苗,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一场小小的感冒都可能夺走生命。直到最后一息,他们都在与病魔做着艰苦的斗争。
三、战乱之祸:刀光剑影中的生命代价
东汉末年,一位叫曹操的年轻将领在兖州招兵买马时,遇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当地一个村庄原本有三百户人家,可经过连年的战乱,竟然只剩下六户。这让曹操不禁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样的惨状并非个例。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的人口从原来的5600万锐减到了10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六个人中就有五个在战乱中失去了生命。
战争的阴影不仅笼罩在战场上,更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北宋时期的赵宋庆,在他的《野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时,江南一户姓张的人家有七口人。因为逃难时走散,最后只有老爷子一人活了下来。十年后重回故里,发现自家的房子早已成了废墟,院子里长满了荒草。
征兵制度更是让许多家庭雪上加霜。唐朝时期实行府兵制,规定每个壮年男子都要服兵役。一份唐朝的户籍档案显示,长安城外的一个村子里,一年之内有二十多个年轻人被征召入伍,其中大半都没能回来。
到了明朝,军户制度更是把人命当作一串数字。一位叫王廷相的官员在奏折中写道:"军户世代当差,一旦征调,父死子继,子死弟继,弟死侄继,直至家绝户亡而后已。"这短短的几句话,道尽了军户子弟的悲惨命运。
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叫顾炎武的学者在他的《日知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浙江嘉兴有个叫钱家的军户,祖孙三代都在军中服役。到第四代时,家中只剩下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可朝廷的征兵令一下,这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也不得不披甲上阵,最终战死沙场。
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人命损失,还有难以计数的流民。明末清初年间,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据史料记载,仅江南一带,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口就超过了百万。这些流民在逃难途中,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饥寒交迫。
太平天国运动更是造成了惊人的人口损失。清朝的一份官方统计显示,从咸丰元年(1851年)到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人口从原来的4.32亿锐减到了2.37亿。短短十三年间,将近一半的人口在战乱中消失。
战争的残酷性还体现在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上。南宋时期,金兵入侵中原,烧毁了大量的农田和粮仓。据《宋史》记载,仅河南一地,就有数百万亩良田因战火而荒芜。没有了粮食,更多的人在战后的岁月里悄然离世。
古人常说"兵者,凶器也",这话一点不假。战争就像一把无情的大剪刀,不断剪短着古人的寿命线。那些没有直接死在战场上的人,也常常会被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夺去生命。
四、生存环境:看不见的生命杀手
南宋时期,杭州城里有一位叫吴自牧的文人,在他的《梦粱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临安府(今杭州)的居民区里,小巷深处的民居"屋陋而湿,墙坏而斜"。每逢下雨,房顶上的瓦片漏水,墙角处的青苔蔓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这样的居住环境在古代可谓普遍。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冯梦龙的官员在巡视苏州时发现,城南的贫民区里,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草屋里常常挤着六七口人。没有通风的窗户,没有防潮的地板,一家人就这样蜷缩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住房条件差还不是最糟糕的,饮用水的问题更让人担忧。唐朝长安城的一份记录显示,城中的水井往往与厕所、垃圾堆相距不到十步。一位叫韦述的官员在《两京新记》中写道:"井水浑浊,夏日饮之,往往致病。"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城内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城南的一口古井突然涌出黑水,附近的居民饮用后纷纷病倒。当地官府派人检查,发现井底竟然堆积了大量的腐烂垃圾。这口井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不知道毒害了多少人的身体。
城市的卫生状况同样令人担忧。宋朝时期的都城汴梁,虽然繁华富庶,但街道上的垃圾却常常堆积如山。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夏天,腐烂的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引来无数苍蝇蚊虫,疫病也随之蔓延。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就遇到过一件棘手的事。西湖边的居民区经常发生瘟疫,调查后发现,是因为居民们习惯把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湖中。苏东坡下令清理湖底淤泥,还专门修建了一条排水沟,这才缓解了这个问题。
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泉州的一位知府在巡查时发现,城中的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污水就会倒灌入民居。他在奏折中写道:"民居如此,百姓何以安居?"可由于经费短缺,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在皇宫大内,环境卫生的问题也同样存在。清宫档案中有这样一条记载:乾隆十年(1745年),紫禁城内的一处宫殿发现白蚁成灾。工部派人检查后发现,是因为宫殿地基长期受潮,又缺乏通风,为白蚁滋生提供了绝佳环境。
古代的工匠们也常常因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付出生命的代价。明朝景德镇的瓷器作坊里,工人们每天要在高温和瓷土粉尘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份地方志记载,这些工人"多不过四十而衰老,五十而死"。
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的盐场工人,由于长期在含盐量极高的环境中工作,皮肤溃烂,眼睛失明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位盐场工人在给官府的陈情书中写道:"终日浸泡盐水,十人九伤,鲜有寿终者。"
五、社会制度:命运难违的生存困境
唐朝开元年间,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一位叫张泽的商人因病需要看医,却被官府拦在医馆门外。原来,按照当时的律令,平民百姓不得擅自进入官办医馆就医,必须等待轮值大夫到集市上的医铺坐诊。等张泽好不容易等到医铺开诊,病情已经恶化,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
这样的规定并非个例。北宋时期的《庆历善政碑》中记载,京城汴梁的太医院每天只接待二品以上的官员。其他官员和平民只能在外面的医铺看病,即便是危重病人也不能破例。
就连死后的待遇也要分三六九等。明朝洪武年间,朝廷颁布法令,规定平民百姓不得在城内建造坟墓,必须葬在城外的荒地上。一位叫徐鸿儒的商人因为将父亲葬在城内,被官府重罚五十两银子,还要将坟墓迁出城外。
更让人叹息的是徭役制度。唐朝的府兵们除了要服兵役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役。据《通典》记载,一个府兵每年要服役二十天,负责修建城墙、疏浚河道等体力活。一位叫李勋的府兵在给官府的申诉信中写道:"一年服役,三年伤病,五年夭折,十年尽矣。"
宋朝时期的差役制度更是苛刻。一份地方志记载,杭州城里的役夫们要负责抬轿、运输、守城等各种杂务。每天从早到晚不得休息,稍有懈怠就要受到鞭打。据说当时有句民谣:"宁做寺庙里的狗,不做官府的夫。"
到了明清时期,各种苛捐杂税更是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康熙年间,江南一带的农民除了要交纳正税外,还要负担"门摊钱"、"牙税"、"契税"等十几种税收。一位叫朱之瑜的乡绅在日记中写道:"一年劳作,所得不敷所出,百姓何以为生?"
救济制度的缺失更是雪上加霜。清朝乾隆年间,山东发生大旱,当地官府设立粥厂救济灾民。可按照规定,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领到救济粮,其他人即便饿死也不能享受这个待遇。
官府的救灾粮往往也是问题重重。雍正年间,河南巡抚在奏折中提到,当地仓库里的救灾粮大多发霉变质,但仍然要求灾民食用。一位叫王廷诏的灾民在诉状中写道:"与其病死,不如饿死。"
医疗救助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宋朝虽然设立了惠民药局,但普通百姓想要领到药品,必须要由里正开具证明,还要经过三层审批。等到手续办完,病人往往已经不治。
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难以保障。明朝嘉靖年间,江西一带发生饥荒,当地百姓被迫吃树皮草根充饥。可官府不但不救济,反而下令禁止百姓进入山林采集食物,理由是要保护山林资源。这一纸禁令,不知道害死了多少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