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张爱萍为见彭德怀大闹医院: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

裂谷长河本人 2025-02-05 10:31:56
前言

1974年,张爱萍将军在医院病房的门口和两名士兵发生了争吵:“我刚刚看完病!为什么不让我进病房?”

张爱萍与哨兵的争吵声引来了一群人的围观,大家都纷纷指责哨兵,认为他不该为难一位病人,可是哨兵态度坚决,依旧不让张爱萍进去。

这个病房里难道有什么秘密?哨兵为什么要阻止张爱萍进入呢?

因病遇老友

1974年,含冤入狱的张爱萍已经在监狱里呆了6年,这一天他不小心摔倒在了监狱的水泥地上,导致自己小腿腿骨骨折。向上级汇报后,张爱萍被批准可以在外就医,于是他就被送到了301医院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张爱萍在医院的走廊里遇到了彭德怀的侄女彭钢,向她询问彭德怀最近的情况。只见彭钢眼角泛起了泪花,声音哽咽的告诉了张爱萍自己伯父近几年的遭遇。

原来,自从庐山会议以后,彭德怀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抗战时期,彭总不畏强权,勇于谏言,让他树立了不少的仇敌。

建国后,从不阿谀奉承的彭总被小人盯上,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舆论波动,使得曾经的战友开始渐渐的疏远了他,他的妻子也选择了和他离婚。

彭总身体本来就不好,前段时间又患上了直肠癌,现在正在301医院住院治疗。这两天已经无法进食,偶尔还会出现昏迷、吐血等情况。

张爱萍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彭德怀了,如今听完彭总的遭遇,更是伤心不已。张爱萍询问了彭总的病房,想去看看这个多年未见的老战友。

可彭钢却说:“现在伯父的病房有哨兵看守,一律不允许外人进入,即便您是伯父的朋友,哨兵也是不会让您进去的。”

张爱萍听后陷入了沉思,只是说没事自己想想办法,就和彭钢分别了。

回到自己的病房后,张爱萍思考着策略,却始终想不到什么好方法,出于对彭总的怀念,张爱萍也顾不得思考计策,拄着双拐就来到了彭总的病房前,于是就有了上面发生的那一幕。

张爱萍与彭德怀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宁愿得罪哨兵,也要再见彭德怀一面呢?

浓浓的战友情

早在长征时期,张爱萍就遇到了让他尊敬一生的彭德怀司令。

1934年,张爱萍从红军大学毕业,被安排到了彭德怀的领导下,担任政委的工作。没多久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阵地,开始了长征之路。

张爱萍所在的部队是中央红军的先锋队,主要负责开辟道路,带领大部队前进的重要职责。

张爱玲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让红军迅速的突破了国民党的两道封锁线,接连几日的战斗让战士们疲惫不堪。

由于当时情况危急,将士们日夜兼程,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当战士们抵达郴县后,张爱玲下令让全员战士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明早接着出发。

不久后,彭德怀的通信员叫醒了正在休息的张爱萍,把一份紧急命令交到了他的手中。仔细阅读后,张爱玲得知了此次任务是在拂晓前行军出发,赶往郴县。

本想立即让战士们整装待发,做好行军的准备,但是看到战友们还在熟睡,距离拂晓也还有好几个小时,就想着让战士们多休息一会也没关系,自己则靠在墙边打算小眯一会儿。

可当张爱萍再次醒来后,发现天已经亮了,赶忙让司号员吹响集结号。仅仅几分钟时间,全团就做好了准备,向着朝郴县前进。

部队经过村口后,张爱玲发现了等候多时的彭德怀,就赶忙跑过去承认错误。彭德怀也没有过多的怪罪,只是表明时间紧迫,一定要赶往郴县,拦截敌人的支援,如果任务失败,就军法处置。

张爱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就和战士马不停蹄的向郴县出发。抵达后,张爱萍迅速开展了派兵部署,迎接敌军的到来。在与前来增援的敌军激战一天过后,国民党的军队败逃,张爱萍也顺利的完成了彭总交代的工作。

张爱萍曾说过:“人人都说彭总脾气暴,不好惹,事实上他很关心自己的队员。”

当年长征过湘江的时候,张爱萍的部队负责掩护大部队渡江,当大部队都通过后,彭德怀始终不肯先行离开,一直询问张爱萍部队的情况,并且表示“如果张爱萍没有跟上,我是不会先走的。”

直到张爱萍的部队全部过江以后,彭德怀才跟随部队离去。

攻打遵义的时候,邓萍和张爱萍等人一起前往遵义的城外,观察附近的地形,以及敌人的守军情况。就在他们准备撤离的时候,遵义的守城人员发现了他们,并且迅速形成了一片火力覆盖网,阻挠他们撤退。

为了能够安全撤离,邓萍和张爱萍拿出枪与敌人进行反击,通过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来给队友创造逃生的机会。突然敌人的一发冷枪击中了邓萍的头部,牺牲在了战斗前夕。

其余人员都成功撤离后,张爱萍向彭德怀报告了邓萍牺牲的消息,得知自己的得力助手就这样牺牲了,彭总在电话里怒吼道:“如果每天攻不下遵义,您们就都不用回来了!”

第二天,张爱萍率领军队向遵义发起了总攻,有了收成信息,以及专业的战略指导,遵义很快就被我军攻占。

此事过后,彭总也没有责怪张爱萍他们,只是反复叮嘱道:“往后执行任务时一定要小心,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抗战期间,张爱萍经常要给彭德怀递交侦察报告,彭德怀对于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凡是报告内容中出现的错字,他都会让张爱萍拿回去重新检查,直到找出错字并重新改正以后,这项工作才算完成。

对于此事,张爱萍没有认为是彭总在故意刁难自己,反而很欣赏彭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且要求自己在完成每天的工作报告以后,先要自己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以后才会上交。

正因为如此严谨的工作态度,张爱萍才能担任起研究新型导弹的事业,为国家导弹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未能再见的遗憾

庐山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免去了职务,处处收到了他人的排挤,只有张爱萍依旧把他当作最敬爱的领导来看待。

有一次他们外出工作,没有人愿意和彭总乘坐同一架飞机,只有张爱萍向以前一样走到了彭德怀的身边,高声说到:“正好我也一个人,彭总咱们一起走。”

后来彭总搬到了北京的吴家花园,本以为日子过的苦没什么,却还要经常被造反派们拉着游街批斗。张爱萍虽然想帮去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经常到彭总的家里去找他聊聊天。

后来北京副司令李钟奇当众打了彭总两个耳光,张爱萍得知后怒骂李钟奇仗势欺人。

如今,时隔多年张爱萍和彭德怀再次在医院里相遇,只是隔着一面墙壁,谁也无法看见谁。

张爱萍的行为引来了众多人的围观,为了不引起更大的骚乱,哨兵们喊来了医院的工作人员,确认张爱萍的身份以后,就要架着他,把他带走。

虽然张爱萍极力的喊病房里的彭德怀,但是当时彭总已经陷入了昏迷,没有向他做出任何回应。

后来直到彭总离世,两人都未曾再见过最后一面,面对这对相伴了一生的老战友,老朋友,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不由得感到遗憾。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