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故事前期的时候,唐僧那个老六可喜欢念紧箍咒了。
每次这个老六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在地上疼得一直打滚,我们看着心中也不是滋味。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紧箍咒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只有六个字,还越听越迷糊,这是为啥?
读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们应该有所了解,里面其实有三种箍,分别是金箍、紧箍、禁箍。
这三种箍分别对应的受害者是红孩儿、孙悟空、黑熊精。
一些著作中说,这三种箍分别克制的是贪、嗔、痴。
其实不只是如此,这三种在我们现代,它们所对应的是财务、工作、法律等三种不同的制度。
我们就先来说一说悟空的紧箍,这也是三种箍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特殊在什么地方?它需要受害者自己带上。
一旦戴上了,不论自己怎么拽都拽不下来,除非菩萨施法给他取下来。
至于其他两种箍,观音只是稍微一施法,就让受害者戴上去了。
著作中唐僧将悟空从五指山下救出来后,两人瞬间走到了一起。
对于悟空来说,这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唐僧凡人一个,而悟空有着通天本领,所以悟空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和尚。
但是后面的发展很不顺利,两人因为观点不同经常吵架,最后气得悟空直接飞走了,只留下了唐僧一人孤零零的。
悟空这时候还是有理智的,就算再怎么着,他并没有直接将唐僧给敲死,要不然就该换另一个主角了。
之后在东海龙王的开导下,悟空又回到了唐僧身边。
观音得知悟空如此躁动,便送了唐僧几样宝贝,其中就有紧箍。
悟空一看这东西还不错,接着他就戴上了。自从这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之前那个放荡不羁自由洒脱的悟空了,而是被束缚到了一种无能为力的境界。
这时候悟空要是还像之前那样任性,手无寸铁的唐僧就会给他来一段紧箍咒,让他脑子清醒一下。
每次紧箍咒一响,悟空顿时感觉天旋地转,脑袋疼得要死,而且最烦的是,这玩意还摘不下来。
所以说,这哪里是紧箍啊,完全就是折磨人的大杀器。
之后悟空见唐僧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劝对方把紧箍取下来,毕竟怪难受的。
每次唐僧听后都会不屑一笑:“臭泼猴,我要是取下来了,你还不得一棒子给我敲死。”
要说让人感觉最心痛的一段剧情,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时候。
其实唐僧不是傻子,他也知道白骨精变成可怜人在欺骗自己的感情,那他还要为何阻止悟空?
其实说白了,唐僧这是在给自己立威:“我说啥就是啥,你们谁也不能说一个‘不’字!”这也算是唐僧的一大本性吧。
因为悟空不听自己的,于是唐僧多次念紧箍咒来折磨对方,唐僧的这一行为着实有些可耻,孙悟空被念得连连求饶。
估计吴承恩想借此,顺便批判一下当时的社会吧。紧箍其实代表的是工作制度。
在吴承恩所在的时代,压榨无处不在,官僚制度高高在上,百姓处于最底层。
他们压榨起来可是得心应手,忽悠、胁迫应有尽有。
而紧箍咒就是告诉被压榨的百姓:“得罪了上面,就是备受折磨的下场,同时也在警示其他人,跟上面作对就是这样的下场!”
当然,这只是一种潜性规则,作者也只是用隐喻的方式表达。
紧箍其实也是家庭制度,毕竟主角团也是一个小家庭嘛,而唐僧就是大家长,别人都是孩子。
每次唐僧一念紧箍咒,他都会双眼紧闭,然后一副很严肃的表情,其实他的内心已经乐开了花:“臭泼猴,终于让我逮到机会折磨你了。”
每次一看唐僧念这东西,许多人就想问:“这紧箍咒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以至于能让猴哥如此备受折磨?”
其实很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六个字,这六个字分别是唵、嘛、呢、叭、咪、吽。
当年如来小儿镇压我们的悟空时,他在山上贴了一个符,据说符上面就写着这六个大字,真是怎么也摆脱不了这些玩意了。
这六个大字,有一半多都是我们经常见的,但读音却不是我们所知道的。
比如嘛和呢两个,一个读ma,一个是ni,都是一声。
叭和咪并不读ba和mou,而是bei和mei,也都是一声读音。
说完这四个,就是读音鲜为人知的唵和吽。
其中唵读ong,吽是hong,第一个是一声,另外一个是四声。
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尝试连接起来读一下。第一次接触时,读起来确实有些绕口,甚至读都读不出来。
或许这就是唐僧读的时候闭眼的原因,估计他也怕自己读着读着,万一迷糊睡着了咋办。
当然啦,紧箍咒的内容并不是出自《西游记》中,而是另外一本叫《西游证道书》的著作。
《西游记》整个故事前期的时候,唐僧可是没少念紧箍咒,不过到了中后期时,我们基本很少再见唐僧念了,这是为何?难道唐僧也有怜悯之心?
人家唐僧再怎么说也是信佛的,说白了就是懂得适可而止。
前面我们提到了,人家唐僧不是傻子,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团队中最能靠得住的,不是只会拍马屁的八戒,也不是老好人沙和尚,而是齐天大圣悟空。
只要悟空在,不论面对什么劫难,他们总是能够应对过去,这一点唐僧早就发现了。
而悟空呢,后来也是很有眼力劲儿,他逐渐认清了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地位,于是之后的他比之前老实了许多,所以很少再能看见他和唐僧吵架什么的。
既然悟空都这么安分了,所以唐僧也没有再念紧箍咒的理由了。
当然,即便悟空再听话,也不能给他摘了紧箍咒。因为唐僧很清楚,悟空毕竟是猴,紧箍咒只是暂时束缚住了他的天性。
在他们还没有真正成佛之前,悟空要是摘了紧箍咒,很有可能会变成之前那样放荡不羁,所以后面悟空还得戴着。
说完悟空的紧箍,我们再来简单普及一下红孩儿的金箍,以及黑熊精的禁箍,看看他们这种箍究竟有什么深刻含义。
观音当年给红孩儿带的是金箍,从“金”这个字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箍是跟钱财有关的。
红孩儿出场和主角团遇到的时候,他说自己叫红百万,祖上给他积攒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
这样的话要是放到我们现代,妥妥的一个富二代啊。
其实红孩儿家的情况的确挺好的,他自己都能够出去占山为王,说明还是有一点本事的,只可惜他遇到了主角团和观音菩萨。
悟空自从带上紧箍后,实力也是大打折扣,居然连红孩儿都对付不了了,最后无奈的他只能把观音请来帮忙。
在观音莲台的困扰下,红孩儿被迫要皈依佛门。就这样,观音给他戴上了金箍,这个也有咒语,当时观音还念了,结果和悟空一样,疼得红孩儿难以忍受。
当然,金箍也是这三种箍中非常特殊的存在,体现在什么地方?数量不同。
紧箍和禁箍都出现了一个,而金箍则是有五个,红孩儿头上套着一个,两手和两脚处各有一个。
金箍这么安排可是有说法的,也就是对应了上面提到的财物制度。
金箍套头上,也就是让红孩儿管住自己的头脑,不要产生那些坏的想法。
红孩儿之前占山为王的时候,可是没少打劫别人钱财,所以要从根源上束缚住他。
然后就是金箍套双手,也就是告诉他,不是自己的钱不要拿。
最后金箍套双脚,意在让红孩儿明白“人在河边走会湿鞋”的道理。
他搜刮了那么多钱财,到最后还不照样被观音捉住了。
最后观音把红孩儿带回去,让他做了善财童子,说白了就是管钱的。
红孩儿之前钱不少,他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再加上五大金箍束缚着他,如此便能在无后果的情况下发挥出他的优势。
最后就是戴着禁箍的黑熊精,这位兄弟怎么说呢,他有一个癖好是,非常喜欢偷袈裟。
就是因为这个,他成功得罪了主角团,因为他偷的袈裟是唐僧的。
最后在观音的帮助下,黑熊精成功戴上了禁箍。
意思就是告诉他,不该干的事不要干,你现在都会偷了,那下一步就是明抢,只会在违法的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禁箍也有强行禁止的意思,当然,也代表的是上面提到的法律。
最后黑熊精成了守山大神,意在告诉他:“你在这个地方要规规矩矩,不要触碰雷区。”
这就是我国名著《西游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真是绝妙无穷,哪怕是到了我们非常开明的今天,里面的道理同样适用。
当然,里面有好多东西还没有现世,依旧需要我们去深挖,永远期待它给我们带来无穷惊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