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生活富裕,又没有疾病,为何在清帝退位第二年就离世了?

裂谷长河本人 2025-02-06 11:56:19

1913年2月,隆裕太后突然在自己宫中病逝了,那年她才46岁。

让当时人都很想不通的是,隆裕太后吃喝不愁,又没有什么大病,怎么就在如此美好的年纪突然离开了?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姐弟式政治联姻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帝王家一般都比较喜欢近亲结婚,尤其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皇帝的妃子好多基本都是他的家人,这一点,主要归功于“万恶毒婆”慈禧。

同治帝病逝后,慈禧就开始密谋下一位皇帝。

为了保住自己这通过阴险狡诈手段夺来的权力,慈禧就想着找一个小孩子来当皇帝,也就是当时不到4岁的光绪帝。

这个据说慈禧的灵感来源于他的儿子同治,慈禧那时候之所以能掌权,就是因为他的儿子太小了。

所以慈禧利用自己的铁腕,强行将亲妹妹的儿子光绪扶到了龙椅上。

这时候的慈禧可是太会装了,为了不让自己和儿子之间的仇人关系再次上演,慈禧就将光绪带到了自己身边,吃喝拉撒什么的都在一起。

同治那时候之所以和慈禧成了仇人,就是因为慈禧平时管教不佳。

事实证明,慈禧的教育方式的确存在着很大问题。

慈禧从来就没有想过和孩子们好好培养关系,她一直拿孩子们当傀儡。可能同治和光绪他们小时候不知道,但当长大后,真相还是会浮出水面的。

所以要想别人不看透自己的真实想法,那就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随着光绪帝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慈禧的真实面目也是慢慢露了出来。

一般来说,皇帝亲政和结婚都凑到一起了,但让光绪没想到的是,自己老婆都娶了,但还是无法正式亲政。

光绪的这个老婆,就是他的表姐隆裕,不用想,这门亲事是那个“万恶毒婆”安排的。

隆裕皇后的父亲是慈禧的亲弟弟,隆裕还没成年的时候,慈禧就告诉自己的弟弟:“你这个好闺女以后别结婚,我会亲自给她安排亲事。”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也为了有人能够时刻监督光绪帝,慈禧直接强行牺牲了隆裕个人的幸福,也正是从这时候起,隆裕的不幸经历正式开始了。

对于姨母安排的这门亲事,光绪帝不傻不呆,自然明白她的真实意图。

所以光绪对这场政治婚姻很是不满,但再不满意也没用啊,毕竟慈禧决定了的事,十头大象都拉不回来。

既然没办法对付自己的姨母,所以光绪就将大部分怨恨撒在了自己这位表姐身上。

其实隆裕也很无辜,但这并不是她能左右的。

自从隆裕嫁给光绪后,两人基本上没有怎么在一起待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各过各的。不知情的太监和宫女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对夫妻。

就这样,隆裕皇后算是提前过上了寡妇一般的日子,反观光绪帝,身边每天都有别人陪着。

那时候光绪帝很宠爱珍妃,两人之中,一个长得面如冠玉孔武有力,那英俊的样貌深得当世女子喜欢。

另外一个长得楚楚动人、活泼可爱,那真诚的面孔着实让皇帝为之痴迷,这就是光绪和珍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没有皇帝的皇后

如果不是慈禧从中横插一脚,估计皇后就是珍妃了。

光绪之所以看不上隆裕,不只是因为她和慈禧之间的那种令人痛恨的关系,主要是这隆裕,长得那是真不咋地,确实挺丑的。

从隆裕留下的那些照片中不难看出,她这样貌,即便是如今开了美颜和滤镜,估计也无法挽救她。

隆裕和光绪刚结婚的时候,她的身子骨很瘦,大长脸上面一点肉都没有,给人一种营养不良又病态的感觉。

而且还有一点,隆裕皇后年纪轻轻的,居然已经开始驼背了,这就更加不美观了。

所以要是换成现在的我们坐到光绪那个位子上,估计也会不喜欢隆裕皇后,当然,除了那些渴求权力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光绪和隆裕一直没有孩子。

面对皇帝的这一不公平对待,隆裕经常去找姑母慈禧告状。

其实有一说一,慈禧也是比较懒得搭理自己这个侄女。

在慈禧看来,隆裕不得宠那是她自己的问题,怪不了别人。再说,总不能强迫光绪爱上隆裕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喜欢谁,那是人家的自由,好多时候就算干预也不会有结果的。

据当时一些个人史书记载,隆裕那时候没少在慈禧面前说珍妃的坏话,说完以后她就去干那些污蔑之事了。

据说隆裕曾让太监在珍妃门前放了一双别的男人的鞋,以此来诬告珍妃不正。

也正是因为如此,珍妃那时候据说没少挨打。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宫斗吧,可怕的并不是宫中的酷刑,而是人心啊。有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冤枉你的人,比你更加明白你自己究竟有多冤枉。”

之后因为战乱,慈禧带着光绪帝从北京城离开了。走之前,慈禧下令将珍妃推到井中淹死了。

就这样,光绪帝的爱妃直接离开了人世,实在是太惨了。

但即便是爱妃离开了自己,光绪帝依旧没有多看隆裕一眼。其实他们两人应该坐下来好好聊聊,或许误解就可以消除了。

消除了误解,即便做不了真正的夫妻,能做好朋友也挺不错的。

但是很遗憾,到光绪帝最后病逝,他们连正常朋友都算不上。

光绪帝临终前,隆裕曾去看望过他一次。

这次见面,两人只是相互问候了一下,接着光绪就让隆裕回去了,然后第二天光绪就离开了人世。

光绪走后,慈禧的日子也快不多了,她是在光绪走后第二天病逝的。

据好多人说,人在死亡前都会有预感,那种特殊的感觉只有自己能感觉到。

感觉大限将至的慈禧,她也是赶紧一手准备安排后事,简单来说就是两道遗旨外加一句临终遗言,其中那句临终遗言实在是搞笑至极。

华夏大功臣

慈禧的遗旨,第一条就是关于下一位皇帝的,也就是把光绪弟弟载沣的儿子溥仪扶上去。

当时溥仪才三岁,比他大伯光绪那时候还小呢。

这慈禧估计是有什么特殊的病,自己都该走了,还立这么年幼的皇帝,果然是愚不可及啊。

立完新帝后,慈禧让溥仪的爹载沣当上了摄政王,并给了他许多权力,也就是说,载沣很像是一个太上皇。

但美中不足的是,载沣虽说有权力,但要是有了什么重要的大事,他必须得跟未来的隆裕太后商量,两人得共同决定。

这么一看,隆裕其实才是主要权力的掌控者,而载沣只不过是一个替主子管权力的管家罢了,所以载沣这个摄政王当得很不爽。

最后就是慈禧的临终遗言,她说:“子嗣后代们切记,以后决不能让女人干预朝政,这实在是太违背祖训了,一定得严加限制!”

“此外,也要时时刻刻防着太监们,切莫让他们擅权专政,一定要谨记!”

要是单纯的看这几句遗言,感觉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但这些话从慈禧口中说出来,实在是让人大笑不止,原来她也知道自己和李莲英、安德海等人是历史罪人。

隆裕掌握部分权力后,她本以为自己会有一番作为,岂料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没几年清政府就没了。

大清灭亡后,袁世凯和隆裕僵持了好久,最后隆裕才同意各项事宜。

隆裕当时表示:“我们家里的事是小事,只要以后天下太平就行。”这话说得,妥妥的大格局之人啊。

最后经过隆裕太后的同意,清朝皇帝退位的诏书终于现世了。

孙中山先生得知此事后,他称赞隆裕太后为“女中之尧舜”。

在我们如今看来,隆裕太后当初的决定可以说是拯救了我们华夏。她要是还像慈禧那样,估计大清朝还能苟活几年,然后全国各地的军队都来讨伐大清。

所以隆裕的决定,成功避免了这一系列灾难的来临。

但在那些清朝皇室成员看来,隆裕太后就是灭亡大清朝的罪人,这以后下去了,该如何跟先祖们交代?于是那些人整天指责隆裕。

其实那群人不是为了国家考虑,而是大清灭亡后,没人给他们发钱,来继续维持他们的养尊处优生活了。

果然有些人啊,就是娇生惯养,这样的人,就该让他好好尝一尝生活的苦。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责骂声中,隆裕先是开始抑郁,最后她整个人的精神直接崩溃了,所以正值壮年的她就这么离开了人世。

由此看来,最可怕的不只是人心,还有他们沾有剧毒的嘴。

最后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安排下,隆裕和光绪帝葬在了一起,这两位命运悲惨之人再次重新走到了一起。

在他们大清朝皇室眼中,隆裕虽然是亡国罪人,但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隆裕可是大功臣啊!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