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4日,第四野战军45军133师,在广西贵县(现贵港市)中学广场,召开庆功大会。

会场上人头攒动,万民空巷,当地百姓都想看到,名震桂东南的悍匪邓志明被镇压时,是否能像他平常吹嘘的那样,面对枪口坦然自若。
临近中午时,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慢慢的传播开来:邓志明在半路上,被同伙劫走了。
执行押送任务的60多名战士,牺牲22人,其余的也都受了伤。
更让人心意难平的,是邓志明曾经四次,从剿匪部队手中逃脱。
邓志明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获得过800米跑冠军。
1930年5月,曾经去东京参加了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主攻长跑和跳高两个项目。
虽然最后没拿到名次,可也足以证明这厮比普通人跑得快,跳得也高。
邓志明是广西第一个竞技体育全国冠军,也是本省第一个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
这些足以让邓志明成了许多同龄人心目中的偶像,在家乡更是如此。
1929年,桂军在军阀混战中失利,白崇禧和李宗仁被迫出走。广西匪患骤起。
一年后,邓志明回到原籍贵县庆丰乡新塘村。才知道当地人人自危,当地百姓盛行卖牛买枪,下地干活都带着枪。
那些小商贩,背着枪走街串巷。
但是枪并没有给人带来安全,有时反倒成为“催命符”。为了抢枪,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杀人害命如同家常便饭。
邓志明是名人,随之也成为各路匪首拉拢的目标。
土匪头目并非看重他的身手,跑的再快,跳的再高,在出膛子弹面前,都无济于事。他们看中的是邓志明的人脉,他可以搞到枪和子弹。
邓志明果然不负众望,从上海搞来一大批武器弹药。
这厮挺有经济头脑,他发现,对土匪来说,驳壳枪比长枪更受欢迎。相比起枪支,驳壳枪的子弹更难弄到。
于是邓志明开了一家作坊,就是把步枪子弹,改造成驳壳枪子弹。生意出奇的好,一众匪首趋之若鹜,邓志明也因此发了大财,还不用担心土匪觊觎他的财富。
1931年,李宗仁、白崇禧东山再起,第一件事就是剿匪。
白崇禧有个哥哥,幼年时过继给赵家,后来成为名噪一时的土匪头子,结果在这次剿匪行动中,也被干掉了。剿匪决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但邓志明通匪,是公开的秘密。碍于他的名气,白崇禧就没敢动他。
杜月笙曾经长白崇禧献金五万大洋,被直接拒绝。因为白崇禧认为杜月笙就是匪,试图用钱来为自己洗白。
邓志明向白崇禧献金十元大洋,白长官欣然笑纳。邓志明是名人,用不着为自己洗白。
精明的白崇禧做梦也没想到,这些钱,有一半是杜月笙的。
有了这层关系,桂东南一带,那些走投无路的土匪头子,都纷纷投奔邓志明寻求庇护。
后来桂军在贵县兴建罗泊湾糖厂,邓志明是出了大力的。
1944年11月,日军侵占贵县,邓志明摇身一变,成为日军的走狗。仅半年时间,县城内十室九空,有3870人不幸罹难。

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如果没有邓志明这些当地人助纣为虐,日军很难在当地站稳脚跟。
几年后,土匪残害普通百姓的手段,和日军如出一辙。这足以证明,邓志明受日军的影响有多深。
1950年2月12日,临近贵县解放后的第1个春节,县城的百姓,沉浸在节日前的快乐中。
就在当天晚上,两颗炮弹划过静谧的夜空,准确的落入东湖中。
当地百姓在爆炸声中被惊醒,他们战战兢兢,担心下一颗炮弹会落在自己头上。
四野45军根据炮弹的飞行轨迹,迅速计算出土匪们开炮的位置,县城中的南江村。
剿匪部队派出一个排的兵力,趁着夜色向南江村疾进。结果还是迟了一步,土匪们早已人去屋空。
战士们随即展开搜索,在不远处的一个院落里,战士们遇到一个神色慌张的高个子中年人。
随后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那男人紧跑几步,突然跃起,宛如大鸟一般,轻松的越过两米多高的围墙。
等战士们追出门外,早已踪迹不见。
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邓志明,可是他能越过两米多围墙的说法太过夸张,上级首长认为,这是战士们因为紧张眼花了。
制造这起炮击事件的匪首名叫陈锦云,本来他炮击的目标,是剿匪部队的指挥部,结果炮打偏了。
邓志明手下只有400多人,可他却是陈锦云股匪中,知名度最高的。
炮击事件发生后,陈锦云和邓志明暂时分道扬镳。
陈锦云带人去了玉林县,与另一名匪首覃学德汇合,好歹凑了1000多人,直接将武乐镇上储备的3万多斤军粮劫掠一空。
邓志明财大气粗,直接带人回家过年。
2月17日,这天是大年初一,剿匪部队工作队一男一女两名队员,路过庆丰乡松村,被邓志明手下匪首覃崇义发现行踪,将两名队员生擒后,带到邓志明的老巢新塘村。
邓匪下令,将被俘的男队员挖肝摘心,煮熟了分给土匪们做下酒菜。
被俘的女队员只有16岁,被土匪们轮流糟蹋后,用木棍捅死了。
2月29日,匪首覃学德带人潜回贵县东郊登龙桥旧电厂,试图再次袭击县城。
匪首陈锦云带人在卖酒坡负责接应。
剿匪部队一个营长途奔袭,将覃学德股匪团团包围,经过激战,歼灭土匪200多人,并将覃学德等人生擒活捉,匪首李保廷中途逃脱。
陈锦云闻讯后大惊失色,马上找来女匪黄丽兰,化名黄艾艾,与另一个土匪李亚标,装扮成贩卖药材的父女,出现在关押覃学德的看守所附近。

看守所所长姓呼,三十多岁了,尚未婚配。
黄丽兰色诱呼所长,成功混入看守所。
呼所长醉酒后,黄丽兰拿了他的衣服,给覃学德换上,然后大摇大摆的出了看守所。
等呼所长酒醒后,发觉自己中了土匪们的“美人计”。
可惜为时已晚,此刻逃出生天的覃学德,正在距离县城25公里的铜鼓岭,与前来迎接他的陈锦云开怀畅饮。
剿匪部队连连受挫,不禁有些急躁,派遣一个排前去铜鼓岭剿匪,结果双方一交火,就陷入胶着状态,这样下去,不但消灭不了土匪,自己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剿匪部队随即派来两个排进行增援,不料邓志明也赶来助战,情况更加岌岌可危。
最后剿匪部队又增派一个加强营进行增援。土匪们眼看形势不妙,主动向山区退却。
剿匪部队其实在兵力上,还处于劣势,更不及土匪们熟悉地形,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铜鼓岭战斗,剿匪部队缴获长短枪100多支,机枪两挺,另外还有迫击炮一门。
其实这次战斗没有达到预期的胜利,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邓志明身上。
既然打不着远走高飞的覃学德和陈锦云,那就只好先对邓志明下手了。
剿匪小分队60多人,于三月二日拂晓时分,将邓志明的住宅包围。
哪知这厮早有算计,将家人和贵重财产都转移了。偌大的庭院里,只有邓志明和保镖戴德胜还没有走。
邓、戴二匪发现被包围后,躲在屋里用驳壳枪还击,然后趁战斗间隙,两个家伙一起跃上屋顶。
剿匪部队早在对面的屋顶上安排了狙击手,邓志明腿部中弹被生擒,戴德胜见状,丧失斗志,主动交枪投降。
3月5日上午八时左右,剿匪部队押送着邓、戴二匪,从庆丰乡新塘村出发,向县城进发。
结果在新兴村古塘屯,遭到陈锦云、覃学德、以及邓志明手下匪首刘亚标等人的伏击。
吃一堑,长一智,5月初,剿匪部队在贵县的军事行动,再次重新展开。
5月3日,剿匪部队第133师,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对盘踞在庆丰等4个乡的土匪,实施强攻。
虽然这次剿匪部队决心很大,但由于对被俘土匪,依旧采用宽大无边的政策,战果很不理想。最后只是将邓志明股匪击溃,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非常有限。
随后剿匪部队又在大圩、武乐等地,先后将陈锦云、覃学德股匪击溃。
可能是情报统计有误,也可能是有人想冒功,竟然在上报的材料上,说陈锦云、覃学德、邓志明等罪大恶极的匪首皆被剿匪部队生擒活捉了。
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三个又都被释放了。这三个家伙,带着1000多土匪,跑到县城西南边的双桥乡。
与盘踞在那里的恶霸匪首郑世钦兵合一处,双桥乡的匪情顿时紧张起来,土匪人数多达3000多人。
5月17日,郑世钦、李萼楼等匪首,带着2000多匪徒,一举攻下双桥乡乡公所,导致多名工作人员不幸遇难。
为了打击土匪的嚣张气焰,剿匪部队从兴业、玉林等地,把第31、 32两个军,调入贵县参战。

剿匪部队从三个方向,直扑双桥乡。
其中一路准备在牛头塘一带渡过郁江,不料邓志明、陈锦云和覃学德等匪首带领着1000多名土匪,在江东岸马山坳设防。
敌我双方都不知道大战将临。当天夜里大雨滂沱,剿匪部队准备连夜渡江,黑暗中,发现有武装人员活动,难辨敌我。于是吹号进行联络。
却招来土匪密集的子弹,剿匪部队随即发起进攻,将土匪杀的落花流水。
战败的土匪蜂拥着来到码头,可是船少人多,落水溺毙的不计其数。
剿匪部队追踪而至,生俘土匪700多人,三名匪首赫然其中。
只不过是在渡江时,由于天太黑,看押俘虏的战士没有及时搜剿匪首们藏匿的短枪。半路上他们打死押送他们的战士,乘船逃走。
由于雨势太大,剿匪部队直到三天后,才发现有人失踪。
而邓志明再一次幸运的逃过一劫。
渡江后的剿匪部队连连告捷,郑世钦自知不敌,放弃双桥镇,退守老巢根竹岭。
剿匪部队在双桥镇会师后,来不及休整,又开始准备进攻根竹岭。
郑世钦认为根竹岭的防御固若金汤,于是集中兵力继续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惨烈,剿匪部队在前线指挥的一个副团长都牺牲了。
经过连续数日的激战,剿匪部队终于突破根竹岭外围工事,开始与土匪进行激烈的巷战。
郑世钦见势不妙,通过密道逃出根竹岭,准备去横县田共村,找邓志明等人会合。
不料被担任外围警戒的剿匪战士发现,立刻开枪将郑匪击毙。
巷战仍在继续,剿匪部队的战士们,采用人工爆破的方式,将躲在碉堡里的土匪逐一清除。
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碉堡,没有被攻克。躲在碉堡里是三十几个女匪,带头的是郑世钦的老婆,绰号“贵县穆桂英”。
不知什么原因,当地关于杨宗保和穆桂英的传说非常多,并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夫妻二人曾经征战广西。
这个“贵县穆桂英”,也是真的凶悍,手使两把驳壳枪,枪法也不错,剿匪部队至少有三名战士,牺牲在这个女悍匪的枪口下。

剿匪部队久攻不下,劝降无果,只得再次采用人工爆破的方式,但是没有使用足够的炸药。
一声巨响,碉堡被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躲在里面的6名女匪被活活震死。“贵县穆桂英”也被震得口鼻出血,失去知觉。
剿匪部队趁机冲入碉堡,将“贵县穆桂英”以及27名女匪,全部生擒活捉。
就在根竹岭战斗激战正酣之际,剿匪部队两个团,也完成了对横县田共村的包围。
战斗中,剿匪部队又牺牲了一名副团长。
虽然最终消灭了敌人,可邓志明等匪首,又一次逃脱了。
1950年10月,剿匪部队终于意识到,土匪越剿越多的根源所在,杀伐不够果断,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匪首镇压力度不够。
并从此改变战术,对那些负有累累血债的匪首,一律予以严惩。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按规定数量处决土匪。
刑场上此起彼伏的枪声,让那些尚未落网的土匪战战兢兢,每天到剿匪部队设立的“土匪自新登记站”缴枪自新的土匪络绎不绝。
全省各地的匪情,大都明显好转,只有贵县的匪情不容乐观。
由于其他地方的土匪在当地难以立足,也纷纷逃到贵县,寻找新的靠山。
贵县匪首中,以邓志明的名气最大,可陈锦云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包括覃学德在内,都表示愿意听从陈锦云的指挥。
很快,陈锦云股匪就气吹的一般,达到三四千人。
陈锦云有了底气,派1000多人去攻打沙村乡公所。
土匪们携带了两门迫击炮,四挺机枪,长短枪800多支。
而乡公所里,只有十几个民兵,以及五个女家属。
土匪在乡公所里有卧底,所以枪声响起,民兵们就腹背受敌,很快伤亡殆尽,五个妇女以及三个民兵不幸被俘。
时任副乡长熊炳嘉去报告匪情,也不幸落入土匪手中。
土匪们将熊炳嘉吃掉后。又将五个妇女极尽凌辱之后,残忍杀掉,尸体丢进一个深洞中。
几天后,陈锦云股匪倾巢出动,同时攻打樟木、五山、大村、青岭四个乡公所。
除了樟木乡公所,土匪们很快在另外三个乡得手。
牺牲民兵29人,11名年轻妇女被掳走,储藏在乡公所的8万多斤军粮,也被土匪抢走。
攻打樟木乡公所的土匪,遭到民兵的顽强阻击。
恰巧路过的剿匪部队第123师,闻讯后赶来助战。
1000多土匪一触即溃,剿匪部队乘胜追击,最终将这伙土匪一举全歼。
陈锦云、邓志明等匪首收到惨败的消息后,顿感大事不妙,于是整顿人马,准备去往镇龙山避风头。
走在这支特殊队列最前端的,是五辆轱辘大车,车上满载着劫掠来的贵重物品。
每辆大车上两个车把式,连人带车都是土匪们从附近村里抓来的。
不过土匪们没想到的是,这些车把式,都是县大队的战士乔装改扮的。

在通过黄练峡时,剿匪部队从两侧山崖上突然发起攻击。10个车把式也掏出枪来,回头向土匪猛烈射击。
土匪们顿时乱作一团,到处寻找邓志明等匪首。
不料这几个狡猾的家伙,听到枪声以后,就知道大难临头。不等剿匪部队完成包围,十几个匪首,在当地人的 指引下,沿着一条极偏僻、极险峻的山间小路,向东南乱石窝方向逃窜。
一路上险象环生,直到次日中午,才进入蒙公乡的深山密林中。
这次战斗,土匪元气大伤,可是邓志明不甘心失败,他唆使廖树熊、钟英志等亲信,制造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投毒案。
首先是在龙山区一带,出现大量普通村民中毒现象。
随后在县城以北的樟木乡、蒙公乡,县城以南的木格和桥圩两个乡,也相继出现大量中毒现象。仅龙山区,就有230多无辜百姓被毒死。
当时正值1951年春节期间,土匪们却把当地百姓搞得人心惶惶。
由于他们是在水井中投毒,无数百姓担心井水有毒,春节时期宁可吃冷食。
而剿匪部队要把土匪投过毒的水井完全淘洗干净,绝非朝夕之功。
最让人担心的是,土匪是从哪里得到毒药的,竟一无所知。
说来也巧,在中里乡盘古村,一个深夜归宿的农妇,发现有人向水井里投掷物品,于是出手制止。
争斗中,农妇抓伤了对方的耳朵,还在对方的后背上抓出几道血痕。
农妇终究体力不支,被土匪打伤在地。土匪逃走时,农妇发现他左腿有些瘸。
第2天,人们在井台上发现了被打伤的农妇,她声称井水有毒。
果然新汲的井水有些泛黄,还有一股淡淡的腥臭味。
剿匪部队侦察连的战士们,用担架抬着受伤的农妇,到附近村寨去寻找投毒的土匪。最终锁定了在县城震塘街上开药店的刘林。
剿匪部队追踪而至,将刘林及以下土匪43人全部拿获。同时缴获新制造的毒药300多斤。
剿匪部队得手后,严密封锁消息。
对投毒行动寄予厚望的陈锦云,派人到县城查看究竟。结果在半路上被剿匪部队一网打尽。
横七竖八的尸体中间,陈锦云赫然其中。
剿匪部队将陈锦云的尸体,用大车装了示众三天。土匪们的士气受到空前的打击。

邓志明、覃学德带着40多名残匪,于1951年3月,潜入龙山口石牛庙,试图以此为据点,以求东山再起。
但事与愿违,剿匪部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将刚聚集起来的200多名土匪,杀得落花流水。
4月19日,剿匪部队在去往天平山的必经之路塘河村设伏。
当天夜里,邓志明带领40多名土匪如约而至,他担心村里有埋伏,特别在村东放起一堆堆篝火。
腾空的烈焰映红了半边天,可村里毫无动静。
邓志明这才下令快速通过塘河村,结果刚进村子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邓志明及手下土匪被全歼。
邓志明被俘虏后,在一个大山的拐角处,他利用自己跑得快的特长,摆脱战士们的追击,成功逃脱,只身回到石牛山,寻找覃学德。
此时覃学德已经心灰意冷,邓志明却自告奋勇,到覃塘、樟木等地招拢旧部。
4月22日深夜,邓志明经过新里村,发现村口有民兵执勤。他急中生智,纵身跃过五米多宽的壕沟,落入丛生的簕竹林中,不料被横生的枝节挂住,上下不得。
民兵们闻声而至,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邓志明解救出来,连夜押送回县城。
剿匪部队一个连也出城接应,担心半路上再出变故,将邓志明就地枪决了。
覃学德在山洞里苦等5天,毫无音讯,他担心自己被邓志明出卖,于4月24日夜里,出来打探信息,最终一无所获。
第2天凌晨,又冷又饿的覃学德,再次回到藏身的山洞,发现藏匿在山洞里的粮食棉衣都不见了。原来当天夜里,棉村乡民兵发现了这个山洞,缴获的战利品堆成一堆小山。
民兵们兴高采烈的,带着战利品回村去了。覃学德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趁着天黑再次出了山洞,却与去而复返的民兵们撞了个正着。

覃学德精通武艺,一个叫黄耀宗的民兵做过武师,上前挑战,结果仅一招就被打倒在地。
黄耀宗抱住覃学德的双腿,其余的十几个民兵一拥而上,却始终按不住覃学德。
其中有个17岁的民兵,有些不耐烦,抡起枪托砸在覃学德的脑袋上,满头是血的覃学德昏倒在地。
覃学德是黄埔一期的学生,他认为凭此可以保住一条性命。
但事实证明,他想的太多了。随着覃学德被镇压,贵县的剿匪行动,也胜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