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张居正刚刚担任首辅,老家的地方官提议出钱,调集民夫为张居正的父亲修建住宅。张居正认为,老家江陵地处长江边,水患环生,如果动用民力和公款修宅子,这样老百姓会抱怨,有辱他的名声。
地方官认为张居正清正,建议把准备修宅子的钱,折现给他,张居正又谢绝了,说他老家里有一些田地,衣食无忧,收受折价银钱,那等于在搜刮民脂民膏。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张居正真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张居正的父亲住着辽王府,辽王朱宪炜在隆庆二年被废,他让地方官算作购买辽王府的钱,代他缴纳入国库。
张居正的思路实在是太奇特,地方官觉得不好办,还是把折价的钱送到了张家,张居正动用锦衣卫造房子,还是在占用公家的便宜。张居正偏偏沽名钓誉,一再申明这不是自己的本意,然而最终用民脂民膏为他谋利。
以后多次有人提议,替张家修缮房屋。有一年在江陵的长江滩上,因为江水涨落,淤积出块沙洲地来,荆州府就想做人情,撺掇张家出来报领。在张居正当政的数年里,上门贿赂的人是络绎不绝,两广的地方长官,送礼最是积极。
万历七年,张居正说,从他当政到现在,单只是推掉的两广地方官送的礼物,就远远超过万金。就算退掉了万金,张居正家依然是富翁。这没推掉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张居正一方面收受灰色钱财,一方面胸怀大志。有些送礼者把张居正当严嵩,对这些,张居正也是有分寸的。
一个知县送钱贿赂张居正,张居正没收。县令以为他嫌少,又加了些,张居正还是拒绝。县令还是以为张居正嫌少,竟然送玉带。张居正痛斥道,虽然你屡次赠送厚礼,我都不敢收,你居然越加越多,玉带是宰相才能戴的宝物,如此名贵,我怎么能要,你应该自重自强。
巡抚刘虹川名声很差,他在解任以后,四处活动还想当官,给张居正送礼。张居正重重地教训他说,如果你确实贤能,不用活动,我也会提拔你。你企图送我钱财,就让我给你官做,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好好闭门思过,自然会得到重用。如果你搞歪门邪道,那我也只好向朝廷揭发。可这样做,你的仕途完了,何必呢?
在这里,张居正算是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也收受些钱财,因为在他看来,当官重要的是要做事,否则你就是像苦行僧样吃糠咽菜,对老百姓也没有任何帮助。但同时,他的提拔用人,或者处理政务,坚持原则,秉公办理,绝不因为有人的贿赂而改变动摇。这样,该收的收,不该收的拒,个人也滋润了,国家大事也没有因此受损,可谓两全其美。
可惜,这只是种理想的状态。不管张居正内心怎样的持正,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要完全保持客观公正,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放浪不羁,张文明在家乡的派头越来越大。等到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张文明更是威风八面,胡作非为。张居正虽然知道自己父亲的劣迹,但在封建时代,讲究孝顺,张居正不仅不能制约他的父亲,反而要时时庇护。
张居正担任首辅后,逐步丧失了自律,他的廉洁状况,依然是满朝乃至全天下注目的焦点。张居正在这方面的不检点,最后不但成为他自己的耻辱,甚至还引起了政权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