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后,给张居正带来了难题,按照规制,他应该去职回乡守丧三年。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作为一个落魄的秀才,怎么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当上了首辅,可谓位极人臣。张居正的父亲占据着辽王府邸,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万历皇帝和李太后经常派宫里的太监送些赏赐物品,可谓风光无限。
万历五年(1577年)夏天,张文明重病,张居正想回去探望,当时正遇上了万历皇帝的大婚,只好推迟。张文明去世了,张居正悲痛万分,父亲没有看到自己最后一眼。
中国古代讲求孝道,按儒家礼法认为,父母死了之后,子女应该守孝三年,在家沉痛悼念死去的亲人。所以在明朝,所有的官吏都应丁忧,就是如果父母死了,官员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再回来任职。
如果一个官员担负的任务实在太重,抽不开身,皇帝可以专门下令挽留,不许他守丧,这叫夺情,要你违背天伦之情,继续工作。对许多官员来说,做官远比悼念父母重要,夺情就成为救命稻草。一般来讲,只有率兵打仗的将军,允许夺情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会去丁忧。
如今,张居正死了父亲,按照惯例,是应该回去丁忧守丧三年。然而,张居正深知现在改革搞了几年,初见成效,整个国家安定了。如果自己回去了,有可能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看来,必须寻求夺情。
他表面上向万历皇帝申请回乡丁忧, 万历皇帝说他是托孤大臣,自己还没有亲政,张老师怎么可以离开?万历皇帝的挽留正合张居正的心意。皇帝挽留下自己就答应,别人会指着自己的脊梁骨,说自己不孝。于是张居正又上疏请求回家,说既然皇上对自己如此恩重如山,自己当然就不应该拘泥于道常的礼仪,而应该报效朝廷。
万历皇帝又下了第三道旨意挽留,这一切都在张居正的预料之中。到这时如果他还要推辞,也太做作了。朝廷的大臣们也纷纷上书,挽留张居正,说朝廷绝对离不开张居正。
张居正假意屈服了,说满朝百官拿大义来责备我,要再上疏请求回家,就是罪过了。再说皇上的大婚要来了,要是一摞摊子走了, 就算回家过日子,心中也不能安啊!只好忍住悲痛,听皇上的命令,留下来吧。
为避免非议,他上疏说,自己只干活不领薪水,不参加祭祀典礼,穿青色衣服办公,明年请假回去葬父,顺便迎接母亲来京奉养等,万历皇帝当然五一一应允。
至此,一场大戏落幕。张居正既做足了面子戏份,又得到了留任的结果,可谓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