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次告诫:年纪大了,宁可多躺会,也不要在早起去做这3件事

胜卿看美好生活 2024-11-24 18:48:45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清晨六点,退休教师张阿姨像往常一样早早醒来。她迫不及待地爬起来,准备开始她雷打不动的"养生三部曲"——晨练、洗冷水澡、空腹喝茶。可就在弯腰系鞋带的瞬间,一阵天旋地转袭来,紧接着"咚"的一声,她重重地摔倒在地。

这一摔,不仅让张阿姨在医院躺了半个月,还让我这个主治医师对老年人的清晨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天查房时,张阿姨躺在病床上,满脸愧疚地说:"郭医生,我这一辈子都过得规律,早睡早起,每天都坚持锻炼,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呢?"

我轻轻叹了口气,在病床边坐下:"张阿姨,您知道吗?人到了一定年纪,早起反而要特别当心。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越早起越养生,这可大错特错了。"

张阿姨眼睛一亮,急切地问:"这是为什么呀?"

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细细给她讲解起来。人在睡眠后立即起床活动,血压会出现明显波动。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能力减退,猛然起身极易造成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更要命的是,很多老年人还喜欢空腹晨练,这无异于给身体"雪上加霜"。

"您这次住院,检查发现血压、血糖都不太稳定。清晨是人体应激反应最强的时候,血压会自然升高,叫做'晨峰现象'。这时候剧烈运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我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画着血压曲线图。

听我这么一说,躺在隔壁床的王大爷也凑了过来:"郭医生,我每天早上都得赶紧起来遛弯儿,这也不行啊?"

"老年人早起确实要特别注意三件事。第一,不要一醒来就猛地起身。建议先在床上躺着清醒5-10分钟,活动活动手脚,再慢慢坐起来,坐一会儿后再站起来。第二,不要空腹运动。早起后喝点温水,吃点小点心,等身体适应了再适度活动。第三,不要洗冷水澡或冷水洗脸。清晨人体血管还处于收缩状态,冷水刺激会加重这种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张阿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怪不得我女儿总说我起得太早,原来真有讲究。那我们老年人早上几点起床比较好呢?"

"这个要因人而异,一般建议老年人不要早于6:30起床,醒来后也不要着急活动。就像咱们老话说的'懒着'一会儿,让身体各项机能慢慢苏醒。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一个病例。一位李大爷,退休干部,天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打太极。有一天早上,他刚打了几个动作,就突发心梗,幸好送医及时才抢救回来。这让我深深意识到,养生也要讲究科学,过犹不及。

"郭医生,那我们这把年纪,早上到底该怎么安排时间呢?"王大爷追问道。

我笑着回答:"我给您们开个'养生时间表':早上醒来先别急着起床,在床上深呼吸几次,轻轻按摩四肢和腹部,让身体逐渐苏醒。起床后先喝杯温水,可以泡点枸杞,坐在床边缓缓适应。等半小时后再吃早餐,吃完歇息一会儿,这时候再出门活动就安全多了。"

"记住,运动要循序渐进,以散步、太极等缓和运动为主,运动强度要让自己觉得舒适为度。特别是冬天,更要把运动时间往后推一推,等太阳出来后再说。"

听完我的解释,张阿姨恍然大悟:"原来养生也是门学问,我以前真是太着急了。这次出院后,我一定要调整作息,该躺的时候就躺着。"

看着病房里两位老人认真的样子,我深有感触。在这个提倡积极向上的社会里,"躺"似乎成了消极怠惰的代名词。可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度的"躺"不仅是休息,更是一种养生智慧。古人云"躺着医,坐着病,站着死",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道出了休息对健康的重要性。

临走前,我又叮嘱道:"您们记住,养生贵在平衡。既不能太懒散,也不能太勉强。顺应自然,适可而止,这才是长寿之道啊。"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