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七夕
灵匹相从去路遥,
佳期莫负在今宵。
烟波极目飞星汉,
河鼓天孙渡鹊桥。
乞巧村姑迎淡月,
穿针稚子拜丛霄。
曙光漏尽情难老,
别后思亲倍寂寥。
随笔:七夕节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可当时写的文章还没有来得及发。
七夕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七夕节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牵牛和织女是一对神仙匹偶。可被滔滔的天河水隔开了。我们所看到的是两个小小的光点,实际上两星相隔遥远,是16.4光年(一光年约为约为9460730472581公里)。天天只能相望,不能相见。只有到了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才能相会。
天河水波涛汹涌,望不到边,就是身为神仙的牛郎织女也飞不过去。只好待天下的喜鹊搭好了天桥,他们才能相会在鹊桥上。
七月七日又叫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要向织女乞巧学活。小孩子们也学着穿针学巧,向天祭拜。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是纺织巧手。
一夜的时间很短,不知不觉曙光出现,夜漏将尽,可两个有情人的爱情永远也表达不完。过了今晚,又要等到来年才能相见。分别之后更觉得寂寞难耐。
作者:桐林迎客。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