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转发了卫健委一篇文章——“无偿献血是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原本应该是为了帮助宣传,却没想到评论区直接暴露了效果相反。
文章自然还是老一套,无偿献血一方面代表着“素养”,另一方面有益于“健康”,总之好处多多。
这两点“好处”已经喊了很多年,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多群众前往献血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来,这个数字在急剧减少。
其实不难理解,看看评论区里的主流态度就知道了。
有人质问:自己献血给你们用,自己用血还要花钱,你当老百姓傻?
还有人抛出自己的个人经历,献了1900cc,2018年自己需要用血了,根本没人管。自己都是如此,更别提献血人士的家属,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我无偿献血,你再卖给我。
老百姓只是穷,不是傻。
偏门一些的网友干脆质疑起了用血出口的问题。
还有网友“借力打力”,在评论区里吐槽起了近期大量没收电瓶车的事情,称“没有电动车想去献血也去不了”。
还有借此吐槽其他问题的……
首先得说这家社交平台是出乎意料的,这么多的评论,几乎没有什么好评,他们竟然不直接关闭,或者精选一两条“赞同”、“支持”出来……大概率是忘了。
其次,这些评论的点赞数量其实都不低,显然折射出类似的想法比较真实。
最关键一点在于部分网友借这件呼吁献血的事,扯到了自身对一些其他事情不满的情感,包括疫苗、官场腐败送礼的现象、添加剂食品以及强行没收电动车等等。你可以发现,人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忘记曾经的不满,相反,他们把不满积攒了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整个舆论场都开始出现了变化,因为虚不胜实,有些东西光靠说,一天两天有用,一年两年却还在说,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那根本就是假大空的话。于是,变化就慢慢出现了。
当然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大批的阿Q用户,依附在司马南、陈平那些早已在美国买房的人底下,那批是没救的,必须等自己彻底被卖了,被迎头痛击了,才可能意识到似乎哪里出问题了。
有网友总结出了关于文人的这样一个变化,非常到位。从鲁迅骂骂咧咧,到张爱玲跑路,再到张维为、司马南的无限赞美,奇哉怪哉。
总之,从近期看到的很多消息下,都能感受到人们感情的变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昨天支持俄罗斯,称其唯有侵略乌克兰才能获得财富壮大自身的一名大v底下,原本一众支持他的粉丝突然变了脸,纷纷问他“韩国是在战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成发达国家的,他掠夺谁了”、“德国战后赔的裤衩都没了,现在依然是发达国家,他掠夺谁了”、“谁告诉你富有一定要靠掠夺的?”
这就是现实,它终究要让更多的人觉醒。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变化,这舆论终究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人间清光”。